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初编部分三十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017
颗粒名称: 辅广初编部分三十八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163-164
摘要: “读《论语》时必须结合着《论语精义》来看。先看一段,再看第二段,然后将两段比较,看谁得谁失,谁对谁错。再用前面的方法拿第三段来比较。然后再综合这一章的解说全部进行比较。其中必有一家的解说符合圣贤本意,或者有两种说法,有三种说法,甚至四种、五种说法都符合圣贤本意,那就比较它们之间粗疏与细密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格物’。等到把这一章内容都理解通透了,那认知也就达到了。如果自己还没有见识,那就继续在这里探究。一章的内容里边,程颐先生的说法固然是对的,他的弟子们的说法往往有失误,但刚开始看时,不能先有这样的想法,程先生的门人的说法也有很多好的地方。” 童伯羽就此问:“那我就以程先生的说法为主,可以吗?”朱熹先生说:“不可以。只能以道理为主,然后看程颐先生的说法。一章理解透彻了,然后再看第二章,也按照这个办法。如此接连看三四篇,心里也就熟悉了,看过数篇之后,所有的疑问都可迎刃而解。这些话我曾经苦口婆心地对学者们讲,说得嘴皮都要磨破了,但很少有人按我说的去真正下功夫。比如‘格物’‘致知’之章,对于程颐先生及其弟子的解说,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也不敢去质疑,后来才发现程颐先生的一些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意思却未尝不连贯。他的门人的观点就与先生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内容

“读《论语》须将《精义》看。先看一段,〔1〕看第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又将第三段比较如前。又总一章之说而尽比较之。其间须有一家说合圣人之意,或有两说,有三说,有四、五说皆是,又就其中比较疏密,如此便是格物。及看得此一章透彻,则知便至。或自未有见识,只得就这里挨。一章之中,程子之说本是,门人之说多失,然初看时,不可先萌此心,门人所说,亦多有好处。”
  蜚卿①因言:“若只将程子之说为主,如何?”曰:“不可。只得以理为主,然后看他底。得一章直是透彻了,然后看第二章,亦如此法。若只看得三四篇,此心便熟,数篇之后,迎刃而解矣。尝苦与学者言,说得口破,少有依某去着力做工夫者。且如‘格物’‘致知’之章,程子与门人之说,其初读之,皆不敢疑。后来编出细看,见得程子诸说虽不同,意未尝不贯。其门人之说与先生之说,则有大不同者矣。”〔1〕

附注

[注释] ①程子:即程颐。参看2.6.1条注释。②蜚卿:即童伯羽(1144—?),字蜚卿,福建瓯宁人。世人称“敬义先生”,朱熹弟子。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

相关地名

辅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