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72
颗粒名称: 丘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685-6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丘姓的情况。其中包括溯源、迁徙、昭穆、海峡两岸丘氏是一家等。
关键词: 诏安县 丘姓

内容

溯源
  丘氏源远流长。其鼻祖为姜子牙。其先封于吕,从其封地,故曰吕尚。隐于渭水,文王出猎,遇于渭阳(即今陕西凤翔县),与语大悦:“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克商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益都县以西至历城、聊城之间,河北省景、仓诸县,东面至海,皆为齐故地)。其子穆公自立门户,以其父封地为姓曰丘。丘自此始。
  丘穆,为丘氏始祖(时公元前1080年),世居河南扶风,为丘氏一世祖。
  迁徙
  诏安二都秀篆庵前村的丘氏始祖是从广东饶平水口村迁来的。一世祖丘伯顺卜居于大坪到三世丘顒才移居庵前村。
  据秀篆《丘氏族谱》载:丘氏传到十八世丘和(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自营丘移居河南开封。他们南迁入闽是始于五十六世丘烋秀。这就是丘氏共同公认的入闽始祖。丘氏传到五十五世祖厚,字锣成,妣黄太夫人,生三子:长曰烋秀;次曰烋丰;三曰烋伦。时在北宋中叶,丘烋秀由河南光州固始,迁居福建莆田。生三子:长成实;次成益;三成满。兄弟均移居潮州。实际,丘氏家族自十八世的丘和到五十六世的丘烋秀前后一、二千年,丘氏家族是以河南地区为主的活动中心,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丘烋秀生于景德三年(1006)。景祐二年(1035),29岁登甲戌进士,历任鸿胪寺卿及温州、歙州、吉州剌史。于宋朝初年到福建省莆田县岩头乡开基立业,世尊为八闽始祖,始祖宗祠在福建汀州府龙岩宁化石壁村。
  丘烋秀有三子,其长子成实,知饶平奉钦巡按,浙江监察御史,移居潮州饶平,居潮北枕金山。三传至丘必仁,于明初迁居福建长汀。必仁孙三五郎,迁福建上杭,为宁化丘氏始祖。
  传至十世丘四海,生五子,依次为寿山、福如、庚孙、癸孙、吉甫。寿山、福如、癸孙、吉甫俱居于上杭县扶阳寨乡。其三子庚孙与母仝居于饶平西山坝。时永乐年间(1403年)。
  十一世庚孙,字永延,妣朱氏,生四子:伯宗、伯通、伯顺、伯春。其三子伯顺由饶平迂诏安,开基于二都秀篆河尾大坪头,创秀篆丘氏始祖。大坪头位于诏秀公路旁,为五环半月形土楼建筑,伯顺始祖公祠就建于大坪,于五环楼的正中央,为门楼门厅院子连两庑廊大厅组成。大厅为二层楼建筑。祠曰《瑞云堂》,祀奉邱氏开秀篆一世祖丘伯顺。大坪头今大多居住李氏居民,但由于有丘氏祖祠瑞云堂,所以民间仍延用旧叫法叫丘氏大楼。
  丘氏传至三世德隆,妣邓氏十三娘,生三子:长曰日全;次曰日禄,仍居大坪头。今大坪头丘氏大楼只居丘氏十三户五十余人,以奉祀看守宗祠。三子曰顒,移居庵前村,创居于清凉山,为丘氏家族于庵前一世祖。子孙立祠曰:《余庆堂》,奉祀一世祖丘伯顺,陪祀二世三世神位。
  四世二十七公讳日顒,号莲圹,妣陈氏十五娘,生二子:长曰洪;次曰俊。洪公三十郎移居注坑;次俊,生三子:长子凉山生四子,其长子茂华移居新屋里;次子茂淑,迁居潮州普宁山尾居住;四子茂隆,移居新城。茂华(七世)生二子:长子维桢,次子维稦,在新德里另建宗祠曰《继新堂》,奉祀诏安邱氏开基祖丘伯顺,开新屋里的六世祖凉山和瑞岳。
  《继新堂》在庵前村的乾东乾下自然村,建于清代,由门楼、门厅、天井连两庑廊、拜殿、大殿组成。拜殿两侧各有一耳门叫子孙门通两侧护屋。门厅与大殿都是一斗三升式斗拱,歇山顶三进三开间,建筑面积一百六十平方米。大门匾曰《邱氏祖祠》,两边有一副石刻对联:
  继让不隔中外月;新堂长驻古今贴。
  大殿,龛上横梁悬挂黑底金字匾曰《继新堂》,两边有一副对联:
  源溯渭滨奕业垂昭蒙祖德;瓞延宇内芳馨广播系视伦。
  这就是现在秀篆居住在大坪、庵前的新城、新屋里、和注坑的丘氏家族,今已传至廿二世一千余人口。
  堂号:郡号有河南、吴兴、扶风
  堂号敦睦
  昭穆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創垂顯奕繼述藏嘉
  光前榮耀世德作求仁親義祖燕翼詒謀
  桂芳蘭茂日新月盛恩皇多祐福祿来成
  慶餘稹善譜澤綿延宗風丕振億斯萬年
  海峡两岸丘氏是一家
  据台湾族谱资料,明、清二代,丘氏族人渡海去台湾定居者多丘烋秀派下,在台湾无论闽粤,俱尊烋公为太始祖,成实为始祖。闽藉去台定居依次为福建晋江、同安、南靖、诏安、漳浦、龙溪。诏安丘氏去台为始祖人数排第四位。
  (一)飘洋过海,迁居台湾
  诏安二都秀篆早期在台湾定居,繁衍子孙开基立业的有
  五世邱日洪
  七世邱维地
  十世邱拱一
  十一世邱茂庭、邱章植
  十三世邱翼选、邱日培、邱田明、邱周方
  十四世邱立乔、邱盛应、邱仁昌
  十五世邱文等等,不一一尽述。
