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海上田园”风光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110
颗粒名称:
“海上田园”风光好
其他题名:
东山网箱养鱼业发展漫记
分类号:
S964.7
页数:
5
页码:
15-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县发展网箱养鱼业的情况,包括政府对网箱养鱼的重视、投资环境的创造、吸引外来投资、规模扩大、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中涉及到了网箱养鱼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政府和养鱼户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关键词:
网箱养鱼
发展历程
成就
内容
人们驱车从云霄县进入东山县境内的八尺门海堤,便会看到碧波涌动的海面上,布满用白色泡沫或塑料桶做成的网箱养鱼的鱼台,漂浮在上面的近千幢小巧玲珑、色彩不同的房屋,鳞次栉比;连绵七八公里长,一公里多宽的海湾上,小船穿梭,鱼跃人欢,笑声不断,宛如一座热闹的小城镇,与腾空跨海飞架东山、云霄两县的向东渠引水渡槽,相映交辉,如诗如画。
好一片“海上田园”,多么美丽壮观!
改革出奇迹,沧海变鱼田。昔日只限于吞水纳潮的海湾,如今已成了溢金流银的“聚宝盆”。
东山这个全国县级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目前网箱养鱼已达1.3万个箱,仅1993年“游”往日本、台湾、港澳市场的真鲷、石斑鱼、鲈鱼等名贵鲜活鱼就达1,239吨,创产值6,300多万元,提供国家出口创汇400万美元,成为东山县经济支柱之一。
大海,是东山岛经济发展的优势。自古便有“海上田园,鱼为衣食”之说;明代有人留下“海,东山岛人之田”的感慨之言。这里的人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
东山岛海岸线长141公里,海湾曲折,浅海滩涂面积大,十分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但过去开发利用很少。直至1987年,一些沿海乡村开发滩涂养殖对虾、贝类,网箱养鱼还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的1988年7月,福建省政府将我县辟为全省唯一的创汇农业试验区以后,县委、县政府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开发“海上田园”,发展网箱养鱼作为创汇农业的一项重要项目来抓。在巩固提高芦笋、对虾生产基地的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八尺门海区,海水清澈,潮流缓慢,水深适中,很适宜发展网箱养鱼。可是,由于缺技术,缺资金和怕养不好鱼等原因,对这一新兴养殖项目迟迟没人行动。杏陈镇党委和后林村党支部一方面发动村民,树立“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精神;一方面,组织人员北上平潭、福清、厦门,南下潮汕、南澳等地,大力宣传东山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招引人才带资金、技术前来开发。1988年,平潭县的养鱼能手李洪平等人率先前来八尺门海区,揭开了网箱养鱼的序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杏陈镇成立了“八尺门养殖场服务公司”,选派杏陈镇一位党委副书记、经委主任担任公司负责人,积极带领镇、村两级10多个管理人员,日夜住在养殖公司,热心地帮助养鱼户解决场地规划和资金、技术、劳力不足、饵料供应等困难;兴建16间房子和向县有关部门联系,借用部队旧营房10多间,分配给养鱼户家属居住,还让其子女到后林村学校读书;对生活在“海上新村”的养鱼户,给予提供免费运送生活用的煤、米、菜、淡水等必需品,并及时运走垃圾等杂物,防止污染;还为他们拉了电,使养鱼户在海上能看电视,听音乐,生活上和生产上都感到方便。八尺门海区处于与云霄、诏安交界处,为了维护海上社会治安工作,杏陈镇政府制订了严禁在海区偷鱼、炸鱼等乡规民约。养殖公司还聘用4名民警,购置2条小快艇,日夜在海区巡逻,维护海上生产秩序。1988年10月,平潭县一位专业户价值近万元的50多公斤红石斑鱼被偷窃,公安机关4天后就破案,作案者受到法律的严肃审判,从而震慑了不法分子。原来治安较乱的村,再也没有发生到海区偷鱼、抢鱼的事件。东山县各有关部门也热心支持网箱养鱼业的发展。县保险公司专门为养鱼场开办保险业务。1991年7月7号台风袭击东山,养鱼户受到了损失。省、市、县保险公司负责人很快就赶到现场,调查了解灾情,并对办理保险的养鱼户理赔280万元,帮助养鱼户迅速恢复生产。养鱼户十分感激,称赞保险公司是养殖户的“靠山”、“后盾”。
