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读书法》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5997 |
颗粒名称: | 辅广初编部分十八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2 |
页码: | 153-154 |
摘要: | 因而谈到读书用功的难处。诸位觉得大部分书都浅显易懂,不肯用心。我过去曾经下过不少苦功,反复思考其中的道理,就像走在危险的独木桥上,差别只在毫厘间,一脚踩不稳就会跌到桥下,所以非常用心。五十岁以后渐渐觉得心思和精力不足了,虽然看见道理仍然在细微的差别上钻研,但心思和精力却跟不上了。所以《大学》《论语》《孟子》,都是五十岁以前做的,此后长进就不是很多了。而现在的人读书都很粗心。前辈先贤也是花费了很多功夫才做成的,如果把功夫用在研读道理上,又有什么做不来?比如韩愈的《答李翊书》和苏洵的《上欧阳书》,都是花了很多功夫,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欧阳修喜欢在写作时不断修改,反复打磨,一步步改过去,时间久了渐渐就能打磨出光亮来。苏洵则是直到心里都透彻纯熟了才写下来,看他所下的功夫就更难了。前辈都是非常聪敏的人,却都愿意做最笨的功夫。现在的人只有愚笨的才质,却想做聪明人的功夫,所以程颐先生告诫说:“曾参,就是因为愚笨而有所得。”(本条解释“精思”,下面的相同。) |
关键词: |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