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的片断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39
颗粒名称: 抗战期间的片断回忆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回忆抗战期间的一些片段。作者在抗战期间加入了福建省的战时民教干训班,后来成为云霄县国民军训处的一员,担任教官兼导师。他描述了保训班的培训情况和干训班学员的背景。他还提到了一次村民组织的进攻事件和保训班被撤销后的情况。最后,他被派往省立德化师范任教。
关键词: 云霄县 抗战期间 国民军训处

内容

我是晋江县人,少时读过晋江乡师和集美试验乡师,在故乡任小学教师多年。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秋,我以同等学历考入福建省在南平专员公署附设的“战时民教干训班”。越年春,改称“保训合一干训班”,建制改由设在沙县的国民军训处统辖。结业后被分配到云霄县国民军训处,由文改武,穿军装,授上尉军衔,月饷法币五十元(时政府财政支绌,打八折,实支四十元,每月个人伙食及零用钱约十元)。
  当时云霄县长陈庆姚,主任秘书刘昆一,同是福清人,都是留学美国的硕士,说的是莆田话,我听不太懂。那时,县立云霄初级中学为避日机轰炸迁往乡间,校舍全部交给“保训合一干训班”暂时用于培训学员。保训班的工作由我和“战时民教指导员”林宗霖主持。我的顶头上司是县国民兵团,可是根本不相往来,我只与上校团长见过一面,记得人胖胖的,副团长是广东人。因为不相往来,他们干了什么工作,我也不得而知。
  第一期干训班学员,系抽调现任小学教员约五十左右人参加,当时云霄县城有一所妇女学校,校长黄秀贞,教员陈渊如也抽来受训。训练时间六个星期,一律带薪,三餐伙食外包,每人每月由公家支付五元。干训班计办二期,学员结业后回原校工作,成效如何也就不清楚了。
  1939年夏,有一支民间的什么队伍(按,即张以礼的“抗日救国军”)进攻县城,空头的国民兵团根本就没有兵力抵抗,后来漳州救兵赶到(按,实为陈岱驻军)才解了围,并将抓到的人砍头悬挂在县政府旗杆上,令人触目惊心。
  是年八月,各县“保训班”撤销,集中在漳州第五专员公署成立“保训合一第五分所”,由专员萨君豫兼任所长。学员由各县自行招考保送,男女兼收,训练时间二个月,全部公费,训练结束后回原单位服务。训练所设在省立龙溪中学,当时龙中迁往靖城,校舍、礼堂、宿舍、办公厅全部归训练所使用。学员百余名,学力参差不齐,采取分班教学,分组评阅周记与考核操行。我是教官兼导师,我负责的一组中,记得有云霄石谷、陈长庚和漳浦李临昌(即李林昌)等人,他们至今仍称我为老师。
  第五保训所只办完一期二个月,我等来自各县的教官,奉令调往三元“省训练团国民师范师资班”受训。1940年春,我奉派到省立德化师范任教。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本书收录了庆祝活动概述,风雨同舟荣辱共同心同德竞向前,县政协历届各次会议简况,县政协四十年大事记,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庆典诗词选,发挥历史文化优势 建设美好漳水云山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柯落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