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548
作品名称: 紫薇寺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845.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紫薇寺:寺在王公庙右边,文昌宫后面,是一个小佛寺,殿上供三尊佛像,两壁画十八罗汉。左侧僧舍数间,颇为幽静。紫薇山原来没有佛寺,据林春斋在《乌石宗谱》中记载:“昔岩庙建在篱山庵,居水口,极得地,今移紫薇山。”篱山庵在乌石东南方,今岩埭村对面的小山上。约于明朝中期,寺移建于紫薇山。这是由于明朝初、中期,经乌石林氏的开拓,乌石已成为浯江两岸的文化中心,佛寺也应运而兴。天启、崇祯间,黄道周慕名游览紫薇山,为紫薇寺题刻石匾“白云深处”,置于寺围墙石窗上,又题“借阴”二字(未详刻置何处),鼓励在山中求学的士子。原佛寺拆毁多年,1989年,乌石文物保护董事会集资重建,台湾林瑶棋先生赠匾额,寺貌为之一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