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镇村雅村家家户户兴起养兰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422
颗粒名称: 南坑镇村雅村家家户户兴起养兰热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4
页码: 62-6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福建南靖县南坑镇村雅村兰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兰花资源丰富、养兰热潮、政府支持、规模化种植、市场拓展与交流以及产业带动等内容。
关键词: 南靖县 兰花产业 养兰热

内容

南坑镇村雅村有16个村民小组,539户,人口2238人,山地面积3.2万亩,山上野生兰花资源丰富,己发现的就有100多个品种,主要以建兰、墨兰(报岁兰)居多,奇兰,如水晶类,矮种类也时有被发现,艺兰类,如金边兰、银嘴边艺、班艺等都比较普遍,是最具特色的南方中国兰花原产地。现在村雅村家家户户都种养兰花,把养兰做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有400户,占75%,专业大户100多户,占18%。每天都有上百人上山采兰,200多人从事兰花经销,全村种兰面积400多亩,专业户每年种养、销售兰花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普通种兰的家庭一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1999年村雅村村民刘宏远一人经销“水晶”兰花价值200多万元,还收藏有“水晶”、“矮兰”等珍品兰花价值6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兰大户”。岭头尾自然村地势崎岖,过去几年还是个穷村庄,在他们选择发展兰花业以后,家家户户都走上致富路,该自然村共有129户,兰花专业大户就有21户,有15户还分别到镇政府所在地南坑村、县城兰花规划区租地养兰。在村雅村,培育兰花已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1998年,南坑镇政府提出的要把兰花做为全镇的龙头产业的思路后,村雅村在县、镇工作队的帮助下,大力推进兰花的产业化,多次邀请刘亚林、刘志昌、刘汉民等10多位兰花大户参加在村部召开举办的以“实现村雅村兰花产业化”为主题的专题会议,为村雅村发展兰花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了普及全村群众的兰花知识,村里邀请兰花专业大户刘志昌、刘亚林和张森苗为村民讲课,教会村民识别兰花品种,培育管理技术和了解兰花市场形势,组织全村兰农三次到专业户兰花圃参观,以此拉开了村雅村群众种兰、养兰热潮的序幕。
  为加速向兰花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1999年村里经研究决定,建立兰花连片规划区,并选在最适宜兰花生长的村底小组。村两委分工深入承包户,一家一户做工作,取得了群众的支持,把甘蔗地调剂出来,连片规划出30亩耕地建立村雅村兰花示范片,仅一个月就建成10多座兰花大棚,刘汉民、刘元武等10多位兰花户举家搬进兰花规划区。搬迁过程中,村两委积极配合,协助办理临时搭盖用地手续,并帮助理顺贷款3万多元。这一举措为村雅村兰花产业的全面发展扎实了根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雅村兰花产业逐渐向省外市场拓展,为了适应形势,提高南坑兰花的知名度,了解国内外兰花市场的情况,村雅村兰花经销大户们四处出击,哪里有办兰展就往哪里闯,走遍广东、云南、上海等各大花卉市场,他们先后参加过广州、中山、顺德、南海、大连、上海、杭州、福州等全国性花卉博览会等,如刘志昌等大户参加了马来西亚国际花卉博览会,刘亚林、刘和汉、刘宏远养的“下山墨兰蝶花”在“97中山花博会”上获金奖,刘亚林的“闽南大梅”在首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上荣获一等奖。目前村雅村已发展了一支拥有几十人组成的“炒兰族”,哪里有发现珍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以兰会友,有一些大户加入了日本、韩国、广东中山、南海等地的兰花协会,县兰花协会的理事村雅村就有5位,他们常常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养兰名家交换品种,交流心得,了解行情,提高鉴赏和经营水平。
  兰花产业化迅速发展,也带动榕树、铁树等盆景业的发展,兰花大户既种兰花又种榕树,目前全村已种榕树苗有200多万苗,铁树几十万株,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全村真正形成了“家家兴养兰,户户比赚钱”的喜人景象。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本书记述了南靖县兰花历史悠久飘香海内外、南靖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兰花为“县花”的决定、关于兰花为南靖县县花的提议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余海平
责任者
张镇城
责任者
刘志昌
相关人物
刘汉民
相关人物
张森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