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故居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5020220004827
作品名称: 蔡新故居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56/001
起始页: 0247.pdf
责任者: 李林昌 撰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故居-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清朝前期,一支名门望族在离漳浦县十多华里的梁山北麓下布村兴起。始祖蔡而煜,是漳浦县城西门外西湖村官家子弟,曾祖蔡大壮,明嘉靖二十八年举人,曾任湖南宁乡知县;祖父蔡宗禹,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父蔡一橙,万历三十四年举人;大兄蔡而炬,清顺治十五年进士,任湖南桐柏知县,次兄蔡而烷,清顺治九年进士,任山东东昌府推官。蔡而煜是黄道周的得意门生,康熙十三年避“三藩之乱”,举家迁居县城南门外十多里处梁山北麓下布村。蔡而煜有子四人:长子蔡来朋,为县学诸生,曾参加编写康熙《漳浦县志》,其子衍锺。孙长淳,曾任山西稷山知县。长淳的次子本樬,曾任湖北东湖知县。本樬的长子善述,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湖广道监察御史等官。蔡而煜第三子蔡璧,康熙十一年选入太学,两试皆第一名,朝廷要授予官职,而他为侍奉父母回乡。他回到漳浦不久,便随父迁居下布,在下布庙内社设学塾教育子侄。漳浦知县陈汝咸三顾茅庐,他才答应出山,于康熙三十五年出任罗源教谕,时已60岁。后又应福建巡抚张伯行之聘,主持福州鳌峰、共学二书院。康熙四十九年归休,已74岁。一年后逝世。又有蔡璧第三子蔡祚熹在溪边设学塾“储社”教育子侄,使下布书香延续不断,人才辈出。最早有蔡璧的长子蔡世远,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卒赠尚书,又以曾入直上书房,辅导皇子读书,乾隆皇帝是他学生,故又追赠太傅。蔡璧的次子蔡鸣珂,康熙五十六年举人。蔡璧第三子可远,康熙五十三年举人,历任浙江桐乡知县。蔡世远一度回乡家居,设立学塾“梁麓书室”,聘曾任教于福州鳌峰书院的本县乌石人林莹光前来任教师。世远的长子蔡长汉,雍正七年举人,曾任刑部浙江司主事;次子蔡长沄,贡入太学,诏往江南省以知县任用,历任甘泉、句容、无锡等县知县,太仓州知州,升江宁知府,转任松江知府,升江宁巡道,乾隆二十六年升任四川按察使,53岁卒于任上;世远第三子蔡观澜,乾隆六年举人,历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蔡世远又子蔡长汭内,乾隆三十年举人,还有蔡世远的从侄(祚熹次子孚远之子)蔡云从,乾隆七年进士等,都由“梁麓书室”学习出身。蔡世远的另两个从侄(蔡祚熹的长子衍蹲之子)蔡溎、蔡新,父亲早逝,也是在“梁麓书室”学习成才。蔡新,乾隆元年进士,历任刑、工、兵、吏、礼等五部尚书,入直上书房任总师傅时间很长,辅导诸皇子读书功劳极大,曾于《四库全书》编纂接近完成时奉旨与三位皇子同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对全书作最后审阅,最后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以78岁高龄归休,加太师衔,卒年92岁,晋赠太傅。其兄蔡溎,乾隆十年进士,翰林庶吉士,为使蔡新安心仕途,辞官回乡侍母。蔡新兄弟及上述蔡来朋之孙长淳、曾孙本樬、玄孙善述等,也都是由“梁麓书室”学习出身的。 蔡世远在下布建有府第“二希堂”。今无存。他的墓在佛昙镇洞野村。前往守墓的族人传裔于洞野村,转传台北内湖。 蔡新的府第在下布林西墘(旧名溪边),是就他祖父蔡祚熹当初建居和设学塾“储社”旧址所营建,名“延禧堂”,因为乾隆皇帝封他母亲林氏为太夫人,并赐御书“欧荻延禧”匾额。这府第是乾隆十年蔡新请准回乡侍奉老母,奉回乾隆皇帝御书“欧荻延禧”匾额时所建。座西向东,两进,每进一厅二房,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为天井和两侧庑廊。全座宽19.1米,长36.29米。两边各加建一列厢房;后面加建一座三层楼房(俗称梳妆楼,已坍)。楼后面有花园(已荒)。花园后面是下布六社蔡姓全体族人投资投劳所建三合土四层楼“永清堡”,今保存完好,内有下布蔡姓总祖祠“济阳堂”。蔡新于乾隆五十年归休后,又在漳浦县城西街准提巷建一座府第,格式与下布府第相同,俗称相府(今绥安法庭)。同时将下布旧府第改建为本支祠堂,中厅挂一副楹联:“顾盼据马鞍,会见才高倚马;挥毫握莲笔,行将宠被撤莲。”右联注:“祠为居地旧址,左莲峰,右为马鞍。我祖老年休居前楹,此其所题联句也,据形胜以立书,以此属望子孙者,甚至小子新谨识不忘。今五十年矣,构旧宅为新祠,既落成,敬梓而悬之厅柱。”左联续注:“亦使后嗣子孙无亡乎泽承怀聿修之耳。时乾隆四十年丙辰长至后谷旦,长房次孙新敬录敬题。” 蔡新将乾隆皇帝历次赐给的御书横额及赠诗各制成大匾,一式二份,一份悬挂于下布旧府第厅堂,一份悬挂于县城新府第厅堂。匾额有:“武库耆英”(乾隆四十一年再度任兵部尚书时所赐)、“黄扉宿彦”(乾隆四十九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时所赐)等。 蔡新有六个儿子:长子本淑,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工部屯田司主事。次子本仗,乾隆十七年举人,武平教谕。三子本任,廪贡生,长乐训导。四子本份,举人,乾隆六年钦赐进士。第六子本俊,嘉庆四年进士,刑部山西司主事、南宁知府。 蔡新的谪系后裔住县城相府,历代为绅士。至第八代蔡汛桃生活于清末至民国初年,人们还称他“汛桃舍”(舍,少爷),第九代蔡徴真没落,其独生子去盘陀入赘。 县城“相府”解放初曾用为绥安镇镇政府。“文化大革命”时匾额尽失。现改建为绥安法庭。 下布蔡新府第尚存,年久失修,匾额仅残存“武库耆英”一方。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内容大致以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三大部分构成,以县(市)区集束的形式展示,力图反映漳州古迹的基本分布和基础情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蔡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