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十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726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十八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392-393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只因为圣人之道不倡明于天下,所以这些人才不能有所成就。
关键词: 理学 二程遗书 《诗经》

内容

11.16 天下有多少才!只为道不明于天下,故不得有所成就。且古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如今人怎生会得?古人于《诗》,如今人歌曲一般,虽闾巷童稚,皆习闻其说而晓其义,故能兴起于《诗》。后世老师宿儒尚不能晓其义,怎生责得学者?②是不得“兴于《诗》”也。古礼既废,人伦不明,以至治家皆无法度,是不得“立于礼”也。古人有歌咏以养其性情,声音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脉,今皆无之,是不得“成于乐”也。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译文]
  天下有多少人才呀!只因为圣人之道不倡明于天下,所以这些人才不能有所成就。况且古代培养人,“诗篇使之振奋兴起而向学,礼使人能够立身,乐使学业得以成就”,如今的人怎么能够呢?古人对于《诗经》,就如今人口头唱的歌曲一样,即使是街上的无知小童,都熟知其说而明白其义,所以能由诗篇振奋兴起。后世的前辈经师资深大儒尚且不能明白《诗经》之义,怎么能要求学子们通晓呢?这就不能“振奋兴起于《诗》”了。古代的礼制已经废除,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人之大伦不能昭明于天下,以至于人治家都没有了法度,这就不能“学礼而立身”了。古人用歌唱以涵养其性情,用音乐以涵养其耳目,用舞蹈以涵养其血气,今天都没有了,这就不能“成就于乐舞”了。古人成就人才容易,今天造就人才困难。

附注

[注释] ①见《论语·泰伯》,意思是:诗篇使之振奋兴起而向学,礼使人能够立身,乐使学业得以成就。②老师宿儒:年老辈尊的经师,修养有素的儒士。韩愈《施先生墓铭》:“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此条可与(4.9)参读。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