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读书法》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5871 |
颗粒名称: | 辅广初编部分七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2 |
页码: | 81-82 |
摘要: | 人人都有适合自己读的书,比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读这些书便可知道人不能不学的道理以及学习的次序。然后,再来看《诗经》《尚书》《礼记》《乐记》。我一见有人说要看《易经》,便知道他错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学习的次序。《易经》自然有它的道理,但它不是教化人的书籍。所以《礼记》当中只说先王“推崇四部经学,按照《诗经》《尚书》《礼记》《乐记》来塑造人才”,并没有提到《易经》。《论语》里也没有说,《左传》《国语》方才说,但也不过是就卜筮而言。这是因为《易经》本身就是为卜筮而作。我曾经告诉求学者,想读《易经》,就先把孔子所作《十翼》中清楚明白、容易知晓的地方好好看一下。比如《文言》中的“元者,善之长”之类。再比如《中孚》卦九二爻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并不需要先去明白鹤是怎样在阴,鹤子又怎么去和它,而是先要去看《系辞》中解说言行的地方。这样读书虽然粗浅,但却不会出现差错。因为做学问,只是要理会自己心中的事情罢了。我曾经说过,上古时期的书中没有比《易经》更尊贵的,中古时期的书中没有比《春秋》更尊贵的了,但这两本书都不太容易看。今天的人刚接触,便容易穿凿附会。如果读这两本书,就先要领会其中的大义。《易经》的大义是尊阳抑阴,进君子退小人,阐明事物满盈亏虚的道理。《春秋》的大义则是尊君王贬霸主,崇尚中原排斥夷狄,阐明君臣上下本分的义理。 |
关键词: |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