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云霄威惠庙与闽台文化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19
颗粒名称:
云霄威惠庙与闽台文化交流
分类号:
K295.7
页数:
5
页码:
72-76
摘要:
本文描述了云霄县威惠庙的历史悠久以及近年来的修复和发展情况。文章重点强调了威惠庙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许多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朝拜。台湾地区的宫庙也积极组团前来谒祖参圣,展现了两岸同胞的亲情和对祖先的崇敬。
关键词:
威惠庙
闽台文化
云霄县
内容
建造于唐代开漳发祥地云霄的“威惠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庙中奉祀“开漳圣王”父子及其将佐神像,被闽、台等地誉为“奉祀开漳圣王第一庙”。1985年1月,此庙被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0年4月,又被北京“中国旅游总公司”选入全国重点名胜行列,输入电脑。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海峡两岸解冻,两岸人民恢复往来,到云霄威惠庙参观、考察、进香朝圣的专家、学者和众多海外“三胞”接踵而至,并纷纷捐资赠物,协助此庙进行大规模维修。本着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修旧如旧”原则,此庙在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延请能工巧匠进行逐步修复。中国著名的隋唐五代史专家、厦门大学教授韩国磐及其老师叶国庆教授等名家学者,特地为云霄威惠庙先后题写匾数方,如“功德在民”、“功弘唐史”等等。使昔时古庙不仅重现原貌,而且增辉焕彩,成为本县开展中外、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寻根访祖 古庙重光
自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以来,漳属播居到台湾的众多开漳将士后裔渴望到大陆寻根谒祖,纷纷到云霄威惠庙来朝圣进香。台湾各地奉祀开漳圣王的宫庙也相继组团到云霄威惠庙谒祖参圣,表现了台胞思念故土、饮水思源的一往深情。为扩大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三胞”联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本庙早在1986年“纪念建漳1300周年”期间就特约本县退休教师陈嘉音先生撰写了《云霄威惠庙简介》。台胞看了简介,更明确了自己的祖根。例如较早亲临本庙谒祖的台胞蔡宽德、陈碧娥夫妇颇有感触地说:“圣王有灵,你们也保护得好,我俩愿意为祖庙出钱、出力翻印《云霄威惠庙简介》,发到台湾各宫庙,宣传云霄威惠庙”。他们不仅履行了诺言,还捐款给本庙补充设备。1988年秋,台湾一家旅游公司国外部经理林成男先生到云霄威惠庙,受到县有关部门的热诚接待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云霄威惠庙简介》后,如获至宝!特地到香港翻印《云霄威惠庙简介》数万份寄往台湾各地,并在台湾、香港设了好几处联络电话,为云霄威惠庙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因而吸引了众多台胞纷纷前来访祖寻根,有的还多次组织庙团到庙参圣,并发动信徒捐款给云霄威惠庙。台湾嘉义县大林镇安霞富,还连续四次组团到本庙朝拜,并捐献大量物资与货币。台北市汾阳宫也连续二次组团到云霄威惠庙朝圣,该团人数众多,队伍宠大,组织严密,捐资献物也不少。云霄威惠庙的对外影响随之迅速扩大。
热情接待 广交朋友
为使云霄威惠庙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本庙管理人员首先作好环境的整修改造,彻底治理本庙周围“乱、脏、臭”的存在问题,务必使台胞朝圣团一进威惠庙就感受到“干净、清新、文明”,对开漳祖庙的感情日深,必让其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所以每次台胞朝圣团到来之前,本庙都组织迎宾队伍,鼓乐旌旗,出迎来宾。两岸同胞在鞭炮声、鼓乐声、掌声的热烈气氛中,寻找共同语言,一时分不出谁是大陆同胞,谁是台湾同胞,真是宾至如归。临别前,我们还赠送纪念品、宣传品,介绍我县的投资环境与招商政策,鼓励台胞到云霄投资办实业,共图经济发展。
