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频繁交往——同根同脉亲在血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踏雪履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85
颗粒名称: 四、频繁交往——同根同脉亲在血缘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
页码: 053-0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频繁交往——同根同脉亲在血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闽台游氏以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福州永泰立雪书院和诏安秀篆等三地作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参观考察、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族谱对接的重要基地。两岸宗亲频繁交往,真情互动,同宗共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在闽台两岸游氏后裔交流交往中,加强同两岸宗亲的学习考察交流活动、沟通和了解,增进了情谊和团结。
关键词: 闽台游氏 武夷文化 研究

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闽台游氏以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福州永泰立雪书院和诏安秀篆等三地作为两岸宗亲寻根祭祖、参观考察、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族谱对接的重要基地。两岸宗亲频繁交往,真情互动,同宗共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在闽台两岸游氏后裔交流交往中,加强同两岸宗亲的学习考察交流活动、沟通和了解,增进了情谊和团结。
  1990年4月,台湾桃园县游氏宗亲会理事长游得男首次100多人返乡来到诏安秀篆祭祖,受到祖地宗亲3000多人的夹道欢迎和热情接待。同年11月,台北游氏宗亲祥年、祥柱、祥铿等宗长到秀篆西洋始祖祠考察并签约重建祖祠。1991年12月,祖籍闽南南靖人、旅台实业家游岳勋首次率全家回南靖寻根问祖。此后,他常奔走于两岸之间,为闽西(上杭、永定)、闽南(南靖)、闽北(南平、建阳)及闽东(柘荣)等地集资、捐资数百万元,编纂《闽游二三郎系大族谱》(上杭),兴建“辛郎书屋”、“纯良文化阁”(南靖)、“游酢陵园”(建阳)、“中华游氏文化园”(柘荣)等,资助修复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书院和《游酢文化研究》、《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等书的出版。
  1992年6月,祖籍永定大溪人、台湾实业家、台北广平游氏大宗祠管委会主任游正成,最早率台北游氏宗亲会,开启闽北的南大门,前来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寻根谒祖。他先后9次跨过台湾海峡到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参观考察,为台北广平祠签订雕刻先祖游酢圣像、神龛和香案的合同运抵台北广平游氏大宗祠,系闽台两岸游氏宗亲深情厚谊的使者。
  1993年6月,桃园县游氏宗亲会游得男理事长首次组团前来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谒祖。受到南平游氏宗亲的热烈欢迎。1994年10月,台北市游氏宗亲会名誉会长游祥年、新任理事长游朝雄一行18人前来南平游定夫祠谒祖途经福州,时任福建省政协主席的游德馨、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游嘉瑞接见了谒祖团成员。1995年9月,台北广平祠管委会主任游正成等一行抵达秀篆谒祖,受到祖地宗亲热烈欢迎。1999年5月,南平游定夫书院修复剪彩暨《宋·游酢文集》首发式隆重举行。台湾各县、市游氏宗亲会理事长率领百人及知名人士应邀参加,得男、荣庭、丁明、深烟、明财、秀夫、岳勋等宗长为书院剪彩、揭匾。
  2002年9月,台湾宜兰县游氏宗亲会以游锡贤(台湾“行政院院长”游锡堃的胞弟)为团长、游兴精(宜兰县游氏宗亲会总干事)为副团长的祭祖团一行25人,来诏安秀篆祭祖。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海峡书画院院长游嘉瑞、南平游氏宗亲会副会长游恒派、秘书长游梦熊等分别从福州、南平乘车前往迎送。同年10月,首届闽台游酢文化研讨会在南平、建阳隆重举行,台湾游月霞、游岳勋、游得男等出席大会。大会展示了游酢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显现出游酢文化研究的新水平,成为沟通两岸游氏亲情与文化认同的桥梁。
  2003年9月,纪念游酢诞辰950周年暨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游德馨,原省政协副主席林逸、台湾知名人士游月霞、游得男、游岳勋,海内外专家学者、游氏宗亲等300多人参加大会。游嘉瑞当选为会长,游恒派当选为常务副会长,游建旺当选为秘书长。2007年9月,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在福州隆重举行,闽台两岸游氏宗亲500多人参加大会。
  2010年4月,福建省游氏宗亲赴台参访团一行34人,在游嘉瑞团长的带领下,参观拜谒台北广平游氏大宗祠,并走访台湾游氏宗亲,受到游正成、游明哲等热情款待。次日,参访团又前往台中市清水镇参加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2010年5月,台北广平游氏大宗祠原管委会主任游正成一行到福州永泰立雪书院参观考察,受到省游酢文化研究会会长、立雪书院院长游嘉瑞等热情接待。两位德高望重的游氏宗长亲切交谈,共商闽台游氏文化交流发展之大计。同年5月9日,时隔18年,游正成宗长第九次风尘仆仆、兴致勃勃地到南平游定夫纪念馆、游定夫书院参观祭祖,受到凤池村游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十八年的离别,十八年后的相见,热烈的场面使正成宗亲一行深受感动。同时,正成宗长一行参观了矗立在游定夫纪念馆前的游酢公铜像及占地1600多平方米、以方石铺就的“广平广场”后赞不绝口,对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及游酢后裔为游酢公的事业而不懈的努力感到钦佩;在游定夫纪念馆召开的恳亲交流座谈会上,正成宗亲简述十多年来在台游氏宗亲的活动情况,回忆南平宗亲与台湾游氏宗亲所建立血浓于水的亲情及互相联谊的此时此景都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2010年11月,海峡两岸游裔文化交流联谊系列活动暨游酢铜像、广平广场落成剪彩、《游氏文化源流》首发式大会在南平凤池村隆重举行,来自美国、香港、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河南等地及福建各市县的领导、学者、来宾和游氏宗亲上千人参加这次海内外游氏宗亲难忘的盛会。两岸宗亲真情互动,深刻感受到“同根同脉”血浓于水的亲情。
  2011年6月,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泉州隆重举行,正式代表1000多人,其中台湾代表600多人,还有自发前来参加各项活动的两岸宗亲1000多人,充分体现了两岸宗亲交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游岳勋等台湾宗亲参加与大陆族谱的对接。
  2011年10月,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首次组团一行33人赴台参访。参观台北广平游氏大宗祠、拜会台北、桃园、彰化、苗栗等地宗亲会会长,给他们赠送字画、《凤池村志》、《游氏文化源流》、游酢纪念铜像等礼品,参加在广平祠举行的第三届闽台游酢文化研讨会,并专程前往桃园参加游金华宗长101岁祝寿活动等,受到台湾宗亲的热情接待。
  总之,南平游定夫纪念馆自1992年以来先后接待来自台、港、澳、新加坡、美国等海内外游氏宗亲寻根祭祖团、参观考察团近百个,约万人次,馆内收藏全国各地游氏族谱近60部。通过两岸一家,同“游”文化,通过沟通交流,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游酢后裔的联谊交往,增进海峡两岸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也正符合当前海峡两岸民间交往,推动闽台交流互动的最好体现和展示。
  2012年5月9日
  (原载《武夷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踏雪履痕》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