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所聞 175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885
颗粒名称: 戊午所聞 175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一〇七五-一〇七七
摘要: 本文为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録卷第三十八沈僩録的戊午所聞语录 175。
关键词: 朱熹 语录 沈僩録

内容

問:[六六七]「復讎之義,禮記疏云:『穀梁春秋許百世復讐』,庶人許五世復讐。[六六八]又云:『國君許九世復讐。』又,引魯威公爲齊襄公所殺,[六六九]其子莊公與齊威公會盟,春秋不譏。自威至定九世,[六七〇]孔子相定公,會齊侯于夾谷,是九世不復讐也。此説如何?」曰:「謂復百世之讐者亂説也。[六七一]許五世復讐者,謂親親之恩至五世而斬也。[六七二]謂春秋許九世復讐,[六七三」與春秋不譏、春秋美之之事,皆解春秋者亂説也。[六七四]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美惡自見。[六七五]後世言春秋者,動引譏、美爲言,不知你何從見聖人譏、美之意,[六七六]皆是亂説。[六七七]或云夷狄亂華之禍,[六七八]雖百世復之可也。」曰:「這事難説。凡事貴謀始,[六七九]也要及早乘勢做。[六八〇]纔放冷了,便做不得。如莊公之事,[六八一]較之他親見襄公殺其父,[六八二]既不能復讐;[六八三]反與之燕會,[六八四]又與之主婚,築王姬之館于外,[六八五]使周天子之女去嫁他。所爲如此,豈特不能復而已?既親與讐人如此,如何更責它去報齊威公![六八六]况更欲責定公夾谷之會,争那裏去?見讐在面前,不曾報得,更欲報之於其子若孫,非惟事有所不可,也自做得没氣勢,[六八七]無意思了。又况率諸侯尊周室以義而舉,莊公欲不赴其盟會,豈可得哉!事又當權箇時勢義理輕重。若饶不是尊王室,無事自來召諸侯,如此,則莊公不赴可也。今威公名爲尊王室,若莊公不赴,非是叛齊,乃叛周也。又况威公做得氣勢如此盛大,[六八八]自家如何便復得讐?若欲復讐,則襄公殺其父之時,莊公當以不共戴天之故,告之天子、方伯、連牧,[六八九]必以復讐爲事,殺得襄公而後已,如此方快人。[六九〇]既不能然,[六九一]反親與之燕會,[六九二]與之主婚尚何責焉。」[六九三]又問:[六九四]「莊公若能殺得襄公,[六九五]不知可復與威公盟會否?[六九六]曰:「既殺襄公,則自家之事已了,[六九七]兩邊方平,自與威公爲會亦何妨?但莊公若能殺襄公,則『九合諸侯,一正天下』之功,將在莊公而不在齊威矣。惟其不能,所以只得俛首而屈服之也。[六九八]事也只要乘氣勢做,及時做得,[六九九]方好。纔到一二世後,[七〇〇]事便冷了。假使自家欲如此做,也自氣不振。[七〇一] 又况復讐,須復得親殺吾父兄之讐方好。[七〇二]若復其子孫,有甚意思?引春秋『九世復讐』之説,遂征夷狄,[七〇三]名爲高祖報讐,[七〇四]春秋何處有此説?[七〇五]諸公讀此還信否?他自好大喜功,欲攘伐四夷,[七〇六]故姑詑此尔!」[七〇七]又問:「疏中説君以無辜殺其父,「七〇八]其子當報。[七〇九]引伍子胥事爲證,[七一〇]以爲聖人是之。[七一一]如此則是報君,豈有此理?[七一二]曰:「盡是疏家胡説,豈有此理![七一三]聖人何嘗有明文是子胥來!今之解春秋者都是如此胡引。[七一四]問:「疏中又引子思曰:[七一五]『今之君子,退人若將隊諸淵。[七一六]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言亦當報之,[七一七]但勿爲兵首,從人以殺之可也。」曰:「盡是胡解!子思之意,蓋爲或人問『禮爲舊君有服』,禮歟?子思因言,[七一八]人君退人無禮如此,它不爲戎首來殺你,已自好了,何况更望其爲你服?此乃自人君而言,蓋甚之之辭;非言人臣不見禮於其君,便可以如此也。讀書不可窒塞,須看他大意。」[七一九]

