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闽族时代的七闽文化(战国中期前),闽文化形成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98
颗粒名称:
(一)闽族时代的七闽文化(战国中期前),闽文化形成时期。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文化形成时期,闽族人在战国中期前创造了以武夷山悬棺葬、南安大盈青铜器、建瓯青铜钟、闽侯黄土仑印纹硬陶、华安汰内原始图像文字等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独具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我们称之为闽族时代的七闽文化,是闽文化的形成期。
关键词:
宋代
民文化
旧石器时代
内容
闽地处于我国东南,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考古发现,距今1万年有“东山人”、“清流人”、“漳州人”。到距今约5000年前,福建沿海与山区的原住民,依据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贝丘文化”和“山坡文化”。商朝末年,福建开始向青铜时代过渡;西周时,进入青铜器时代。这时闽族(七闽)形成。《周礼·夏官司马》记载说: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穀、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周礼·秋官司寇》也记载说:“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这是“闽”的最早记载:这些记载表明:至迟到周时,“七闽”被列为周王朝周边六大蛮夷民族之一,闽族形成且建立了自己的方国。闽族人在这时创造了以武夷山悬棺葬、南安大盈青铜器、建瓯青铜钟、闽侯黄土仑印纹硬陶、华安汰内原始图像文字等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独具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我们称之为闽族时代的七闽文化,是闽文化的形成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本文记述了李侗是二程理学的三传弟子,对于朱熹哲学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对他和他的哲学思想作一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各地师友。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