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塔口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5035
作品名称:
塔口庵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110.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097年
分类号:
K878.6
主题词:
宗教建筑-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塔口庵经幢与塔口庵是宋、元两代的建筑物。先有经幢后有庵,但由于经幢在庵前,故称塔口庵经幢,而塔口庵是在经幢背后独立的一座庵庙。 塔口庵经幢,立于大同路塔口庵前。始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通高7米,底径1.2米,以二十四层浮雕块石累叠筑成。基座乃利用唐代遗存的石构件建造,为八角柱状须弥座。基座之上为圆形、八角形、覆盆形、圆柱形,分别雕刻有海水、螭龙、莲瓣等六层块石,承托着中隔仰莲花石的两层八角柱形幢身,幢身八面均雕有或坐或立、形态各异的佛像各一尊。上层南向一面石刻楷书直读“宝塔建造于宋绍圣四年丁丑至大明崇祯拾伍年陆月初十日飓风颓坏原任钦差福建中路副总兵王尚忠捐资重造”。余七面均石刻“南无阿弥陀佛”竖排六字楷书。幢身之上,以雕有佛像、莲花等图案的十三层各种形状的块石,向上收分,构成五重八角出檐、高耸奇特的幢顶,上置葫芦状尖锋。此经幢雕刻浑古,造型独特,且位于今大同路与和平巷交汇处,前有巨大榕树覆盖,后有塔口庵为衬,风貌别具一格,是漳州保存完整的具有唐、宋、元、明几代雕刻与建筑艺术的珍贵历史文物。1988年6月被列为漳州市文物保护,1991年3月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口庵,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1366年)。据志书载,元朝漳州总管罗良与陈友定在北门一带巷战,罗良战死于该处。人们以罗良生为猛将,死必为厉鬼,惧其亡魂骚扰居民,乃集资建庵祀佛并供奉罗良予以祭拜,以安民生。 塔口庵初建时规模宏大,为古城北门一带的主要庙宇。1919年陈炯明驻漳时,大兴市政建设,为扩大路面,塔口庵被拆除部分殿宇,后经整修建为二进殿堂,硬山顶,面积约120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内主祀观音,配祀地藏王,附祀关帝君。该庵虽小,但庵内设置保留着古色古香。由于它历史悠久,对信众颇有影响,近年来多有港澳台同胞前来进香、参拜。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