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香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19
颗粒名称: 明香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463-4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香寺位于诏安梅洲,始建于南宋年间,经过多次重建和修缮,现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座东向西,由门楼、拜亭和大雄宝殿组成,布局合理,气象恢宏。寺内有左钟右鼓两山对峙,恰似金童玉女侍奉观世音,合称八景。近年来,闽南、粤东及台、港、澳等地香客慕名来明香寺朝拜、旅游的络绎不绝。
关键词: 诏安县 名胜古迹 明香寺

内容

明香寺,俗称东径岩,址在国道324线梅洲路段北侧诏安、云霄二县交界处,诏安梅洲华侨农场东北侧,属梅洲乡。
  明香寺始建于南宋年间。相传,陈景肃、吴大成等七贤因力主抗金,为避奸相秦桧迫害,遂相约南遁至诏安梅洲,初择地东径岩以为隐居之处,因夜深闻钟磬声,认为此处属佛地,故另辟渐山石榴洞隐居。明香寺初为小寺,至清代中叶,已声名远播,达到鼎盛时期,从现存清道光年间主持僧慎言和尚墓碑,咸丰辛酉年能通和尚、同治三年比丘僧香琴甘墓葬等文物可以看出。后明香寺又经几度兴废,至清末民初,已剩断壁残垣。1991年我县田厝村信女杨明琴,见寺宇荒凉破败,发愿向施主题缘乐捐,集资20多万元,在原寺基础上退后九米重建明香寺,并请来了泰国北橄同善坛大师释印珍的徒弟释登照师父为主持僧,重新修葺了甘露井和放生池,引来了龙头水作山涧飞瀑,填平了寺前几十米深的崖谷为寺前埕,在杨明琴信女和释登照师父的主持下,经10多年努力,寺貌焕然一新。2003年明香寺被诏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香寺座东向西,由门楼、拜亭连大雄宝殿组成,为七进三开间建筑,进深22.8米,宽34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寺门楼有左右两边门,寺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式,上悬“明香寺”横匾,其下又悬“万德周圆”匾额,对联为“香燎海峤看慈航一叶,明烛天南渡弱水三千。”左面边门上题“超凡”匾字,对联为“花发危岩沾法雨,客游曲径息机心”。(这两副对联均为笔者所撰)右面边门上题“入圣”匾字,对联为“自马驮经来佛国,红云护法住禅家”。
  拜亭和大雄宝殿连成一体,为单檐悬山顶式。拜亭上悬“万德庄严”匾额,对联其一为:“善性虔修人间极乐,慈航普济佛国常光”。其二为“翠竹黄花群沾法雨,长松细草垂荫慈云”。拜亭两侧奉祀四大金刚。
  大殿上悬“大雄宝殿”横匾,对联其一为“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身龙吟虎啸出天台”。其二为“山川灵秀渡有情共登彼岸,南洲法窟导善信齐超苦海”。大殿正中奉祀三宝佛、其前祀弥勒佛、左祀观世音、右祀地藏王等佛像,殿中左右分列十八罗汉塑像。
  大雄宝殿各有边门连接寺巷以通南北、各五间厢房。南面为伙食房和寺接待处,北面厢房奉“南无西方东土历代祖师菩萨莲位”,和僧尼宿舍。整座寺院布局合理,气象恢宏。
  相传,明香寺址为凤凰栖梧穴,在清代中叶曾出圣僧。当时寺内养了几条牛,邻近村民向主持僧借牛助耕,有些村民怕借用牛的时间过长,主持僧不肯借,故在商借牛时把时间说短。奇怪的是,牛有灵性,每当主持僧答应借用的时间一到,耕牛就不肯犁田,耕者无法,只好牵牛还寺。以后,村民在商借耕牛时再也不敢说假话了。
  明香寺两侧有左钟右鼓两山对峙,恰似金童玉女侍奉观世音,连同附近的景点:五果朝凤、甘露泉井、放生池、山泉飞瀑、藏经石室、蟾姑拜月、老龟朝圣等,合称八景。其中有的景点因年久失修,尚待修葺完善。
  近年来,闽南、粤东及台、港、澳等地香客慕名来明香寺朝拜、旅游的络绎不绝,它已成为我县较为主要的佛门圣地和旅游风景区。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建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