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银庄业设有银庄公会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731020220000162
机构名称: 漳州银庄业设有银庄公会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20000071/001
起始页: 0113.pdf
地址: 芳华南路
起始时间: 1924年

机构描述

漳州银庄业设有银庄公会,成立于1924年,地址初设于芳华南路,后迁往断蛙池(今延安南路),历任会长为许桂芬、郑炳禹、杨斌侯、黄友冬、蔡竹禅、高鸿勋等。负责制定统一的存放利率和汇费,各银庄根据规模和等级,分别在公会存放银元100元至200元准备金,其利息作为公会的经费。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法币政策实施办法》,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的政策,禁止银元和其它地方货币流通,漳州银庄发行的银庄票遂被取缔。抗战期间漳州城的银庄基本停业,抗战胜利后,部分银庄复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银庄业全部停歇。因此存留至今的银庄票据并不多见,这些珍贵银庄票据成为见证漳州旧日银庄业历史的难得的金融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的是一部巨书,一部再现漳州中心城区——芗城150多年地方文化历史的《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这部书共六卷八册,400多万字,文稿1000余篇,插图500多幅,反映了漳州百余年的政治风云、社会兴衰、人物足迹、物产风情、地方掌故和文化特色。作者大部分是漳州本地的各界人士或全国各地高校学术单位的教授及台湾、国外的漳籍同胞,年龄从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老者至新中国时代的新人,他们从“亲历、亲见、亲闻”写作原则再现漳州的百年沧桑,是漳州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桂芬
相关
郑炳禹
相关
杨斌侯
相关
黄友冬
相关
蔡竹禅
相关
高鸿勋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