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整美半岛的一次战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52
颗粒名称: 解放初期整美半岛的一次战斗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321-3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整美半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国民党军试图偷袭,但被岛上的民兵和群众奋勇抵抗。战斗持续到凌晨,最终国民党军因无法得逞而撤退。在战斗中,民兵们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勇气,同时也展现了沉着和机智。战斗结束后,人们发现了许多国民党军丢下的物品和死伤的官兵。
关键词: 漳浦县 解放初期 整美半岛

内容

整美(井尾)半岛位于漳浦县佛潭与前亭乡交界处,与国民党军占据的东锭岛遥遥相望。解放初期,这个岛上的农民和渔民,为保护家乡,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海疆,与国民党军的破坏干扰,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整美战斗发生在1955年6月14日凌晨一时许,天空一片漆黑,岛上的村民除值班的民兵以外,都已经安静入眠了。十一点钟左右,在东南海面南碇岛附近,突然响起一阵马达声。随着马达声可以望见海面闪起火光。但是不久,马达声和火光就消失了。这天,凑巧岛上的主要干部都在县里开会,民兵队部忽然接到上级电话通知,说“今晚有情况,敌人可能会出来骚扰!”岛上民兵根据情报,联系海上出现的情况,马上集中起来,加强岗哨,警惕地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到了凌晨一时左右,正是所谓三更半夜的时候,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民兵第三、四班正要接替第一、二班的岗哨,年轻的民兵杨老人来到村子北面一个哨位,准备接替基干民兵杨瑞乐守哨。因为杨老人是一个参加民兵未久的小青年,杨瑞乐在交班时特别交代杨老人要注意情况。杨瑞乐讲完话转身刚走几步,突然发现离他三十几米处的哨房门前坡地上,有两个黑影贴在地上蠕动着。他卡嚓一声就把子弹推上膛,喊了一声口令,忽见前面闪了一下火光,“砰砰砰……”响起了一阵卡宾枪声。原来那两个贴在坡地上蠕动的黑影,正是偷渡登陆的国民党军的尖兵,知道已经暴露目标,就立即向我们民兵开火,整美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这次登陆偷袭的国民党军有十七人,乘小炮艇从后蔡湾登陆,利用夜色的掩护,分三路摸上来,包围我们的民兵岗哨,并将岗位通哨所的电话线偷偷割断。
  民兵杨瑞乐发现黑影蠕动发出口令,即与杨老人迅速伏在近旁一块石头后面。听得对方枪响,即进行还击,首先击毙一名偷爬上来的国民党兵。
  哨房里的民兵一听到枪声,马上在枕头边摸出了手榴弹,准备冲出房门。这时,躲在附近墓地和高梁地里的国民党军立即集中火力,一齐向哨房开枪。子弹打穿房门,从墙壁反射进哨房各处,有民兵负伤了;屋里的棉被、床板也着火燃烧起来,而民兵们仍然沉着战斗。
  双方正在激烈战斗时,杨瑞乐和杨老人突然从大石后掷出两枚手榴弹,落在偷渡的国民党军阵地炸开。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在烟雾掩护下,哨房里的民兵接二连三地冲出来。这些冲出来的民兵虽然有的负伤,还是不顾疼痛,用手榴弹进行回击,以掩护同志突围。
  这时,村里的民兵和群众已经一齐出动,分别拿着刀、枪、木棍、锄头,赶到战斗的地点北寮参加战斗。偷袭的国民党兵看到整美半岛上群众齐心协力,斗志旺盛,民兵警惕性高,英勇顽强,就不敢恋战争,夹着尾巴下船向金门逃窜。
  天亮了,人们沿着山岗,从四面八方来到战斗发生地点,只看到在哨房前面到处散落着国民党兵仓皇逃跑时丢下的美造手榴弹、刺刀、左轮手枪、指南针、军帽、手电筒、哨子等物件。死伤的国民党官兵已被拖回去,而沙滩上还留下斑斑血迹。
  当时笔者在佛昙工作,夜闻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当早来到整美,目睹战场现状,并据亲历战斗的民兵口述,记下详情。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白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