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李侗祠墓及其子孙的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45
颗粒名称: 四、李侗祠墓及其子孙的情况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262-2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夏道镇徐洋村的李侗后裔,正在原祠的基础上筹建“李侗纪念馆”,福建开展李氏文化研究,对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对于吸引台、侨参加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李侗 祠墓 子孙

内容

研究李氏文化,离不开名人祠庙、墓葬、著述、史志等方面的研究和考证,因为人类文明离不开精神与物质,祠庙、墓葬等属于物质文明的成果。
  李侗墓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现在的炉下镇瓦口村西偏北2公里的山坡上,是李侗与妣合葬墓。此墓是李侗15世孙李昂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重修的,墓碑正中刻着“宋始祖太师越国公文靖延平李先生墓”,人称“圣贤墓”,明清时期皆行官祭。原墓规模宏伟,占地260平方米,1958年修公路时削去2/3。1988年9月7日,此墓被南平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李侗故居早已不存。遗址就在墓地不远的地方,背山面河,现为水田。南平市里“宋儒第坊”、“延平先生宅”等在今之四贤街,也早无遗物了。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府欧阳铎倡建的“李延平祠”,1948年毁于火灾,现为市税务局所在地,旁边还有李侗28世孙德荣一家居住。至于古籍书中提到的延平书院、道南书院、四贤书院、四贤祠、道南祠等,也早已找不到了。古田城南的延平祠,是明嘉靖初年郡守朱世忠得知李侗后裔在此居住而创建的,1958年建水库时也被淹没了。福州的李侗祠,原先在府治东,毁于明末;清康熙五十年(1711)改建于城北元翰街,解放初省府建交际处,也被拆除了。现在,南平夏道镇徐洋村的李侗后裔,正在原祠的基础上筹建“李侗纪念馆”。
  李侗著述甚少,见于南平县志的只有《延平问答》、《论语讲说》、《读易管见》、《语录》、《萧山读书传》(市文化馆镇馆之宝)、书信四则、墓志一篇、诗四首:
  李侗之妻是未赴任的雷州邢曹吴觏之女,同郡先儒吴仪之孙女,生一女三男。女早亡,子友直、友谅(信甫)、友闻及后代子孙的情况简述于下:
  长子友直(1134-1199),又名文端,字叔益,绍兴二十七年(1157)与弟友谅同登进士,任左修职郎,铅山县尉。他与朱熹为友,庆元党禁期间(1196-1200)迁寓一都小鲎(今谷口),卒后参知政事楼钥写了墓志铭。子:仲通、仲连。仲连居南平。仲通居古田石平村,以钓为业,自号“秋江渔父”。仲通之孙子淳,子亨夫,自号“竹窗居士”。仲连有三子:公足、公荣、公儒。公足、公儒皆举进士。此后,子孙支分于泉州、晋江、漳州、南安、安溪、永定、建宁、三明、浦城、崇安、古田,乃至江苏吴县等地。侗之12世孙景晞,字从心,号丹崖子,明弘治年间隐居古田石平山庄炼丹,著抱元内外篇数十万言。清初,江苏吴县的李孔文,字褒初,侗之20世孙,“授江南操功院浙闽督标游击”,于顺治十四年(1657)将家传遗书“恭呈御览”,后又掇拾侗公诗文编成《延平文集》。
  侗之次子友谅,又名信甫,字诚父,绍兴二十七年(1157)与兄友直同登进士,初任建安主簿,“仕至监察御史,出知衢州,擢广东、江东宪,以特立不容于朝”。据剑津谱、皇历谱所载,有二子:伯逢、叔逮。伯逢孙传子,又名溶,为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另据明溪、宁化、泰宁方面的消息,盖洋、黄地、温庄等许多地方都有信甫后裔的谱志,且有多种关于信甫入汀的说法。可见,宋史中关于信甫“特立不容朝”是言之有据的。
  友闻是李侗的第三子。现在只知道有二子:元卿、彦卿。他先在古田南门外南浦巷居住,后任“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大将军”而迁榕,故古田、福州均有其后裔。榕城衍派有分支长乐、古田、广东高州、安徽含山等地。这一支从孟仁起,以“仁国宜民为光圣世永滋尔德启裕州恒”为世衍命名之序。清末,有为官京师而迁播与北京等地者,更有迁于国外者。
  人类播迁的情况非常复杂,同是长乐李氏,不见得都是从福州迁过去的;同是李侗的后代,不见得都是友闻的后代。即使是一个祖宗的后代,不同的地方也会因关山阻隔等原因而出现不同的“行第”。李侗的15世孙李繁,是从南平夏道迁去长乐后地的,然后又有人迁到漳港去。他们从23世开始以“纯良德樊修传家学尔宜忠信世守文章”16字为世衍之序,而夏道方面从23世开始却是以“鸣侯世宗联肇文永国承天运邦贵昌荣”16字为世衍之序的,这两处李氏都已进入36世了。因此,研究李氏文化,需要下苦功弄清来龙去脉,更需要明确其重大意义。像福州、长乐、福清、连江、晋江、泉州、厦门等这样的地方,隔海与台湾相望,航海事业发达,早在明代甚至明代以前,就有李氏播迁于港澳台及海外。特别是清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福建移居台湾的人渐多;从1684年到1885年,台湾与福建合治达200年之久,两岸来去无阻,连民居、饮食、风俗等至今都几乎一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许多台胞及侨居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地的李氏,带回族谱来寻根认祖,投资建厂,为家乡的建设献资献力。所以,福建开展李氏文化研究,对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对于吸引台、侨参加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收入全国《陇西李氏文化》专辑<二>)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钟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友谅
相关人物
友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