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的创办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71
颗粒名称:
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的创办和发展
分类号:
F127.957
页数:
3
页码:
219-22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文章描述了开发区成立的背景和经过,包括规划扩大、企业引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还介绍了开发区吸引的内外资企业情况,以及开发区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诏安县
闽粤边界开发
创办
内容
福建省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原称贸易加工区),成立于1998年。
解放后我县的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工业投资及人均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排在全省之末。为了摆脱我县经济落伍的困境,具有开拓意识的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并请省设计院专家实地考察,进行总体规划,把创办于1987年的原“边界市场”改为“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规模由原先的10公顷扩大到33.53公顷,以发展外向型工业为主,以活跃边界贸易为辅的综合经济区,于1989年7月报市府批准成立,在当时福建省的县级开发中首屈一指。
要引鸟就应先筑巢,根据当时实际,穷县就用穷办法搞,不求大、不贪洋,从县财政拨一万元作为开办费,县府抽调七、八个人开始组建,分别成立了“贸易加工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公司”。然后以经济开发公司为实体,与铁路银行合作开发房地产,成立了“联合开发公司”。同时引来了首家内联企业——省烟草公司闽诏贸易中心。这家企业开业的第二、三年,年经销额便超两亿元,年税利达1300万元。当年,又成立第一家外资企业——富闽木竹制品有限公司。由于各部门通力协作,水、电都及时到位,一千门自动电话也敷设布线入区,四层的通用厂房相继建成。
创建初期贸易加工区的同志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先后编制《贸易加工区简介》《诏安优惠政策汇编》《三胞来诏投资备考录》等资料,又借助新闻界,先后在《人民日报》《厦门日报》《汕头特区报》以及香港、泰国、法国的报刊广泛宣传,因此前来投资办企业的客商络绎不绝。三年内就引来内外资企业40多家,首期的33.53公顷的用地己满足不了需要,于1992年经报省府批准,将贸易加工区规划范围扩大到84.6公顷。随着开发建设加快及各种功能配套日臻完善,二期的开发用地又显不足,1998年再次聘请省及本县规划设计专家,重新拟订总体规划方案,区的用地规模再次扩大,近期规划为198.4公顷,远期规划为438.37公顷。规划范围,东至花墩糖厂西路,南至港头村,西至虎跳溪,北至凤寮变电站。
加工区通过11年的开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界特色的路子,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现在,区内己办起内外资企业139家。其中外资项目47个,占全县引进外资数的64%;内联项目32个;个体企业60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区内商业活动以批发调拨为主,主要有建材、烟草、酒,茶叶、饮料、家电、摩托、汽配、燃气具、粮食及农副产品等。服务行业方面有汽车修配、运输、旅社、酒家、健身理疗中心、科技培训中心、海关、银行及保险公司。工业企业除12家食品行业外,还有建材、制罐、钟表、木竹制品、装饰品、模具制造及水电等,1998年这些工贸企业营销额达4亿多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在企业就职员工达3千多人,一些来料加工项目,还扩散到区外近万人加工,解决了我县部分劳力的出路。
区内首家外资企业“富闽木竹制品有限公司”刘董事长就认为贸易加工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好,所以又创办了“富裕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是以EM(有效微生物)科技培训,讲授EM实用技术,并开设英、日语、农业概论、农业基础、环保等科目。接受培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及国外留学生。培训结业后,公司还给予分配工作。刘董事长还捐资举办书画展、民俗风情展、EM成果展,举办科技系列培训班,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扩大了影响。
区内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的黄董事长既抓好产品质量,又扩展推销途径,产品远销海内外,每年销量都上千万元,上缴税收都达50多万元。区内类似这种效益较好又上交税收较多的企业还有:天立、港信、黄金兴、绿迪、鸿满、隆大食品公司,还有华辉建材、瑞达制罐、永平工艺公司,两家内联企业的“省烟草闽诏贸易中心”和“龙潭水电公司”效益也相当可观,年上交税收都在200万元以上。
贸易加工区在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方面也相应逐步加强。区管委会原是县派出的科级机构,定编8人,1998年加工区经省府验收合格,确定为省级开发区。按闽政(1997)46号《福建省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精神,管委会作为县本级政府派出低半格机构,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项目立项及批准、技术改造、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审批与登记、环保、税务、财政、工商、劳动行政管理、进出口业务等方面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现有1.5K千瓦的全省联网电源,有日供水3500吨的自来水管道布设,有1000门程控电话缆线。区干道水泥路总长2800米,排水排污管道560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干道两侧种上绿化树800棵,基础设施总投入8000多万元。区内还按总体规划方位划出土地建了校舍,创办了边城小学和边城中学,解决了常住居民及前来投资企业家的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完善“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创造优质高效的投资“软”环境更是引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由于县领导重视,支持协助理顺加工区权限、职能关系,对开展“一条龙”服务,尽量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会起关键作用。开发区已具较好的“硬”“软”环境,新近又盘活现有土地存量,于1999年7月又招来了6家外资企业,开发建设出现新的较好势头。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振荣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富裕生物技术开发有限...
相关机构
富闽木竹制品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四海食品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华辉建材
相关机构
瑞达制罐
相关机构
永平工艺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