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塘天上圣母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22
颗粒名称: 仙塘天上圣母宫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471-4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塘村是一个地形如倒枝梅的村庄,有10个自然村像10朵梅花。明朝时为了防御海盗倭寇侵犯,涂氏四世祖在临海的下寮尾山上筑了一个石头城。村里有很多古迹和民俗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上圣母宫,是台湾五大圣母宫观之一。仙塘村也是台胞祖籍地,涂氏族人迁居台湾后仍保持对妈祖的信仰,并多次前来朝拜。
关键词: 诏安县 名胜古迹 圣母宫

内容

在桥东镇临海处的仙塘村,地形如倒枝梅,峰峦起伏,10个自然村就像10朵梅花挂在枝头上。在仙塘村南面的下寮尾,洋头山延伸至此,当地人称山仔顶,山上怪石嶙峋,状若集束梅花。明朝嘉靖间,闽南海盗商人吴平、曾一本、许朝光等盘踞梅岭港一带,建营棚、驻扎人马,常对沿海居民进行侵袭,为防备抗击海盗倭寇侵犯,涂氏四世祖于临海的下寮尾山上,筑了一个石头城,这就是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仙塘古城堡。古城堡城高2丈许,周长120余丈,均以石块砌成,美观而坚固。有东西二门,东曰“朝阳门”,西曰“迎薰门”。东西二门都有双重门户,外门高1.7米,内门高2.2米,二门相距1.17米,半圆形门上有二层糟道,可嵌镶四寸厚的木条,作为门户。古时朝阳门面海,海水可直至城门口,迎薰门通大村。城宽1.7米,城上可容二人擦身而过。城内十余株龙眼树、大竹丛,郁郁苍苍。二个城门、古榕参天,盘根错节盘绕在城门上,如苍龙缠绕,树冠覆盖城外,使人感到一种奇特的景象。
  《天上圣母宫》《涂氏家庙》、涂氏大宗祠《积善堂》都在古城堡的西城下,每逢初一、十五,进香村民连肩接踵,热闹非凡。每当圣母寿诞或秋收后祈安节日,都要在宫前戏台上演上几天大戏,吸引着远方客人前来做客,车水马龙,更见热闹。
  天上圣母宫,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104平方米。三进三开间,由门楼、门厅、拜殿、主殿堂组成。门厅与主殿堂各有一对棱形石柱与墙共同承载着屋架。一斗三升式构架与木瓜筒、瓜柱、檐廊,描花画草。门楼上双重屋脊,重檐,檐口护龙脊上一组组的人物传奇瓦雕衬托着屋脊上二龙抢珠,映着朝阳,张牙舞爪。两边燕尾托着二位仙女,似在云端观赏游龙嬉戏,与主殿堂瓦面上雕塑互相辉映,成为一幅群仙行乐图。
  圣母宫门上石刻门匾曰“仙峰屏翰”。殿堂上正中祀奉“天上圣母”,横梁上木匾曰:“母泽无极”。两边有一副对联:
  人纪肇修血气尊亲多受祉;
  神道设教聪明正道本无私。
  天上圣母宫,背倚古城堡,城基一巨石一半伸入圣母宫,圣母龛就以石为台。左偏殿祀奉相干公,右偏殿祀奉五谷帝君。
  紧连圣母宫,右边为涂氏家庙,匾曰:“恩泽仙峰”。有一副对联:
  仙灵地尔灵枝繁叶茂开花诒邑;
  峰在春长在源远流长溯祖扬园。
  仙塘村是个侨乡,又是台胞祖籍地。远在康熙年间,涂氏相继有人迁居台湾,定居于嘉义县朴子镇大康榔乡,披荆斩棘,后来子孙多了,又另开辟了竹仔园、铺仔脚等七、八个村子。涂氏去台先人往台湾时还从妈祖宫请去了妈祖、相干公、大伯公(开山圣侯)圣象。道光年间,台湾涂氏族人到漳浦县运载青麻籽石,到福州购买河杉,在大康榔乡建天上圣母宫,奉祀从大陆祖家请去的妈祖等尊神。这间天上圣母宫,现在是台湾五大圣母宫观之一。
  台湾开放探亲后,大康榔乡涂氏宗亲不断的前来谒祖,朝拜妈祖。1993年大康榔乡涂氏族人由大康榔乡妈祖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涂义东先生率领,一行40人,来到了仙塘,他们带来了涂氏迁台先人请去的“妈祖”“相江公”“大伯公”(开山圣侯)3尊金身圣象,在妈祖宫举行了朝拜和隆重的接香仪式。并捐资10万元作为家乡妈祖宫管理基金。
  仙塘村由于原来在涂氏大宗祠“积善堂”前面有二口大池塘,状如人的眼镜,故叫双塘,今改为仙塘。仙塘,与广东饶平接壤,南临诏安湾的梅岭港。从饶平的东面大山山脉直伸延到仙塘,所以二面环山,一面面海,村庄依山势而建,房屋高高低低,宛如叠罗汉,但错落有致,有时要登上石砌磴道,有时又走上羊肠小路,有时依山而行,山上怪石嶙峋,流泉飞瀑,绿树如茵。村右公路直通铁湖港,村前面对南山寺。下寮尾古城与妈祖庙,一派风光,足以寻幽探胜。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柏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