内容出处: | 《朱子读书法》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6023 |
颗粒名称: | 辅广初编部分四十四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3 |
页码: | 167-169 |
摘要: | 学者用恭敬之心读书,首先要诵读熟悉正文,也能记得注解,能精准、熟练背诵下来。对于注释中解释文章意义、解释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名词典故的地方,以及语义相互贯穿承接的地方,都能够记得清楚,就像是自己写出来的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反复玩味,才能在理解和领悟上达到通达、透彻。如果不是这样,只是凭空发一通议论,好像做科举文章一样,并非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学问。我曾经见过有人讲解《诗经》,便问他《关雎》篇怎么理解。没想到他对相关训诂、个中名物全都不知道,只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个字。所以我对他说:“你解读《诗经》,只用八个字,如果再加上‘思无邪’三个字,共十一字,足以顶得上一部《毛诗》了。《诗经》中的其他三百篇,都成了渣滓了。”因此想起前几年遇到汪应辰长辈的时候,他说:“沈晦曾经问和靖先生:‘程颐先生的《易传》哪些话最重要?’和靖先生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这句话最重要。’”后来我把这话转述给我的老师李侗先生,老师说:“和靖说得固然没错。但必须建立在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说这句话。如果求学之人还没弄清楚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告诉他这句话,那只会误导他!”我听后不禁感到后怕。这才知道先前空谈不实在,完全无济于事。从此之后读书时愈发仔细了。(这段话是朱熹先生亲自书写,挂在书塾里警示学生的。) |
关键词: |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