附注

[六六七]問 成化本爲「陳問」。 [六六八]庶人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某書庶人」。 [六六九]引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某人引」。 [六七〇]定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定公」。 [六七一]亂説也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是亂説」。 [六七一]至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欲至」。 [六七三]謂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七四]皆解春秋者亂説也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皆是解春秋者亂説,春秋何嘗説不譏與美他來」 [六七五]自見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人自見」。 [六七六]你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他」。 [六七七]皆是亂説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六七八]或云夷狄亂華之禍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曰:『事也多樣。國君復讐之事又不同。』 僩云:『如本朝夷狄之禍。』」 [六七九]凡事貴謀始 徽州本同,成化本此前有「久之,曰」。 [六八〇]乘勢做 王本同,徽州本爲「乘勢」,成化本爲「乘執做」。 [六八一]莊公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魯莊公」。 [六八二]較之 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襄公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齊襄公」。 [六八三」復讐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復」。 [六八四]反與之燕會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親與之燕會」,王本爲「又親與之宴會」。 [六八五]外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東門之外」。 [六八六]去 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六八七]做得没氣勢 徽州本、王本同,成化本爲「做得没氣執」。 [六八八]氣勢 徽州本、王本同,成化本爲「氣執」。 [六八九]連牧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連率」。 [六九〇]快人 徽州本、成化本同,王本爲「快」。 [六九一]既 徽州本、成化本同,王本爲「今既」。 [六九二]反親與之燕會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親與之同會」。 [六九三]尚何責焉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於其正當底讐人尚如此,則其子何罪?又况其子承其被殺 後而入國,又做得國來自好,莊公之所不如,宜其不能復而俛首事之也」。 [六九四]又問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陳問」。 [六九五]莊公若能殺得襄公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若莊公能殺襄公了」。 [六九六]不知可復與威公盟會否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復與桓公爲盟會,可否」,王本爲「復與桓 公爲會,可否」。 [六九七]自家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兩家」。 [六九八]俛首而屈服之 徽州本爲「俛首而屈服事之」,成化本爲「屈服事之」。 [六九九]事也只要乘氣勢做及時做得 徽州本爲「只要乘氣勢做,及時做得「成化本、王本爲「只 要乘氣勢,方急時便做了」。 [七〇〇]一二世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一世二世」。 [七〇一]氣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鼓氣」。 [七〇二]父兄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父祖」。 [七〇三]夷狄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胡狄」。 [七〇四]名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欲」。 [七〇五]有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如」。 [七〇六]四夷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夷狄」。 [七〇七]故姑詑此以自詭尔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姑托此以自詭耳」,且此下有: 「如本朝靖康虜人之禍,看來只是高宗初年,乘兀朮、粘罕、斡离不及阿骨打未死之時,人心憤怒之日,以父兄不共戴天之讐,就此便打疊了他,方快人意。孝宗即位,鋭意雪耻,然事已經隔,與吾敵者,非親殺吾父祖之人,自是鼓作人心不上。所以當時號爲端人正士者,又以復讐爲非,和議爲是。而乘時喜功名輕薄巧言之士,則欲復讐。彼端人正士,豈故欲忘此虜?蓋度其時之不可,而不足以激士心也。如王公明炎、虞斌父之徒,百方勸用兵,孝宗盡被他説動。其實無能,用着輒敗,只志在脱賺富貴而已。所以孝宗盡被這樣底欺,做事不成,蓋以此 耳。」僩云:「但不能殺虜主耳。若而今捉得虜人來殺之,少報父祖之怨,豈不快意?」 曰:「固是好,只是已不干他事,自是他祖父事。你若捉得他父祖來殺,豈不快人意!而今 是他子孫,干他甚事?」 徽州本「以自詭尔」下有「莊公之讐,親自不曾復得,是責定公夾古之會,争那去?假使要 做,也做不成也」。 [七〇八]説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引」。 [七〇九]其子當報 徽州本同,成化本此下有:「『父之讐,如此則是報君,豈有此理?』曰:『疏 家胡説,豈有此理!』」 [七一〇]引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又引」。 爲證 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七一一]以爲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説」。 [七一二]如此則是報君豈有此理 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七一三]盡是疏家胡説豈有此理 徽州本同,成化本無。 [七一四]解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爲」。 胡引 徽州本爲「胡説」,成化本作「胡」。 [七一五]中 徽州本同,成化本、王本無。 [七一六]若 徽州本、王本、成化本作「君」。 隊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墜」。 [七一七]亦當報之 徽州本同,成化本爲「當執之」。 [七一八]言 徽州本同,成化本作「云」。 [七一九]徽州本此條歸入卷八十六周禮地官,條末注曰:「僩。調人。」成化本歸入卷一百三十三本朝七夷狄,注記録者爲「僩」,成化本所載「僩」録此條與池録出入頗多,恐非沈僩所録,檢徽州本卷一百三十三本朝七夷狄有一條 與成化本所載此條更相似,却未注記録者。

知识出处

朱子语录

《朱子语录》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为底本,汇校众本。此书特点在于首次整理出版在体例上有别于“语类”体的“语录”体,为学界研究朱子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