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75
颗粒名称: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
其他题名: 厦门大学历史系付主任,付教授陈国强在龙海县政协“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摘要
分类号: K828.9
页数: 12
页码: 12-23
摘要: 本文讲述了厦门大学历史系付主任,付教授陈国强在龙海县政协“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情况。
关键词: 民族英雄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内容

今年二月一日,是我国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台三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一、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
  郑成功是我省南安县石井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正好是荷兰殖民者开始侵占台湾的那一年。他的父亲郑芝龙年轻时到日本经商,和平户(今长崎)田川氏结婚,郑成功是长子,幼名福松,后改名森,字大木,七岁回到家乡,目睹沿海人民遭受殖民者外国侵略的苦难。后来,他到南京读书,叔父引他见隆武皇帝,皇帝见他聪明爱国,文武全才,〓给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封为招讨大将军。因此。在民间和记载中,又称郑成功为“〓姓”或“国姓爷”。后来,郑成功又被明朝封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一生的主要功绩是率军驱逐侵占台湾达三十八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归回祖国怀抱,让广大台湾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回到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来。並且在台湾从事建设,推动台湾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作出了伟大贡献。郑成功统一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英雄业绩,三百二十年来,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纪念和学习,大家从郑成功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出贡献。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前,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密切关系
  台湾是祖国东南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台湾在远古时代和大陆连成一片,一九七〇年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三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名叫“左镇人”,左镇人和大陆上同时代的“山顶洞人”是堂兄弟关系,他们是经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当时台湾西北部和大陆仍有部分相连着。一九六八年以后,在台东县长滨乡发现一万五千年前的“长滨文化”,据研究,当时台湾已被海峡和大陆隔离,长滨文化的主人是乘独木舟渡海来到台湾的,这也可说是两地通航的开始。
  文献记载《后汉书》的夷州和《三国志》、沈莹《临海水土志》的夷详细记述了当时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称当地居民为“山夷”,“夷州人”,即高山族祖先,这也是高山族名称的来源。三国孙权在公元二三〇年(吴黄龙二年)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到夷州,带了几千个夷州人回大陆,这是台湾和祖国大陆最大规模的接触,从汉代到隋代,大陆同胞来到了台湾,但当时建设台湾的主力是高山族的祖先。
  宋代到明代,大陆同胞陆续迁入台湾,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共同建设和开发台湾。南宋时,有一部分台湾高山族同胞(史称毗舍耶)曾到泉州的水澳、围头一带,寻求铁器。元代为了加强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明代以后,大陆商人到台湾贸易增多,用瓷器、布匹、日用品交换台湾的土产鹿皮、鹿脯、硫磺等。据载,当时汉族商人受到高山族同胞的热情欢迊,台湾同胞碰到熟人,都邀请到家里喝酒吃饭。在广大大陆和台湾同胞的努力开发下,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祖国的宝岛。