创造了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了省内外养鱼户合股投资、个人独资、联合集资前来开发养鱼,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前几年的一个夏季,八尺门海区发生“赤潮”,致使网箱鱼大量死亡事故,后又因国际市场鱼价猛跌,强台风袭击等,给专业户造成较大的损失。可养鱼户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这片海区。平潭县养鱼大户、省劳模陈岱英说:“我走南闯北好几个沿海省份,还是觉得东山人民政府重视,群众友好,社会安定,投资环境比任何地方好。”他不断地扩大生产,发展300多个网箱,还把老伴和两个儿子、媳妇、孙子全家八口人搬到后林村。据了解,从外地举家迁来的有30多户。
海湾环境好,外来投资多。八尺门海区刚试养时,只有2户养鱼15个箱,到1988年底,就有38户956箱,到1989年发展到110户1000多个箱。如今,在八尺门海区养鱼的有福建、广东、台湾三个省共20个市、县的700个养鱼户,带资金、技术和设备,前来发展网箱养鱼近万个箱,总投入6,000多万元,其中外来养鱼户投资占一半以上。1990年以来继八尺门之后,西埔湾、沃角、冬古、铜陵、东沈等地海区,网箱养鱼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东山县在发展网箱养鱼过程中,重视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境外技术、资金,给网箱养鱼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七五”期间,国家科委将东山湾包括西埔湾区域渔业资源综合技术开发列为全国海岸带开发示范点之一,并列入“八五”国家“星火计划”唯一的水产区域开发项目。科技星火在到处闪光。
为了实施“星火计划”的“网箱养鱼”项目,全县7个乡镇成立了水产科技推广站,并配备科技人员26人。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省、市水产科技部门、大中专院校,开展了“网箱养鱼高产示范”、“多品种鱼类混养”、“鱼病防治”等10多个科研项目的攻关,并推广使用一批科技成果,以水产养殖高产优质高效为技术示范,辐射推广,引导调整养鱼生产结构,大幅度提高养鱼产量。先后培训养鱼户800多人次,建立养鱼科技示范户250户。有的养鱼户荣获全县“十佳”科技示范户称号,受到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铜陵镇渔业第三公司养殖场首次承担福建省科委、水产厅下达的“八五”“星火计划”攻关项目——“大黄鱼网箱养成”试验。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喜获成功。
同时,还发挥邻近台湾港澳优势,大力开展对台对外技术经济交流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1992年6月,铜陵镇东门屿养殖场与港商合作创办“金陵养殖有限公司”,投资70万美元,从挪威国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栈桥式”不锈钢骨架,进行网箱养鱼。这种设备具有抗11级台风,抗大潮浪,网体大,养鱼多,长得快等优点;每个网箱长宽各12米,比普通网箱大三倍,中间设有通道宽2米,小道宽1米,人员操作方便、安全,养鱼经济效益良好。
落实优惠政策,引进资金、技术,加快了网箱养鱼基地建设,已先后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现有网箱养鱼1.3万多个箱,放养的真鲷、石斑鱼、鲈鱼、狮鱼等10多种高档名贵鱼类,源源不断地供广国内外市场,不仅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贡献,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网箱养鱼基地相配套的冷冻厂、饵料厂等有20多家;从事网箱养鱼的劳力达2,500多人;开办海上商店30多家;从事海上客运货运的小机动船50多艘;为基地运送饵料和生活、生产用品的拖拉机30多部。网箱养鱼基地已成为海上旅游观光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勤劳智慧的东山沿海群众,正不失大好时机,倾注心血和汗水,在“海上田园”奋力耕耘,把大海变成出口创汇,富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蓝色银行”。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辑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人民政协和国家的建设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农村变化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汉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