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刘霖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唯一号:
130730020230002924
人物姓名:
刘霖
人物异名:
字:润苍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158.pdf
性别:
男
时代:
明
籍贯:
漳浦刘坂(今霞美镇过田村大厝社)
传略
刘霖(生卒年未详),字润苍,漳浦刘坂(今霞美镇过田村大厝社)人,入仕后,定居县城麦市街顶刘。年轻时,就读乌石紫薇山中,拜林楚(号春斋,旧镇乌石人,官任雷州通判,归休后,在紫薇山办书院)为师,他聪慧勤学,深得林春斋器重,并把第四女儿许配给他。万历四年(1576年)省试,中式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第,任行人司行人,后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又擢升河南副使、广东参政等职。刘霖一生兢兢业业,勤政为民,刚正廉明,执法如山,深受百姓爱戴,山东百姓称其为“刘世佛”,也得到皇帝褒扬,下旨敕建“殿中执法”之坊表。 刘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凡有利于民的事,敢对朝廷直言力谏。明代田地分为官田、民田两类。官田中有皇庄和诸王、公主、勋臣、外戚、大臣、内监、寺观乞赐的庄田,又有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以及其他牧马草场、园陵墓地等,大多侵夺民田而成。民田中又有豪强富户为逃避徭役,把田产硬塞给他户名下,称为“铁脚诡寄”,民户须为之纳赋服役,负担奇重。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对诸王外戚乞赐庄田,有求必应,造成赏赐过滥,当时最有权势的外戚,有穆宗孝懿李皇后、孝定李太后两家。孝定李太后是当朝万历皇帝神宗的生母。李氏不但乞求赐庄田,还在京城内外建置佛寺多所,动费钜万,且寺址和田产也是侵占百姓田园土地。这些外戚的贪求,极大增加人民的负担。刘霖深知庄田是最大弊害,皇亲外戚占地之风不刹,蛀国之虫势必滋生繁衍。耕者无其田,怎能兴农业,广积粮呢?在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期间,不避危险,连上三个奏疏,极力加以谏阻,并函求请宰相张居正说服皇帝,使诸王外戚赐庄田减其半。以保障“兴农”之令得以推行。 刘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至今,刘坂乃至漳浦民间,还流传着其为官为人的不少故事,他少年时,刻苦读书,农忙季节经常帮父亲耕种。登进士后,回家乡省亲时,他父亲刘大成身穿破棉袄,腰缠草绳,脚穿草鞋出来迎接。所以他深知百姓疾苦,体恤民情。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吏期间,经常微服深入乡村了解民情。有一天,他换上青衣小帽,带上随从二三人,漫步来到一个村庄,忽闻有妇人啼哭声,即进去询问。妇人说:“我们夫妇皆年近半百,才生一男孩,官府通告凡生男丁者应纳人口税银二十两,我家穷困,欲缴无银,不缴王法难逃。若不要这一男婴,又恐绝后左右两难,因此啼哭。刘霖闻言深表同情,百般安慰,叫他俩好好抚养孩子。表示会想办法帮助其解决困难。第二天,派随从送二十两银给他们完税。此事也深深刺痛刘霖的心,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增加百姓负担,于是向朝廷奏疏,恳求赦免山东人口税,但未获准。刘霖则亲自赴京,冒死再奏,他立誓如若皇上不准,宁死不回山东再见父老。他绝食抗争,以表决心。这种为民请愿的举动,感动了宫中太监,暗中送蜜果给他充饥。刘霖灵机一动,用手指蘸蜜果汁,在殿中柱上写上“山东粮赦”四字,天未亮竟然有群蚁密集于字迹上。皇帝上早朝,“山东粮赦”像浮雕似地映入皇帝眼帘,随口念道:“山东粮赦”,刘霖闻言,即跪下谢恩。封建时代,君无乱言,因此准奏,并称赞刘霖真是“殿中执法”,刘霖即领旨回山东,宣布皇帝圣旨,赦免人口税。百姓喜从天降,感恩载德。 刘霖在任山东御使期间勤政为民,秉公执法,政绩显著,得到万历皇帝的器重。命其任三省巡按,奉旨查勘北京、河南、山东屯田事务。屯田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军队粮食供应大有助益。万历时,屯田64.4万余顷,比洪武时(1368年至1398年)少了24.9万余顷。田日少而税赋日增,屯民负担沉重,特别是以田租买马的配额更甚。刘霖力陈农户艰苦情状,终于获得皇帝恩准,豁免山东田租税赋30余万两。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本书漳浦文史资料 第三十一辑的情况。其中包括特色产业、历史回顾、委员风采、巾帼英姿、人物春秋、群团组织、史海钩沉、庙宇宫观、佳作欣赏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河南副使
职位
广东参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