  从十六世纪开始,外国侵略者的魔掌便伸向我国台湾。十六世纪中叶,倭寇侵入台湾,部分高山族被迫迁居山地。十六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航海经过台湾海峡,看到台湾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惊叹说:“伊尔哈·福摩萨”(IlhaFormosa),意为“美丽的岛屿”,从此外国殖民者擅称台湾为“福摩萨”,这是个带有侵略性的名称。
  十七世纪初,福建沿海人民如颜思齐、郑芝龙等曾到台湾活动。颜思齐是福建海澄人,于一六二一年(天启元年),到台湾北港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后来,郑芝龙还组织福建居民数万人到台湾开垦,对台湾的开发贡献了力量,这些都是铁的历史事实。
  也在这时候,荷兰殖民者组织东印度联合贸易公司,同葡萄牙、西班牙争夺东方殖民地利益。殖民者在一六〇四年荷兰首次侵占澎湖,被明朝派兵赶走。一六二二年,荷兰又调集战船十七艘,再度侵占澎湖,明朝再派兵于一六二四年击退。荷兰殖民者转而侵占台湾西南部,建设台湾城(热兰遮城)和赤嵌城(普罗文查城);作为殖民统治军事据点。在台湾进行残酷的军事镇压和敲骨吸髓的超经济剥削。面对荷兰殖民者的统治压迫,广大爱国台胞曾掀起无数次的反抗,其中最有名是一六五二年郭怀一起义。这些反抗起义,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统治。台湾同胞最后配合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在广大沿海人民和台湾同胞的支持推动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经过长期的准备的。早在一六五〇年,有个荷兰耶稣会传教士就向荷兰殖民当局报告:国姓爷要进攻台湾。一六五二年郭怀一率领一万六千名台胞反抗荷兰殖民者,也得到郑成功的支持和鼓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曾写了《复台》诗,其中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也是从一六五二年开始祘起的。一六五七年,荷兰派一代表和通事(翻译)何斌到厦门,表示愿向郑成功纳贡,但希望保持通商。何斌是个爱国台胞,他私下接受郑成功委托,在台湾代郑成功征收船税及其他赋税,从这事可见台湾同胞对郑成功的支持。后来,何斌还秘密和台湾同胞测绘了鹿耳门港道地图,献给郑成功。
  一六六一年,郑成功在作好军事准备后,二月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进行部署。三月,从厦门到金门,修造船只,于四月二十一日(永历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午,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名官兵,大小战船数百艘,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第二天到达澎湖,因遇风在澎湖停了几天。于四月三十日才到达台湾西南部海面。在何斌的引导下,避开荷兰台湾城猛烈炮火控制下的大港,从鹿耳门港于中午涨潮时进入大海湾,在赤嵌城北部的禾寮港停泊。有几千个台湾汉族和高山族同胞,驾着牛车,帮助郑成功军队从沙滩登岸,不到两个小时,成千上万的郑成功军队登陆台湾。
  郑成功军队先在北线尾岛大败荷侵略军拔鬼子等官兵。在海战中,又以小胜大,用小船围攻荷兰大甲板船,击沉赫克托号。在水陆战斗中取得胜利后,进一步围攻赤嵌城。赤嵌城荷兰守将描难实叮率领四百名侵略军,凭恃城坚炮猛,负偶顽抗,连攻数日。后来,熟悉赤嵌城情况的台湾同胞告诉郑成功:城内无水井,依靠城外高山泉水流入,只要堵塞水源,荷兰鬼就会缺水投降,郑成功命令士兵把赤嵌城外水源堵塞,荷兰描难实叮看到援兵不来,没水饮用,只好在五月四日献出赤嵌城,投降郑成功。
  郑成功断水收复赤嵌城后,就挥师围攻台湾城。台湾城内荷兰侵台长官(总督)弗里德里克·揆一也开炮顽抗,不肯投降。为了避免伤亡牺牲,郑成功采取围困战术。这时候,各地台湾同胞纷纷主动组织起来,同仇敌忾,配合郑成功军队打击侵略者,并且表示归附郑成功,回到祖国怀抱中来。最先是赤嵌附近新善、开感等里的高山族长老前来表示归附郑成功。郑成功设宴接待,赠送他们袍、帽、靴、腰带等。各地台胞接着陆续前来归附,郑成功也照例设宴接待,得到台湾同胞的欢迊支持。郑成功在到达台湾的第十二天,就率领官兵到蚊港及新港、目加琉湾等地视察,所到之处,台湾同胞夹道欢迊,盛况空前。远在北部的台胞,在郑成功军队到达以前,也主动组织起来,冲击荷兰城堡,焚烧荷兰房屋,夺取荷兰船只,杀死荷兰侵略者,积极配合郑成功军队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去。
  在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的荷兰殖民当局,知道郑成功进攻台湾的消息后,在七月派遣以考乌为首的援救船队,8月到达台湾。9月16日,荷兰侵略军倾巢出动,分水陆进攻郑成功军队。郑成功早有准备,严阵以待。战斗结果,荷兰大败。从此,荷兰侵略军龟缩在台湾城内,不敢外出。考乌也借口乘船从台湾偷跑回巴达维亚去。
  一六六二年一月,郑成功准备发动进攻。一月二十五日,郑成功军队用二十八门大炮,攻击台湾城南部的乌持利支堡,在两小时内发射了二千五百发炮弹,当天晚上夺取乌持利支堡,逼攻台湾城。这时,荷兰侵略者九个月来战死饿死达一千六百多人,城内只有六百名侵略军,因长期作战,已士无斗志。在大兵压境情况下,揆一只好在二月一日签订投降书,献出台湾城,投降郑成功。
