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245
作品名称: 牌坊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011.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1
主题词: 古建筑-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岳口街,明朝时称岳前街,清代改岳口街,街名延续至今。 岳口的路面上有三座石牌坊。 “勇壮简易,所向无敌”坊,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福建陆路提督、漳州著名五虎将之一,漳浦人蓝理所建。其在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海战中,战功显赫,康熙御书“勇壮简易,所向无敌”褒奖,蓝理载誉还乡时,建这座高12.5米,宽10.6米大牌坊,分为三间五层十二柱,很是壮观,上有雕龙刻马,塑人造型,十分精美。 “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为荣禄左都督、漳州总兵,与蓝理同为“五虎将”的海澄人许凤所建。其规模及造型与蓝理“勇壮”坊相似,上方刻着康熙御笔“闽越雄声,楚滇伟绩”。 以上两座牌坊跨街而立,今定为国家级文物,而另一座石牌坊“正德石坊”则是侧立于路之北,系东岳庙山门(今岳口小学校门)。 “正德石坊”,始建于宋绍兴年间,明洪武、宣德两次重修,今依旧保留明代中期的石雕艺术风格。现存石坊是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正月初八日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石坊竖立四根石柱,中为大门,两边分别两个小门,顶卧一条巨形条石,条石上又架起雕有燕子尾形屋顶,造型简单,不失古朴。整座石坊的高度约五米,宽十二米。 正德坊。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原是东岳行宫大门,现为岳口小学校门。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确定七个栏目,分别是“故地踪影”、“往事寻踪”、“民俗记述”、“人物春秋”、“邑人书架”、“姓氏选登”和“文献集萃”,以芗城区为基点,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物进行搜集、整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