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767
作品名称: 聚精堂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57/001
起始页: 0102.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祠堂-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聚精堂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清代乾隆元年(1736)重建后,历经咸丰元年(1851)、同治元年(1862)、光绪二十三年(1891)3次重修,在1966年“文革”浩劫中受损严重,神主牌和部分木匾等均被造反派烧毁,要不是及时改作新楼、新学两个生产队的粮仓,恐怕连瓦片都不存在。1985年和2005年,聚精堂又进行两次小修,2014年至2015年扩修,增建了堂下大埕及停车场,成今之规模。 聚精堂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8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坐西北朝东南,前后堂分金略异,北侧为厢房,堂后有防护坡和风水林,堂前有鹅卵石铺就的石埕,却没有通常祠堂前挖半月形池塘以藏风聚水之格局。询问陪同我采风的村导游庄添章,方知因堂前不远处的贝潭林大山乃风水学上的“白虎窜堂”穴,煞气很重,所以就建了一堵画有麒麟双凤图的照壁来挡煞。我举目眺望,远处的贝潭林大山,莽莽苍苍,云岚浮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丝毫也看不出有什么凶煞气迎面袭来。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讲述南靖县的抗灾和革命历史; 第二部分史海钩沉,探讨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部分本地风情,介绍南靖县的茶业、土楼和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家风家训,讲述南靖县的传统家风家训; 第五部分靖商风采,介绍南靖县的商业发展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