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80
颗粒名称: 对外交流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10
页码: 106-115
摘要: 本章对外交流收录了,飘洋书画弘国粹过海助学行善举和与台湾许力农先生的书信来往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对外交流

内容

飘洋书画弘国粹过海助学行善举
  ——《中国书画名家林仲文作品展》在马来西亚展览纪实
  周志强
  书画墨香飘海外,爱心助学誉马来。2012年11月1日,《中国当代名家——林仲文书画作品展》在马来西亚巴生福建会馆大礼堂隆重举行。展厅门前具有中华传统又有南洋风情的学生舞狮队欢快地表演着醒狮迎宾舞,人们佩挂绶带,衣着节日盛装,热闹非凡。在鼓乐喧天的良辰吉时,基金会荣誉主席拿督林钦耀、漳浦县政协主席林培兴,著名书画家林仲文为展览剪彩。来自中国漳浦县访问团的12位贵宾,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拿督国会议员林祥才、巴生及马六甲港务局主席、拿督郑敬賲及夫人等高层官员;福建会馆主席吕清才博士,雪兰莪诏安东山会馆主席,拿督叶来成,雪隆潮州会馆主席、拿督林宽城,福州会馆徐礼明,惠安会馆拿督庄秀春,德化会馆主席李成德,巴生客家会馆,同安会馆,兴安会馆等社会贤达;观音亭住持法洲法师及巴生滨海区佛学会代表,开封府代表,各乡社团代表;马来西亚生命线会长高桂连,巴生滨华独立中学董事长谢松坤博士以及27所中小学校校长老师学生代表,各报媒体记者,华侨华人共1000多人参加开幕式。
  《中国当代书画家·林仲文书画作品集》同时发行。
  千人素宴,拍卖善款助学
  当天晚上7时,巴生福建会馆大礼堂内华灯璀璨,高朋满座,慈善素宴暨欢庆创庙120周年修复古庙4周年,书画作品拍卖活动隆重举行。大礼堂内设宴108桌,1000余人参加,巴生人一呼百应支持善举。各界人士踊跃出席,晚宴场面热闹。
  大会由主席林进利致欢迎词,安排了当代中国书画家林仲文致词,荣誉主席拿督林钦耀致词,YB副财政部长拿督林祥才致词。宴会中穿插了独具南洋风情的歌舞和千手观音等闻名全马的舞蹈节日。接着举行作品拍卖,大会邀请林仲文书画家现场挥毫,让出席的嘉宾有机会看见中国国家级书法家不凡的创作方式。林仲文饱醮浓墨大笔一挥。书写了“厚德载福”四个大字,博得阵阵喝彩。
  据大会主席介绍,这次展览认购、拍卖的50幅作品有书法25幅,国画25幅,均是书画家近年来的精心之作。书法内容以古人名言名诗为主,也有漳州历代名人黄道周、蔡新的诗词。水墨画有山水,品茗图,也有花鸟画,其中有10多幅是画家所擅长的牡丹画,作品只留5幅现场拍卖,其它都已被认购。
  拍卖活动上有6幅进行现场拍卖,场面踊跃,每幅多以6万以上高价拍出。其中一幅国画《天下第一香》牡丹图以8.6万元被NASA机械油公司拿督竞得。此外林仲文在现场大笔一挥,苍劲有力的“厚德载福”横幅作品,最终以6.6万元被雪隆联谊会主席拿督竟得。
  当晚,义卖共筹得200多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观音亭清寒子弟基金会,用于华裔清寒子弟助学奖学。晚会最后举行颁发清寒子弟助学金仪式,三位学生代表陈述感言,27所中小学270名学生受到资助。
  慈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林仲文,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书协副主席,漳浦县政协副调研员,潜心于书画研究创作40年,书法国画技艺精湛,别具风格。书法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等全国大奖,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国际版画展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收藏,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美术家之一。
  林仲文告诉记者,这次应邀马来西亚办展是机缘,但并非巧合。
  原来,观音亭清寒子弟基金会主席林进利与他是旧识,作为漳藉华侨,林进利一直热心当地公益事业,积极为华裔清寒子弟助学奖学筹集善款。两年前,得知林仲文是著名的书画名家,便邀请他到马来西亚举办展览。
  林仲文曾当过10年教师,当了两届漳浦县副县长,也是分管教育,在长期与教育的接触中,对于贫困学生求学的渴望深有体会。两人一拍即合,而接下来的两年内,林仲文在创作中,注意收藏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为马来西亚办展做准备。
  林仲文为什么选择在国外进行慈善活动呢?