台胞远道专程到云霄威惠庙朝拜开漳圣王,一是崇敬缅怀先贤,二是祈求平安发财。他们愿望是良好的。我们尊重其习惯,尽量给予方便和帮助、支持。同时采取“内外有别,为我所用”的联谊原则,让台胞在云霄威惠庙举行祭祀民俗仪式。这是漳台人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的明证。充实宫庙 扩大影响
早在1975年云霄威惠庙所在地四个农业生产小队筹资聘请工匠,并抽出社员配合修建,把被大榕树压倒的部分庙墙、屋顶、石柱进行维修。1981年,当地群众自发在庙体完整的基础上重新雕塑神像、修复供桌等,于是云霄威惠庙的历史面貌得到了初步恢复。
为了加强本庙的文化宣传,再次约请陈嘉音先生在庙内增加介绍有关开漳历史资料,例如撰写《陈元光将军事略》和《开漳唐府兵将士现存名录》等史料,让前来访问的海内外人士了解云霄威惠庙的历史渊源和陈元光将军以及开漳部众的历史功绩。同时约请县政协“三胞”办公室副主任、县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方群达先生撰写“陈政暨夫人司空氏”、“陈元光暨夫人种氏”、“陈珦”、“陈怀玉”、“马仁”、“李伯瑶”等开漳名贤的传略,挂在各神座的左边,让参观者了解诸位先贤的身世与丰功伟绩。当地群众说:“现在清楚了,每尊神像各有其真姓实名,不再统称为王爹公了”;朝圣的台胞对此更是赞不绝口地说:“我们参拜的神像都是开漳元勋、功臣,这里的资料特别全面、具体,确实是开漳祖庙。”台湾许多新建的开漳圣王庙和新修复的圣王庙都到云霄威惠庙来分灵、包香火,仪式十分隆重。漳属各县如平和、南靖、诏安、广东的饶平也到云霄威惠庙认祖分灵。尤其是台湾桃园县龙潭乡河川底指严宫,还特地雕刻开漳圣王神像到云霄威惠庙过炉、开光、包香火。
鉴于古庙年代久远,残缺陈旧,亟待整修。1992年初,由本县文物保护协会威惠庙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出《云霄威惠庙扩建整修募捐启事》,立即得到海内外各方热心人士的响应。乃择吉开建,于1993年初,云霄威惠庙开始大规模整修。尤其在台胞谢保家、陈秀雄、李云金等先生和台北县“保民宫”、桃园县“指岩宫”等大力赞助下,本庙整修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下殿及前门部分已基本建成,耗资近30万元人民币。如今屋顶琉璃瓦光辉夺目,屋脊二龙抢珠栩栩如生,梁架斗拱上各种各样的木刻、瓷雕工艺都用上了,给云霄威惠庙增添异彩。
本次整修,在庙中各殿屏风皆由名师巧匠按设计图精工雕刻。其中主要的是由方群达先生构思设计绘画的各位开漳元勋战斗历史画卷,丰富多彩,如戍闽先驱陈政将军平闽史迹;陈元光将军轻骑戡乱的雄壮场面;有马仁将军在岳山大战闽兵的动人事迹;还有李伯瑶智取娘仔寨的优美传说等等生动的场景。这些画面使各种神像的战功形象化,给人们以深刻印象,让本庙所纪念的历史人物形象更臻完美。
海峡两岸同胞源流深远,亲如一家。特别是漳属开漳后裔的台胞,由于根源、习俗、语言相同,都信仰崇拜“开漳圣王”。台湾一些官庙还集体赠送匾额,迄今共有七块,其中一块题上“漳台圣宗”,是台北内湖区北势湖“承天宫”管委会特制的。这些都说明广大台胞是何等热爱祖庙,热爱开漳祖地,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近期,又有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捉进会”等很多高等学府、研究院的教授、专家,由省有关部门及新闻记者陪同,专程至云霄威惠庙参观、考察。专家、学者们从考查漳州的创建与发展史实及有关文献史料作综合研究,并通过实地调查考证,结合其对台湾岛内各地所祀立的“开漳圣王”庙宇分布情况作认真、审镇的分析、考查,获得科学的结论,一致认定建造于开漳发样地的“云霄威惠庙”就是海峡两岸崇奉“开漳圣王”众多信善的祖根、神源。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本书收录“日寇流窜云霄见闻录”、“忆抗战中的救护工作”、“金泰顺号帆船被日寇焚毁事件”、“忆抗战诗歌一束”、“沉痛悼念卢叨同志”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东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