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澳门回归”诗词荟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69
颗粒名称: “迎澳门回归”诗词荟萃
分类号: I227.1
页数: 3
页码: 1115-1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澳门回归祖国,举国同庆,万众欢腾。诗词学会会员和诗词爱好者们纷纷挥毫泼墨,书写吟诵诗篇,表达激动之情。许多诗词表达了人们对澳门回归的喜悦和自豪,以及对邓公“两制”英明策的赞美。一些诗词还描绘了澳门的美丽风光和历史遗迹,以及人们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关键词: 漳浦县 诗词 文学

内容

澳门回归,举国同庆,万众欢腾,漳浦县诗词学会会员和许多诗词爱好者也个个激动不已,泼墨挥毫,书写吟诵诗篇。这里选数首发表,以飨读者。
  风入松·喜澳门回归
  郑汉深
  神州九九月儿圆,欣遇佳年。前年国耻湔蠲日,香港归,泪涌如泉。更喜澳门回返,万方起舞翩翩。
  望洋山下话新天,共赞英贤。邓公“两制”英明策,定坤乾,催绽玉莲。从此濠江奔流急,汇成巨浪空前。
  澳门回归感赋
  郑汉琛
  濠镜沧桑数百年,回归祖国换新天。
  西湾绿树添苍翠,镜海长虹焕紫烟。
  两制光辉照禹甸,邓公构想谱新篇。
  玉莲绽放国旗展,昭示神州一统坚。
  眼儿媚·澳门回归颂
  黄玉磐
  南国芙蓉喜迎春,恨雪扭乾坤。
  葡旗偃卧,殖民终结,告慰忠魂!
  珠江淘尽辛酸泪,邓老树奇勋。
  伟哉“两制”,神州一统,壮志长存。
  金秋述怀
  程德源
  弹歌千禧透秋红,镰斧开邦万世功。
  旗举长征情不已,军随统帅步从容。
  神星飞弹游寰宇,妈阁欣然归大宗。
  告慰先翔酬夙志,直将宝岛揽怀中。
  妈阁归宗颂邓公
  詹辉
  平地惊雷改革风,中华重振赖三中。
  神州一统民心愿,妈阁归宗颂邓公。
  人月圆·迎澳门回归
  柯月香
  神州壮伟关山秀,赫赫国泱泱。魑魈南来,金瓯东酹,残月西窗。风流五秩,一邦和洽,万业腾骧。紫荆花盛,濠江荷艳,还酹长江。
  颂荷花
  ——欢庆澳门回归
  刘飞龙
  仰韶古种发新荷,十亿神州唱凯歌。
  妈阁回归同喜庆,亲人团聚佳话多。
  世纪之交喜易族
  郑汉明
  四百余年梦里萦,子离盼母寄深情。
  一邦两制金桥架,世纪之交喜易旌。
  濠镜回归万众欢
  高幸占
  四化目标磐石坚,邓公理论列群贤。
  一邦两制堪新创,濠镜回归万众欢。
  咏澳门回归
  王任艺
  澳门回返大家庭,娇艳莲花捧五星。
  美洒盅盅还夙愿,邓公两制永镌铭。
  庆回归促统一
  李林昌
  海疆内陆紧相连,唇齿相依有血缘。
  强大中华地神圣,主权恢复理所然。
  一邦两制成功例,港澳回归举国欢。
  顺应民心成一统,台湾当局莫迟延。
  咏澳门回归
  林祥瑞
  九九祝大庆,澳门欣归邦。
  葡人蜗寄了,激情荡濠江。
  中国行“两制”,寰宇羡无双。
  喜迎澳门回归
  邱耀星
  “马交”一语郁春秋,母子分离泪倒流。
  驱尽葡殖团聚日,星光莲馥映神州。
  回归感吟
  郑永安
  紫荆绽放水莲开,慈母泪光兄弟哈。
  踵事增华成一统,再将屈辱酿佳醅。
  喜迎澳门回归
  陈朝发
  映日荷花带笑开,愁云散尽彩霞来。
  一轮圆月人人爱,濠镜波平作镜台。
  长歌行·澳门归吟
  许剑仕
  妈阁紫烟浮云海,游子一去四百载。
  黑沙踏浪古迹存,龙环树红赤子心。
  杨柳依依望神州,心伤飘莲海外浮。
  雨雪霏霏云水隔,可怜芙蓉香异国。
  炮台怀旧忆奥巡,卢园探胜思孙文。
  不是红星定山河,安得大风传凯歌。
  跃马征程五十年,故国而今换新颜。
  己有紫荆送芬芳,喜迎青莲沁清香。
  青莲直出碧波间,淤泥尽洗更娇妍。
  归去来兮长歌吟.圆月照还喜不禁。
  迎澳门回归楹联
  洪照宏
  跨镜海长虹,赏龙环葡韵,瞻三巴圣迹,望妈阁紫烟。乘兴普济寻幽,卢园探胜,灯塔听涛,黑沙踏浪。风光独好,华夏多娇。兔跃尧天,濠岛珠还飘异彩。
  忆销烟往事,仰先哲高风,感两制奇思,钦大师伟略。更喜科教兴国,经济转型,文明绽蕊,法治扬帆。旗帜高擎,宏图大展。龙吟新纪,亚洲狮醒振雄风。
  说明:①上联嵌进“澳门八景”。②九九兔年,明年龙年,“龙吟”双关。③“先哲”意指林则徐、孙中山,二先生皆曾在澳门活动。④“两制”指一国两制构想,“大师”意指总设计师邓小平;“旗帜”指邓小平理论。
  郑汉球
  澳门回归,玉莲绽放呈异彩;共赞两制,万众狂欢唱颂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