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学者喜欢在山清水秀中讲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646
颗粒名称: 宋代学者喜欢在山清水秀中讲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39
摘要: 清人董天工反复地说明,认为武夷山“在赵宋之世,恒为巨儒所托足,龟山、屏山、晦庵、九峰,一时讲学之盛,不下鹿洞、鹅湖,则又不仅玉女、晴川、仙坛、佛地,为足供竹杖、蓝舆流连而吟赏”。朱子学学者们由政治旋涡和社会生活的急流中溢出,隐居山脚水浒,下学上达,用天理审视世间,以天人合一、理一分殊作结。董天工还赋诗曰:“五曲层峦毓秀深,紫阳书院树云林。茫茫千古谁绍统,全寄先生一寸心!”
关键词: 论述 理学 宋代学者

内容

清人董天工反复地说明,认为武夷山“在赵宋之世,恒为巨儒所托足,龟山、屏山、晦庵、九峰,一时讲学之盛,不下鹿洞、鹅湖,则又不仅玉女、晴川、仙坛、佛地,为足供竹杖、蓝舆流连而吟赏”。朱子学学者们由政治旋涡和社会生活的急流中溢出,隐居山脚水浒,下学上达,用天理审视世间,以天人合一、理一分殊作结。董天工还赋诗曰:“五曲层峦毓秀深,紫阳书院树云林。茫茫千古谁绍统,全寄先生一寸心!”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