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桃园吕氏祖籍地“龙潭土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202
颗粒名称: 台湾桃园吕氏祖籍地“龙潭土楼”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4
页码: 164-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潭楼是一座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吕厝社的清代碉堡式四方形四层生土楼。该楼建造于康熙年间,已有三百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楼墙用生土混合少许红糖、生石灰制成,其厚度为1.73米,楼内四个角都安有木制楼梯,能通至四楼,形成梯梯楼楼相通。该楼坐西向东,四周群山环抱,来龙、来水、去水都极佳,是一块烘炉宝地。楼门极为坚固,楼门上方摆放三支毛竹制成的水管,可通水浇灭火灾。楼内深井中央挖有一口深达8米的水井,供人常年食用。楼门口大埕右方有一块天然的石圆桌,可供人乘凉、谈论生计、交流发展生产经验。楼的正面有一口大池塘,可常年养鱼。龙潭楼是往台湾桃园定居的吕氏第十世如璋公的子孙、吕氏第十一世廷玉公、吕氏第十二世夏珍公的祖籍地。在台的吕家人才辈出,事业各有所成。自1989年4月至今,台湾桃园吕氏宗亲已三次组团返回祖地龙潭楼探亲谒祖。由于长年失修,龙潭楼现已破烂不堪,吕家已着手筹集资金维修翻盖这块宝地。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古建筑保护 南靖县

内容

龙潭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吕厝社。建造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3年间),距今三百三十年左右,是一座碉堡式的四方形四层生土楼。楼墙用生土混合少许红糖、生石灰春成的,其厚度为1.73米,在墙面上可摆设一张八仙桌供人喝酒。楼墙为四方形建筑,四周总长104米,占地面积676平方米,每层楼有16间,总共64间。楼内四个角都安有木制楼梯,能通至四楼,形成梯梯楼楼相通。
  此楼坐西向东,座落在洋中,四周群山环抱,来龙、来水、去水都极佳,是一块烘炉宝地,前面有一座笔架山,形似一把芭蕉扇,扇对烘炉门,寓意“越煽炉火越旺盛,子孙越贤能”。此楼建造于龙年,加上楼前的溪流有一口大深潭,故取名为“龙潭楼”,先代取“龙潭”两字,编著这座大楼的对联和门联,文日:
  龙跃浪高春气暖,
  潭深源远水流长。
  龙性天行健,
  潭清印月明。
  龙潭楼有完备的安全防范设施:
  一、楼门极为坚固,两扇门板采用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其厚度为十二公分。
  二、楼门上方摆放三支毛竹制成的水管,可以通水浇灭楼门的火灾,这是预防匪徒纵火烧楼门的设施。
  三、一、二、三层楼均无安放窗门,但都开有内大、外小的枪(炮)口。在四楼分别堆放大量的大小不一的石头,做为防御盗贼的武器。
  四、在四楼的四个边角外面,分别建筑一个楼斗——“瞭望台”、各安放一门火药铳,这是用生铁铸造的打眼的土火炮。
  五、楼内深井中央挖有一口深达8米的水井,泉水从地下深处的花岗岩裂隙中渗出,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水质纯净无菌,供人常年食用。如遇盗贼侵犯、欲烧楼门时,可取井水泼施防火。
  六、在楼门厅边安装一副极为古老的碓仔,它用木头、石碓头和石臼配制而成,供人家捣米以及年节月半春糍粑的器具,至今还在使用。
  这种碉堡式的生土楼坚固实用,只要楼门紧闭,人和财产便安然无恙。据先辈相传,每逢社会动乱,乡里的权贵名流人物,都纷纷跑来此楼居住避难。
  此外,楼门口大埕右方有一块天然的石圆桌,直径一米,日常早晚供人乘凉、谈论生计、交流发展生产经验。楼前有一口大池塘,可常年养鱼。
  “龙潭楼”是往台湾桃园定居的吕氏第十世如璋公的子孙、吕氏第十一世廷玉公、吕氏第十二世夏珍公的祖籍地。在台的吕家人才辈出,事业各有所成,令人欣慰。往昔,交通不便,台胞回籍探亲,要跑数十里崎岖的山岭路,如今,汽车可直达楼门口,非常方便。自1989年4月至今,台湾桃园吕氏宗亲已三次组团,共128人次,返回祖地龙潭楼探亲谒祖,这种“饮水思源,爱祖爱乡”之举难能可贵,熹得市、县、乡各级政府领导以及吕氏宗亲的热烈欢迎、热情款待。
  这座大土楼,由于种种原因,加上长年失修,现已破烂不堪,十分痛惜,为保存这一古建筑,教育世世代代毋忘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启迪后人奋发努力、辛勤耕耘、发展家业,吕家已着手筹集资金维修翻盖这块宝地——龙潭楼。公元1991年6月27日,台湾省议员吕进芳率领吕氏宗亲组团返乡祭祖时,南靖县县长陈莘先生亲切会见了他们,并欣然答应要为“龙潭楼”的楼名题字。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文介绍了南靖县推行速成识字法、南靖二中发展史、南靖四中完善管理机制、古湖中学前进、竹园中学创办与发展、龙山中心小学发展史、竹员中心小学创办与发展、航民小学办学经过、南靖电影放映事业梗概、南靖的图书馆、山城的民间社火、龙山涌口崇本堂彩楼盛会、永远结束“戴大笠披棕蓑”看戏的历史、南靖县有线广播发展概况、南靖县医院发展史、南靖县卫生防疫事业概略、南靖山长公路的兴建、般场交通运输话今昔、徐鹏县长统一南靖的度量衡制度、忆教育界老前辈——郑鹏程老师二三事、名中医谢持的事迹、关于庄达衡和庄西言、南靖华侨概况、印尼侨胞张定传建设家乡的事迹、旅台同胞回乡谒祖探亲、不忘故土的台胞张郭田先生、台湾丰原魏氏“光裕堂”宗亲回乡探亲谒祖、台湾桃园吕氏祖籍地龙潭楼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吕赞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