  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是个光辉的节日,郑成功终于驱逐全部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在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四、郑成功开发和建设台湾的贡献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到达台湾,一六六二年六月二十三日(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日)因病在台湾逝世。他在台湾的一年又近两个月时间内,积极领导和从事台湾的建设和开发工作,大力消除殖民痕迹,在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政治方面,郑成功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按照大陆政制建立府县。设承天府于赤嵌城(今台南市),设天兴县于承天府北(今嘉义市),设万年县于承天府南(今高雄的凤山),改台湾街为安平镇,后又在澎湖设立巡抚司。并且任命府、县的管理人员。郑成功还整顿法纪,严惩违法官吏,他厉行法治,执法如山。碰到官吏犯法,不论文官武将,按法论处,就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战斗中,郑成功会集文武官员,审问搜掠台湾同胞银两和盗匿粮食的罪犯,判处宣毅后镇吴豪死罪,虎卫右镇陈蟒捆责革职。后来,又因镇兵告发官吏用小斗扣尅减发军粮,郑成功查证落实后,杀承天府尹杨朝拣、知县祝敬、斗给陈伍等人示众。这是对违法文官武将严厉处分的例子。正因为郑成功执法如山,才保证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在建设方面,郑成功注重农业生产,寓兵于农,施行屯田,减轻人民负担。他见到台湾土地肥沃,地多人少,遂召集诸提镇、参军会议,决定只畄勇侍二旅,守卫安平镇和承天府,其余各镇官兵分到各地开垦耕种,要求官兵“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来以耕”,农闲训练军事。郑成功还发布屯垦的八条命令,严格规定:准许文武官员眷属,在承天府按人口多少圈地创置田园,允许各镇官兵在派拨汛地开发土地建筑房屋;同时保护台湾汉族和高山族同胞的原有耕地和利益,不准文武官员混圈侵占,如有违犯,法在必究。这些规定既调动了官兵开发土地的积极性,也保护了台湾同胞的原有利益。对发展台湾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都起了一定作用。此外,郑成功还改革税制,发展贸易,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在民族关系方面,郑成功奖励沿海移民,增加建设台湾的劳动力,向广大高山族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加强了民族团结。郑成功目睹沿海人民受清廷锁海政策的祸害,流离失
  所,命令部属帮助沿海人民到台湾参加农业生产。于是,福建的漳州、泉州、广东的潮州、惠州等地人民,很多渡海移居台湾。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一起,共同开发台湾,建立家园。郑成功父子在台湾的二十三年间,北自鸡笼(基隆),南到琅〓(宜春),陆续出现了新建设的城镇,如琅〓、彰化、云林、新竹等,都是在这期间形成的。
  郑成功还注意团结、帮助高山族同胞,他除了到高山族村社巡视外,还派兵都事李胤监督各镇官兵,不准搅扰高山族社村,后来又派洪开、祁辟管理高山族村社。所以连荷兰侵略者也承认:郑成功兵士对台湾同胞一点也不干扰。
  当时在高山族居住地区,耕作技术还很原始,没有铁农具,用手拔稻穗,一甲(十一亩)田往往要采拔数十日方能收完,也不知用牛耕。户都事杨英向郑成功建议:每个高山族村社发给汉族农民一名,铁犁耙锄各一付,耕牛一头,向高山族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台湾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汉族和高山族同胞的友好密切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
  郑成功对建设开发台湾的贡献,是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团结一致,建设祖国的历史见证。
  五、爱国一家,争取台湾早日回归,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郑成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为统一祖国、建设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联合政府》)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时,也应该纪念广大人民所作的贡献。荷兰殖民者在被赶出台湾后,曾经哀叹说:“回想起这些意外的灾难谁能不伤心流泪?所有这些,我们应该看作是由于我们罪行多端,上帝震怒所致!”这个“上帝”不是别人,正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伟大中国人民!
