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376
颗粒名称: 千名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6
页码: 36-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山镇农民积极发展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并利用冬闲田种植反季节黄瓜和生姜。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采取五条举措建立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形成了多渠道流通的格局。农民名片成为金山人的新尝试,是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金山镇 蔬菜生产 农业经济

内容

1985年南靖县委、县政府发出“户种百株果”的号召和1986年继续发动开展县、乡、村、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搞山地开发种果的群众性热潮。金山镇农民群众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向山进军,至目前全镇己种柑桔、香蕉、龙眼、荔枝、蜜柚等水果4.5万亩,年总产量达3.8万吨,成为该镇一大商品经济支柱。紧接着,全镇农民还利用冬闲田种植反季节黄瓜8000亩、生姜3400多亩,总产达2.8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黄瓜生产基地镇。1990年12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到上杭古田视察,在原农业部长何康和漳州市委书记童万亨陪同下路经金山镇时,看到公路两旁一垅垅、一丘丘农田覆盖着农用薄膜,何康部长问:那是什么?童万亨书记回答,是黄瓜,利用冬闲田种反季节黄瓜,每亩可收2000多公斤,收入2000多元,江总书记听后,很感兴趣,他问,那么多的黄瓜卖到哪里去?童书记答,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江总书记连连点头说好。从此,金山镇传下“三最”点金山:黄瓜最多,瘦肉型猪肉最甜,饼干规模最大的佳话。
  随着水果,反季节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如何搞活农副产品流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成为当地党政领导注重考虑的新问题,因此,金山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一致认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市场交换规律,就是说,既然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那么,就要按交换规律努力拓展市场和搞活流通,这已成为建立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关键环节。于是,一要改变以往每到水果、蔬菜登场,果菜农发愁、镇村干部着急的被动局面,二要改变过去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镇党委、政府提出要像抓计生工作一样抓商品流通,切实做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要建立起“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四面八方”的开放型、竞争型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
  要引导农民走市场,领导首先要进市场。近年来,金山镇领导主动出击,拓宽果蔬营销渠道,每年由镇领导带领一批人奔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沈阳等大中城市举办芦柑新闻发布会,品尝会,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新闻,宣扬南靖芦柑、金山黄瓜、生姜,使外界了解南靖金山。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流通,金山镇采取五条举措:第一,成立农副产品营销服务中心,为果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咨询服务;第二,由镇政府牵头,协调金融、工商、税务、财政、交通等部门积极为种养户、运销户、联合体提供资金、信息服务;第三,农业技术部门要提供技术品种服务,在调整品种结构上指导果、菜农趋向名、优、特、新的产品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使金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永立于不败之地。第四,为鼓励农民闯市场,跑运销的积极性,镇规定每年召开二次流通专题会议,年初布置,半年或年终总结评比表彰。第五,建立运输队伍,镇成立汽车队,拥有大型货车300多辆1800吨位。此外,大力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组织和个人参与流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用自由组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法,共同参与经营。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扩大影响,增强知名度,为金山的反季节蔬菜和柑桔等水果的推销创造条件。
  金山镇积极发展多渠道流通,已形成了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农民“五条渠道通天下”的格局。有25个联合体,220个个私运销户,1000多名农民大军进入流通与全国21个省、市31个批发站点挂钩,实行联购联销,代购代销形式。县评为“流通大户”的陈金水,卢碧辉等3人组建“金山三合果蔬经营部”采取4种形式:①有一支36名人员设有5个门市部15个收购点,为北京、长春、大连、汕头等地果品公司和个体户代购代销或联购联销;②为本镇驻外地四个果蔬批售点(户)代购代运;③在国道319线公路旁挂上往安徽、江西等省有货或本部“代购果蔬”随时可供货业务信息牌;④采取直销兼营。这样一来,每年从金山镇运销农副产品6000多万公斤,远的到广西、越南边界和俄罗斯。
  农民名片与产品流通,是金山人的新尝试。过去名片属机关干部、厂长、经理等头衔人的专利品,一般人看来,农民与名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随着商品经济深入发展,金山农民,思想解放,改变观念,独具匠心用起了名片。去冬今春,就有千名农民手持信息名片、大江南北闯市场、跑运销。名片上,大名之下印有邮政编码、手机及电话、传呼号码、详细地址,名片背面介绍自家(或工厂)产品名称、种类、数量、特点、价格以及供应时间等内容。这是金山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方法,值得农民朋友、经商者借鉴。
  金山个协分会委员、个体运销户吴贞化,思想解放,走出家门跑运销,从1985年开始长途运销本地反季节蔬菜和柑桔等水果到全国各地,数量上由几百斤逐步增加到几百吨、上千吨;经营范围,从本省的漳州、厦门扩大到北京等地;营销产品,从单一逐渐增加到多品种;经营方式,由自己孤军作战发展到股份联营、横向、纵向的延伸。每年运销农副产品2300多吨,为金山镇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带个好头。因此,1991年10月南靖县召开全县农副产品营销工作会议,吴贞化在大会上作了运销经验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安后村运销户吴木顺,为掌握市场行情和各地价格信息,自费订阅《闽南日报》、《厦门日报》、《市场报》等10多种报刊,从报刊上了解市场信息,指导经营。1987年他就组织10名农民联合搞运销,将本村本镇的柑桔、生姜、麻笋等农副产品200多万公斤运至北京、郑州、南京、汕头和本省的福州、厦门等市销售,年收入4-6万多元,在运销过程中,留意观察市场动向,价格情况及时反馈金山镇政府和农民兄弟,了解行情,及时发货。
  水美村运销户王进财夫妇独具匠心采取南果北调、北果南运的营销方式,每年从本镇运出芦柑、黄瓜、生姜达150万公斤到山东、济南、牡丹江等地销售,又从外地采购苹果、梨仔、玉米等商品到厦门、漳州等地出售,他(她)们赚来的钱,已在金山个体民营区即319国道边建一座“果蔬大厦”,年年月月,走南闯北,为金山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大显身手。
  金山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大搞山地开发,大种柑桔、大种黄瓜,大踏步地走出家门,一千多名流通大军跑遍全国各地推销农副产品,每年都有2.9万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方元,从而使农村小市场与城市大市场相连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山镇千名农民进入流通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对于流通领域的改革、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自身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归纳为三个特点:一是促进了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全面改革,国营商店和供销社发展了同农民的合作与联合,扩大了综合经营,加强了综合服务。二是社会效益显著,对各方面都有好处。千名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为农民开辟了致富门路,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由于经商,运销的人多了,中间环节减少,市场物价趋于稳定,也为消费者带来方便和实惠;三是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农民进入市场以后,接触面广了,信息量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农民懂得了价值规律,知道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了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大多数农民变得聪明、能干了。
  金山农民进入流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发展还不平衡,流通手段比较落后,信息不太灵敏,市场不很稳固。为此,需要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做过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帮助经商农民排优解难继续开拓前进。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辑》

本文收录了南靖,天然的旅游胜地、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真抓实干促进发展、沧桑巨变话金山、在改革中崛起的靖城镇、抚今追昔赞改革、干名农民跨出家门跑运销、绚丽的人生,坚实的足印、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康师傅,超常发展的品牌、为了泰华的繁荣和友谊、心与心相连,情与情交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温欣
责任者
天福
责任者
何康
相关人物
童万亨
相关人物
陈金水
相关人物
卢碧辉
相关人物
吴贞
相关人物
吴木顺
相关人物
王进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