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枢密院编修官(未到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356
颗粒名称: 2.枢密院编修官(未到任)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乾道三年十二月,在新任参知政事陈俊卿、新任同知枢密院事刘珙的共同举荐下,任命朱子为枢密院编修官,待次。同年七月,省札又来催促供职,朱子再次上状力辞。朱子三辞此职的原因,据黄榦《朱文公行状》载:“五年,三促就职。会魏掞之以布衣召为国子录,因论曾觌去,遂力辞。”魏掞之是朱子在五夫的同窗好友。乾道四年七月,因陈俊卿之荐以布衣入朝而官拜太学录,又因抨击权奸曾觌之流于次年七月被罢归。而朝中清流如陈俊卿、汪应辰等对此却无可奈何,难有作为,朱子对此深感失望,故一再违逆朝命,不肯就职。此事最终由于两个月后朱子母亡丁忧而作罢。
关键词: 朱熹 仕途 编修官

内容

乾道三年(1167)十二月,在新任参知政事陈俊卿、新任同知枢密院事刘珙的共同举荐下,任命朱子为枢密院编修官,待次。乾道五年(1169)五月,原枢密院编修官施元之因磨勘改官,尚书省下札催促朱子速来就职,朱子以足疾为由请辞(《回申催促供职状一》);再催,朱子复以“见苦足疾,未任就道。而家贫亲老,急于禄养”①为由,陈乞岳庙差遣。同年七月,省札又来催促供职,朱子再次上状力辞(《回申催促供职状二》)。朱子三辞此职的原因,据黄榦《朱文公行状》载:“五年,三促就职。会魏掞之以布衣召为国子录,因论曾觌去,遂力辞。”②魏掞之是朱子在五夫的同窗好友。乾道四年(1168)七月,因陈俊卿之荐以布衣入朝而官拜太学录,又因抨击权奸曾觌之流于次年七月被罢归。而朝中清流如陈俊卿、汪应辰等对此却无可奈何,难有作为,朱子对此深感失望,故一再违逆朝命,不肯就职。此事最终由于两个月后朱子母亡丁忧而作罢。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二《乞岳庙札子》,《朱子全书》第21册,第971页。 ②〔宋〕黄榦:《勉斋集朝奉大夫华文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朱子全书》第27册,第537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