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靖林业发展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53
颗粒名称:
南靖林业发展史略
分类号:
F326.2
页数:
8
页码:
37-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靖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森林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林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林业经济
发展情况
南靖县
内容
南靖地处九龙江西溪上游,博平岭山脉的东南坡朝天岭,板寮岭逶迤进入县境西北部,峰峦叠嶂,山岭连绵,全县一千米以上的高山有52座,其中与漳平交界的朝天岭主峰金面山,高1342.7米,鸭尖山高1225米,和溪迎富村的东溪炉山高1232.7米,同华安交界的粗石尖高1153米,平和与南坑乡交界的小尖仔,高1178米,海拔最高的是书洋乡的蛟塘崠,高1390米,还有跟芗城区毗连的闽南著名山脉一一圆山。南靖境内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较低平,属丘陵地带:形成了两山(金山、龙山)两城(山城、靖城)的四个小盆地。
本县位于东经117°01′12″——117°36′36″,北纬24°26′26″——24°59′58″。属于华南的闽广副区,即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87.5——1879.6毫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17℃——21.4℃。无霜期322天,县城所在地的山城镇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1.6小时,年平均幅射量为120187.9卡/立方厘米。山地以赤红壤、红壤、黄壤、残积土为主,以及二迭纪龙岩组岩煤系地层。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砂岩和石灰岩。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植被,形成了较为肥沃的山地土壤。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利于发展林果业和经济作物,森林资源丰富,素有“树海”之美称,是全省28个林区县之一。
据1956年的资源调查表明,林木蓄积量最高达538万立方米,近熟林,过熟林达306.5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中的57%。毛竹立竹量达916.9万支。柑桔、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茶叶、油茶、油桐以及其他杂果在闽南地区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隶属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内,蕴藏着众多的生物资源,全县维菅束植物共有203科,765属,1559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69属、160种;裸子植物8科、13属、16种:双子叶植物132科、556属、1182种,单子叶植物24科、127属、201种。位于和溪镇乐土村的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它以植物繁生,藤本众多,树木高大,古老奇异,资源丰富而著称;是我国稀有的植物群落,也是东南亚沿海多层次季风性亚热带原始雨林。厦门大学生物系师生每年都到此实习,观察和调查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宝库。全县从茂密的森林到丘陵的山野,处处遍布野生植物;据1958年野生植物调查,在采集标本中发现有淀粉类118种,油料类94种,纤维类163种,单宁类168种,香料类54种,橡胶类5种,药材类135种,共737种。这些丰富的野生植物为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医药、造纸、副食品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同时繁衍栖息在深山密林里的各种野生动物中有列入国家保护的兽类:虎、豹、穿山甲、野猪、野牛、野羊、狼犬等,还有羽类的山鹰、猫头鹰、鹧鸪、鸳鸳等近百种飞禽走兽。
南靖的林业生产历史悠久,很早就有插杉点桐,栽果种茶的习惯,山区农民以造林、樵薪、烧炭、制纸、编制竹篾器等行业、组织收入,维持生活。据传,船场梧宅村曾立下一条风俗:凡年轻人结婚之年都应在祖宗山上种植杉木200株,以志夫妇共享200岁之吉利。
旧时由于交通不便,南靖的木材生产仅限于九龙江上游的北溪(船场溪)和西溪(龙山溪)两畔,采伐树种多为杉木、毛竹,也有少数松杂木。民国后期杉行木市颇为昌盛,林副产品的香菇、木耳、松香、笋于、木炭、薪柴等交易也很活跃。
但是,由于以往的统治者对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放任自流,只顾掠夺资源,贩运营利。林业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的停滞状态。林农长期以来过着穷困潦倒的艰难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根据各个不同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注重封山育林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从1950年至1988年人工造林累计达186.52万亩,保存面积83.09万亩,保存率为44%。(其中国营造林24.2167万亩)人工造林中有用材林103.7450万亩,木本油料林21.5680万亩,特种经济林8.2254万亩,防护林3.2088万亩,其他树种18.9278万亩。从造林成果来看以八十年代最佳,福建省林业厅抽查我县1984、1985两年造林面积62328亩,保存面积41642亩,保存率达66.81%。近四十年来由于狠抓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我县有林地从建国初期的120.21万亩,扩大到1988年的160.58万亩,增加21.43%,森林覆盖率达52.75%,比建国初期的40.91%增长11.8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业生产的发展更上一层楼。1981年开展了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11,确定责任制的林业“三定”政策。国营、集体林场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迄今全县有2个国营林场,三个采育场,一个县乡联办林场,15个乡办林场,55个村办林场。基地建林场,林场管基地,县、乡、村三级林场对全民造林起了科学营林的示范作用,已成为本县速生丰产基地林的骨干力量。