  他对记者说,他被林进利在马来西亚扶危救困的精神所感动,这是原因之一,同时他发现,华侨华裔在马来西亚谋生其实也不容易。
  这次有机会让我把慈善从国内带到国外,并且动作更大,意义更深,既传播了中华文化艺术,又做了慈善,我真的很高兴!马来西亚的这次办展,让我体会到了很多慈善的快乐,这也更坚定了我将慈善进行下去的想法”。林仲文说,“别人会怎么想是别人的事,做慈善不应该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我实实在在地将事情做好了就好。”
  其实,林仲文的助学慈善从未停止过。2007年在深圳由狮子会和平分会举办的扶残助学筹款晚会上,林仲文捐出自己的力作国画《特丹图》。此图最终拍出3.6万元,所得款用于漳浦县培智学校的学校建设。他曾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动的西部青少年儿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将义卖所得用于购买经典诗词书藉捐献给西部儿童。为福建“连家船”船民上岸定居,每逢国内大灾、地震、宁德大台风、灾后重建等,林仲文都为赈灾义卖字画,坚持着自己慈善事业。
  大马各界成因盛赞慈善义举
  展览主办方巴生五条路观音亭清寒子弟基金会自10月起,就在《中国报》、《南洋商报》、《东方日报》、《光明日报》、《星洲日报》等多家华文报纸专版介绍中国书画名家林仲文将到马来西亚举办展览的消息,各报盛赞林仲文先生慷慨奉献的慈善义举,盛赞其弘扬东方艺术文化,增进国际交流,增进中马双方友好的意义。50幅作品送到雪兰莪莪州装裱的时候,己经有许多收藏家,书画界人士到裱褙店去认购,唯恐中意的作品被他人先定走了,书画作品尚未展览,已经被认购一空,仅留5幅作品做为现场拍卖品。
  年届花甲的拿督黄德和博士兄弟,是黄道周在马来西亚的第十三代裔孙,当他得知林仲文先生专门研究黄道周书法30多年,成绩斐然,是中国当代研究黄道周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书法家,兄弟俩非常兴奋,马上约稿书写其祖先黄道周的诗(六尺对开条幅)二副,并以高价认购收藏,作为家族传家之宝。
  柔佛州巴株峇辖云诏东会馆主席,拿督林贵春,柔佛州拉美士华文小学董事长,拿督刘晋铨及一行人,得知展览消息,驱车从300多公里外的柔佛州专程赶到巴生来参加开幕式,热忱感人。
  展览刚结束,马来西亚各华文报又作了一番报道。香港有线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也纷纷来电要求采访,都被林仲文先生婉言谢绝。《海峡导报地》、《闽南日报》等报刊媒体,中国新闻网、新浪网、中国文物网、海峡书画网、文化艺术网、新网频道西部网、台海网等全国各大网络都报道了林仲文书画展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盛况。展览反应热烈,好评如潮,引起轰动,圆满成功!
  (作者系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记者)
  附录:
  (一)漳浦县政协主席——林培兴在欢迎晚宴上致词
  马来西亚雪兰莪福建会馆,秉承促进中马友谊,扶助与保护侨民,联络乡亲情谊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责。老一辈的华侨,一代接一代不停地漂洋过海、跋山涉水、千辛万苦远赴南洋,才促成了如今马来西亚福建侨胞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把福建人勤劳刻苦、尊师重道、尊奉古训,“敢拼才会贏”的拼搏精神带到南洋,如今,华裔后人在这里已溶入当地社会,与当地人一起建设美好家园,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这次,我们应观间亭清寒子弟基金会的邀请,专程来马来西亚举办《林仲文书画展》,林仲文先生,是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他的书画作品曾荣获中国最权威最高的奖项“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百花文艺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及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尤其是他画的牡丹画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体现了中国气派,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这次展示的50幅作品是林仲文先生精心创作的精品。他将把书画作品拍卖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献给观音亭清寒子弟基金会,用于扶助华裔清寒子弟助学奖学。
  这是一次很意义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一次把慈善做到海外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这对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及国际友人对我国书画艺术的了解,增进双方的友好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参访团一行12人,来自福建省漳浦县。漳浦地处福建东南沿海,距离厦门仅95公里,自古就有“金漳浦”之称,全县人口87万,面积2145平方公里,海岸线267公里,拥有滨海风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三大特色的旅游资源,山海田兼备,条件优越,是投资兴业、谋求发展的好地方,欢迎各位乡亲有机会到漳浦来观光旅游,我们热忱欢迎你们的到来!