  三百二十年来,祖国领土台湾又屡遭外国侵略者的侵略霸占。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鼓舞着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继续为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继续作出伟大的贡献。有关郑成功的美丽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文物,一直在全国特别是大陆东南沿海和台湾广泛流传着。
  由于人为的原因,台湾三十多年来未能与祖国统一。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一九八一年国庆节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得到全中国各民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我们希望在八十年代,能够解决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统一祖国大业。我们寄希望于一千八百万台湾同胞,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希望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为统一祖国作出贡献。
  台湾同胞是迫切怀念祖国,思念早日归回祖国的。在台湾的报纸杂志上,近年来陆续刊载不少这类文章。如台湾《民族晚报》曾经刊登一篇诗,说到:“身居东海沧波上,心在西山夕照边。碧户朱门杨柳岸,不知归日是何年?”意思是说:虽然住在碧波漂浮着的台湾岛上,心里却思念着大陆的故乡。想像中的祖国是多么美丽啊!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回到祖国怀抱。这首诗反映了一千八百万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情,他们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归。
  近年来,在台湾有一股寻根热,他们以寻根为主题,从台湾的地理、文化、历史、人民的风俗习惯等方面,研究和考证台湾和大陆的亲缘关系等,探讨台湾和祖国大陆的悠久历史渊源,还举办《根——台湾的过去和现在》展览会,承认台湾同胞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同胞,包括教授、和一些科学家,回到祖国定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还有台湾的渔民及华侨,纷纷到祖国大陆寻找祖先,访问亲友。前不久,有几位台湾渔民到漳州来寻找开漳圣王陈元光墓和祖坟,还带着故乡泥土回台湾去作纪念。也有的台胞派遣子女回到泉州,访亲问祖,带着故乡的井水回去。台湾的科学家、运动员,在外国遇到祖国的学者运动员,他们热情交谈,互相介绍情况,台湾同胞渴望了解祖国情况,连台湾的电视台,也大量放映祖国美丽河山的介绍,这不正说明广大台湾同胞的心愿吗?
  正因为怀念祖国大陆,至今台湾还保畄不少福建的地名,还如“东州”云和县潮屏林县“海丰”就和广东的两个地方同名,还有“陕西村”是陕西人、郑成功部将马信最早率兵建设的,一直保畄到现在。台湾编写的《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也叙述台湾同胞都是来自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至今还保存着和大陆一样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台湾流行的校园歌曲中,其中《龙的传人》更说明台湾同胞的思归大陆。前不久,从台湾驾机起义回归大陆的前国民党空军军官黄植诚,(现任某航校付校长)在今年春节迊春晚会上,曾演唱了这首歌。他用浑厚的男音歌唱了广大台胞的心情: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过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骨肉同胞台湾人民的梦想,受到祖国的欢迊,爱国一家,只盼望台湾早日回归。
  祖国同胞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在叶剑英委员长宣布的方针、原则宣布后,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台工作,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谈话提出欢迊和台湾互相通商、通航、通邮,进行经济、科学、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并派遣代表团参加各项活动的建议。沿海各地设立台湾同胞接待站,热情接待遇险台船和渔民,帮助他们修船,帮助他们治病,和他们一起欢渡节日,带领他们参观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成就。
  台湾当局尽管表面坚持顽固立场,比如最近还拒绝费孝通教授访问台湾。但有些迹象说明,情况已有所变化。祖国大陆和台湾通过长途电话,祖国出国代表当飞机停畄在台湾机场时,祖国海员到达台湾时,都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接待。台湾的商品也源源流到祖国大陆来。
  所有这一些,说明爱国一家,早日回归的信念,深深扎根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心里。“早日回归”是大势所趋,“统一祖国”是人心所向,台湾当局不顺应历史潮流是不行的。
  现在,我们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对统一祖国所作的贡献。台湾也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我们相信,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学习和发扬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按照叶剑英委员长宣布的方针、原则,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
  龙海县过去是郑成功多年活动的地区。龙海人民过去不少人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不少人在台湾定居下来。龙海和台湾关系至为密切,在龙海还有不少关于郑成功的传说和历史遗址,近年还发现有可能是郑成功船队使用铁锚和大炮等文物,龙海人民为台湾回归,统一祖国作了不少贡献。今天,龙海县领导和政协同志们重视并举行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活动。我相信,广大的龙海人民,一定会和全国人民一起,为统一祖国,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本文讲述了龙海与台湾的渊源关系、早期开发台湾的颜思齐、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功绩、郑成功的将领陈泽将军、思乡曲、林氏义庄及林平侯一家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强
责任者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郑芝龙
相关人物
颜思齐
相关人物
郭怀一
相关人物
吴豪
相关人物
杨朝拣
相关人物
祝敬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南安县
相关地名
台南县
相关地名
左镇乡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惠州市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