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云霄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60
颗粒名称:
云霄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872.57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政墓是唐归德将军陈政与夫人吐万氏的合葬墓,位于县城西郊将军山东麓。高溪庙与高溪观音亭是清代乾隆年间反清组织“天地会”创立及传会的地点,位于县城东8公里的东厦镇高溪村后的山坳间。这两个地点在历史和闽台文化渊源关系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
云霄县
文物保护
单位
内容
一九九一年三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我县有“陈政墓”和“天地会创会旧址”(包括“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现简介如下:
陈政墓
陈政墓在县城西郊将军山东麓,为唐归德将军陈政与夫人吐万氏(陈氏家谱与云霄厅,县志载为司空氏)的合葬墓。陈政(公元616—677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总章二年(669)奉旨以岭南行军总管率军入镇“故绥安县地”平定“蛮獠啸乱”,屯垦云霄。仪凤二年(677)病逝葬此。此山原名云霄山,因葬陈政而称将军山。
墓葬规制恢宏,原建有享堂、华表、牌坊及石雕翁仲、镇墓兽等。今存南宋嘉熙四年(1240)修建石刻。据传,清初郑成功后提督万礼(平和小溪人,原名张要)为葬父骸而毁了陈政墓的地面建筑物,将父墓筑于陈政墓左侧18米处(今已毁)。1982年以来,在省博物馆考古队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清理出原墓葬的立体建筑和整体旧迹,並进行了修复。1987年,北京故官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教授前来考察,鉴定了出土石雕等艺术品,认为大都是宋代及宋代以前的遗物,赞扬其风格和工艺为国内所少见。
1985年,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确以坟茔为中心的半径200米范围内,为绝对保护区。修复工作受到海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普遍赞誉。1991年初,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对修复质量表示满意。三月份,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溪庙与高溪观音亭
高溪庙与高溪观音亭为清代乾隆年间反清组织“天地会”创立及传会的地点(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合编的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在史学上、闽台文化渊源关系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近十年来,由于清代档案史料的大量披露,我县文化工作者方道金、方群达通过多方收集史料,实地考证,于1977年秋,发现了这两个原址。当年的《文汇报》、《解放日报》、《厦门日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省广播电台”先后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1988年,美国圣母大学历史副教授穆黛安女士、美国史学专家安乐博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任秦宝琦教授、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秘书长周育民、漳州市致公党主要负责人(受省致公党委托)均先后组团前来参观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教授罗烟等,亦于近期前来考察调查,一致认为现存的史迹与清档资料完全吻合。秦宝琦教授还为这一重要史迹撰写《清代天地会源流暨会址碑记》。
高溪庙位于县城东8公里的东厦镇高溪村后的山坳间,祀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因陈元光曾在宋代追封“灵著王”,故亦称“灵著王庙”。今存庙宇系明代重建,清代有过维修。庙座向西南,木石结构,由前、后殿堂及右侧一列祀佛的“桑园”、“卧云室”等组成,内祀“提喜祖师”塑像。前后主殿均为歇山式单檐屋顶,占地面积750平米。四至以山涧、石阶为界,方圆100米以内为绝对保护区。
观音亭址在高溪庙东南500米的观音亭村。《云霄厅志》:“观音亭,榕荫盖瓦,海浪排门,颇饶胜概”。始建年代待考。座向西南,悬山式屋顶,木石结构,二进一院,东侧及庙后皆有护庑一列数间,占地面积约550平米。祀观音、罗汉及天地会创立人“提喜祖师”塑像。
“天地会”创会原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瞩目,“中国会党史研究会”专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赞扬这一发现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揭开了天地会起源之谜”。近期,菲律宾、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报刊也报道了我县这一发现並刊登了文物照片。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零的突破”、“难忘的演出”、“回忆《街头文艺》”、“忆方言快板与街头剧活动”、“抗战中话剧演出活动”、“县文宣队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方群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陈政墓
相关专题
高溪庙
相关专题
观音亭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