  (二)华文报纸摘要:
  《中国报》2012.10.22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中国国家级当代书画家,捐出这么多书画做慈善,也成为此次筹款晚宴的号召焦点,增添文化气息,吸引许多热爱字画的艺术文人出席活动。
  《南洋商报》2012.11.1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林仲文,是画牡丹第一的画家,他的图画是国宝,值得大家珍藏。
  《东方日报》2012.11.1
  巴生观音亭清寒子弟基金会字画获认购筹款达标。基金会今次获得中国当代国宝级书画家林仲文捐出50幅书法及国画作品提供认购及在素宴当晚拍卖,卖出作品收入全部献给基金会。拍卖作品底价标价一万令吉以上,每次喊价为3000令吉。林仲文本人也会远从中国而来出席盛会,以示支持,我国财政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将是开幕嘉宾,基金会并将其中一幅“天下为公”送给林祥才。
  《星州日报》2012.11.2
  林仲文捐书画弘扬东方艺术文化,书画义卖反应热烈,基金会除了在金钱上协助清寒子弟,下个目标,就是购置一栋会所,开办补习班和辅助班,并且赞助清寒子弟就读技职学校等,学习一技之长,日后回馈社会,大会届时将捐出各1千令吉给巴生区内的21所华小、各2千令吉给巴生4独中及2国中。同时每间学校将由校长或老师选出10名清寒子弟,接受由基金会捐助500令吉,希望帮助减轻他们的上学负担。
  《中国报》2012.11.2
  经接洽林仲文慷慨捐献25幅书法作品,及25幅水墨画得意作品,售卖字画所有收入全数捐献基金会,让基金会有足够助学金辅助清寒子弟。目前,大部分字画被认购,远超过预计数,其中以巴生滨华董事长谢松坤认购的《牡丹·艳冠群芳》水墨画获得最高价位。
  届时,林仲文当晚会在现场亲笔挥毫创作,让出席者都有机会看见中国国宝级书画家不凡的书画方式,可谓机会难得。
  《星州日报》2012.11.3
  千人素宴会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林仲文所捐献的6幅“精品”书画,都以非常高价成功拍卖、反应热烈。所拍卖的书画收入全数捐献基金会,辅助更多清寒子弟完成学业。
  林仲文义不容辞捐赠50幅书画供义卖,让身在海外的大马华裔,都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这份爱心。
  《中国日报》2012.11.3
  林仲文捐献字画主要目的是弘扬中国文化艺术,及呼吁各企业家响应社会公益活动。字画可说是中华从古至今的文化艺术,通过字画,让我们知道古时祖先所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时代的对话,可谓十分重要。
  《南洋商报》2012.11.3
  中国书画名家林仲文报效50幅作品,助巴生观音亭筹助学金,如今恢复利惠学子,同时也有协助贫老、单亲妈妈等发放了逾百万令吉援助金,让人欣慰。
  与台湾许历农先生的书信来往
  翁镇南
  我于1958年参军,于1976年2月转业至漳浦县委对台工作部,2000年9月退休。一直从事对台工作,担任台湾接待科长,结识了许多台湾同胞,余坤生就是其中之一。余先生是台中人,1989年曾率团到漳浦寻根谒祖。此后,他多次来往两岸,本人与之相交甚密。有一次,他告诉我:“我和马英九是多年好朋友。马英九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许历农是马英九竞选后援队总队长,我是台中市退伍军人后援队队长。马亲自参加后援队成立仪式,两人相交甚密”。他还说:“我和许历农更是好朋友”。许历农1921年生于安徽贵池,从士兵到国民党二级上将,曾是国民党中常委,陆军总司令,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93年因反对李登辉“台独”主张而退党。2005年回归国民党致力于两岸和解交往,担任促进国家统一的新同盟会会长。余坤生被聘为总顾问,两人平时形影相随。
  余坤生每逢春节都要寄来贺年卡和书信,感念之余,顺便谈及了一些个人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余先生鼓励我给马英九和许历农直叙自己的看法。于是我斗胆提笔给许历农老将军写了一封信,并委托余坤生给马英九一封代转函,谈及自己对两岸和平统一、民间交流交往方面的看法。不久,台湾总统府公共事务室给余坤生回了函。函复内容如下:坤生先生惠鉴:11月1日致总统函暨代转,贵友福建省漳浦县翁镇南先生致总统函,均己收悉代呈,荷承翁先生热诚提供宝贵建言供参,总统至感盛情,并请代为转致谢悃。总统自上任以来,承膺重寄,无时不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坚持改革,让台湾变得更温馨美好,人民过得更幸福。耑此奉复。顺祝平安如意。
  我托余先生转给许历农的信函,许历农老将军直接用毛笔给我写了回信。回信内容如下:镇南先生台鉴:九月廿三日瑶函诵悉,一是中华儿女同气连枝,溯本追源皆为炎黄帝胄,数千年来繁衍生息,足迹己遍全世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更不待言矣,先生深明大义,不辞辛勤奔走于两岸之间,开启统一和平之路,为炎黄子孙谋幸福,为中华儿女辟康庄志业感人非常敬佩,特致谢忱并颂崇安。许历农十月廿四日。
  2011年,我利用应邀赴台之机,作了一次台湾游。余坤生及其夫人陈素时全程陪我到台中高雄南投等地游玩,说及往事,俩人不禁又感慨了一回。余先生对我说:“现在两岸和平发展,民间交流十分活跃。两岸绝大部分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大势,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平统一之花一定会在两岸之间绽放。”我们这些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呼吁的老人也一定会瞑目高兴的。台湾游归来后我感念这段经历十分有意义,就把它记下来,留着文字纪念。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回顾,工作纪实,巾帼风采,文明史话,史海钩沉,寻幽览胜,对外交流,佳作欣赏以及政协组织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