丘陵地带的山城、靖城两镇历来深受旱涝灾害之苦,小涝不断,洪水常患;为了制服洪水的侵袭,县委、县府于1981年实施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九龙江绿化工程。几年来已完成沿江两侧一面山造林6.78万亩,江岸绿化27公里,种竹6万丛,公路绿化110公里,植树44万株,堤岸植草15公里。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抗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国以来,南靖人民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已逐步把南靖县建设成为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在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森林资源,加速了山区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国前,我县林业生产落后,交通闭塞,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除了散落在民间的土纸坊、木粉车、烧土碱和简单粗糙的木竹家具外,林产工业是一片空白。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极其重视森林资源的开发,使森工企业和林产化工有了较快的发展。1955年,我县先后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采伐队,并相继创办了树海、永溪、天奎伐木场。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开采利用。为了加快木材储运,我县于1958年开通了南坑至乌石山第一条林区公路,并组建了林业汽车运输队,从此,木材贮运已从原始的肩驮,人扛的笨重劳动方式发展为空中索道,木轨道,胶轮板车等半机械化集材方法,采伐方面也逐步改变“一把柴刀一把斧”的落后生产形式。六十年代初叶开始,全面推广弯把锯,国营采育场用上了油锯等先进采伐工具。截至1987年,全县共修建林区公路116公里,与地方公路联结形成遍布全县的公路网,运输线总长达497公里。建国后共为国家提供各种木材256.9万m3,木炭269.32万担,薪柴1137.13万担,毛竹2319.79万根。同时还生产了大批枕木、杂木棍、篙竹等,不但支援了鹰厦铁路和漳州、厦门、山东、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还生产了一批优质楠木运往北京,供首都建筑人民大会堂。
林产化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逐步发展起来。1953年始建南靖制材厂,添置了锯台,开创了本县机械加工木材新纪元;1955年以后相继建成金山松香厂,书洋松香厂,生产了首批松香、焦油等新产品,1976年筹建福建省唯一生产紫胶、栲胶的林产化工厂:还创办了县乡联营的纤维板厂。迄至1988年止,共为国家提供栲胶8527吨,紫胶片380吨,虫胶漆558吨,松香25086吨,松节油5750吨,纤维板13284吨。改革开放10年来林业年均总产值达856万元,1988年达1231万元。
林产化工生产不断开拓更新花色品种,还逐步提高产品质量。林化厂生产的用于制革工业的木麻黄栲胶和用于电工、油漆工业的紫胶虫胶片、虫胶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打进了国际市场。为南靖人民赢得了声誉。金山,第二林化厂生产的松香、焦油、松节油是国防、交通、医药、轻工、建材、橡胶等工业的优质材料:1974年经全国评为土法生产特级松香第二名。纤维板厂出品的纤维板,幅面大,强度高,含水份少,板面光滑,是新型建筑和制作家具的理想材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南靖林化厂还积极开发新产品,于1988年生产了食用色素32公斤,漂白胶5吨;漂白胶的生产工艺设计通过了省级鉴定,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第二林化厂试制“210”酚醛树脂也获得成功,经漳州市质检站鉴定,质量合格。四十年来还为工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了大量林副产品,据1987年记载,一年中为社会提供了油桐籽7.5吨,油茶籽5.3吨,棕片31.2吨,松香533.34吨,紫胶22.26吨,山苍籽33.6吨,香菇15.1吨,黑木耳14.7吨,白木耳1吨,笋干25吨。每年“小秋收”还采集了大量的花卉、药材、杂竹、芒杆、芒心,土藤等,既满足了市场需要又增加了山区农民的大宗收入。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又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八十年代初达到全盛时期,在深度加工中生产了大批床,桌、椅、厨、柜、沙发、组合厨等木制家具和瓶、盘、孟、盆、罐、杯、罩等造型各异、新颖别致、制作精美的竹编系列工艺品。省优产品“水仙花”牌竹筒席和优质竹制快餐筷还畅销国内外。据统计,1987年还有乡、村木工厂55个。使我县林业生产改变了有史以来品种单调,以原木生产为主的状况,逐步向多层次,深加工、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本辑主要介绍了南靖县的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水利建设、修堤碑记、烟草生产、交通运输、信用合作社、民歌民谣、革命志士、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南靖县植物资源
相关专题
南靖县野生植物种类
相关专题
南靖县野生动物资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