  他们定居在板桥市、台北县中和市、桃园县八德乡、下庄子、淡水县桃涧堡、中坜市三坐尾庄、芝兰里、月厝里等。他们的根与祖家的根相连。他们在台湾建立的宗祠《乾霞堂》《河南堂》《余庆堂》是以祖家宗祠的名称命名的,以此寄托他们思亲怀乡,敬祖睦族的亲情和思念。在诏安庵前《继新堂》宗祠横梁上挂着的《翰林孔目》《司马分州》就是台湾八世维桢派下,十三世孙邱娘增在台湾大比之年得官的匾额,回祖家祭祖时带来挂在宗祠梁上的。
  (二)寻根睦族,祭谒祖先
  海峡解冻,台湾亲人纷纷组团回乡谒祖。
  1990年6月2日,以邱垂秋为团长,率领32人到庵前谒祖,祭拜祖先。
  1992年9月15日,台湾桃园县八德乡一行28人前来庵前拜祖。
  1993年4月15日台湾桃园县八德乡以邱垂秋先生为团长,一行26人前来邱氏大楼《瑞云堂》、庵前村《余庆堂》祭拜祖先、会晤亲人。
  1995年9月3日,以邱垂全先生带领33人;7月16日邱瑞严先生一行4人;9月6日邱瑞岩先生又率领33人前来邱氏大楼庵前村寻亲谒祖。
  ……
  台湾邱伯顺派下,十八代孙邱正吉先生,为宏扬祖德,敦亲睦族为主旨,多年来多次跨海飘洋,跋山涉水,于1989年就溯本寻源来到祖家,拜谒了祖先,省视亲人,拜会长老观察了祖地建设。在庵前村,倡修一至八世祖坟墓。并出资25万元人民币,修葺《瑞云堂》《余庆堂》。为寻根溯源,追寻始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吕氏祖先居留地。在长途旅途中出资修建了山东临博穆公祠,并在落成时亲自前来主持落成庆典;在新疆并出资修建了摇摇欲塌的女娲娘娘庙,捐资修葺漳浦县威惠庙等等。在诏安闽粤边界边贸市场三角点兴起时,又投资兴建了7层楼的邱氏大楼,以作为写字楼。热爱故梓的事迹,不胜枚举。
  附录:丘邱同根同姓
  根据台湾族谱资料:降及清朝初叶,雍正名胤桢,世称世宗,之母名丘,雍正为谋百姓,避其母讳,乃籍词以孔子名丘,其为圣人,名不可得而名。则右加“邑”字,成为“邱”字。于雍正二年,以勒谕通行全国。
  民国,专制推翻,政体民主。丘逢甲疾呼,丘姓得姓于公元前1122年(距今三千一百余年),孔子生于前551-479年,后于太公近600年,丘氏自无以先辈之姓而避后辈讳名之理。主张改正本姓为丘。今海内外多已改正。许多民间组织如香港、泰国只定名为丘氏宗亲会。
  而今丘氏之族人中有丘、邱混同者,实则今丘、邱皆同丘姓。
  邱厝城派系
  明朝时,丘明孙移居漳浦杜浔,传二世丘文卿,其子丘添瑞移居诏安县金星乡邱厝城开基,至今已传二十八世。其宗祠建于明代末年,1989年本姓族人集资重修。祠曰《衣德堂》,衣德堂为门楼门厅、庭院连两廊、大厅组成,大厅正中龛上横匾曰《衣德堂》,两边石柱有一副对联曰:
  祖德宗功传百世;昭坤穆裔衍九州。
  大门楼上有匾曰《邱氏祖祠》。两边有一副对联:
  河南源本远;杜浔泽流长。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柏柱
责任者
姜子牙
相关人物
于吕
相关人物
吕尚
相关人物
丘伯顺
相关人物
丘顒
相关人物
丘和
相关人物
丘烋秀
相关人物
于景德
相关人物
丘必仁
相关人物
于明初
相关人物
丘四海
相关人物
余庆堂
相关人物
洪公三
相关人物
茂隆
相关人物
茂华
相关人物
邱茂庭
相关人物
邱章植
相关人物
邱翼
相关人物
邱日培
相关人物
邱田明
相关人物
邱周方
相关人物
邱立乔
相关人物
邱盛应
相关人物
邱仁昌
相关人物
邱文
相关人物
邱垂秋
相关人物
邱瑞岩
相关人物
邱伯顺
相关人物
丘逢甲
相关人物
邱混
相关人物
邱皆
相关人物
丘文卿
相关人物
丘添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渭阳街道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齐都镇
相关地名
营丘镇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扶风县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饶平县
相关地名
大坪乡
相关地名
秀篆镇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固始县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岩头乡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宁化县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金山区
相关地名
上杭县
相关地名
西山区
相关地名
德隆乡
相关地名
清凉山镇
相关地名
凉山彝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
吴兴区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四芝兰镇
相关地名
怀乡镇
相关地名
娘娘庙乡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