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的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67
颗粒名称: 惨痛的记忆
其他题名: 漳浦中西林场内过溪山体滑坡灾害抢救纪实
分类号: X820
页数: 4
页码: 46-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世纪发生在中西林场中西村的山体滑坡灾难性事件,以及政府和群众的抢险救灾过程。在灾难发生后,政府部门和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展开救援行动,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实现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的温暖。此外,文章还描述了灾后几年中西村发生的变化,展现了群众生活的幸福和安定。
关键词: 漳浦县 山体滑坡 救援

内容

近日,下乡南浦顺道前往中西林场中西村内过溪自然村,沿着曲折蜿蜒的山中水泥路,行车16公里直达内过溪自然村,这里的村庄依然掩映在一片绿水青山之中,竹木茂盛,正是蜜柚挂果季节。走进村中,新建的楼房排列整齐,一片宁静,百姓安静祥和,安居乐业,没有都市繁华的喧哗,只有那条流淌不息的河水,似乎在诉说着它的记忆,诉说着这山村200多年来的历史和变化。
  该村原有住户65户,312人,现有住户58户,270多人。多年来,村民依靠辛勤的耕作,竹木、水果等经济作物喜获丰收,仅2012年,人均收入就达1.8万元;包括2005年县政府规划援建的33幢安置房在内共有新建楼房50多幢,绝大部分群众都住进了新居,改变和排除地质灾害的隐患;2007—2009年分别建成投入使用的16公里水泥路大大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己有七、八户村民购房搬迁县城、南浦乡政府所在地,为子女教育、生活起居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面对该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同时,不禁让我又想起八年前(2006年7月)那一场山体滑坡灾难性事件,触目惊心,惨痛的记忆历历在目:
  2006年7月,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虽然没有正面袭击漳浦,但过程雨量超过500mm,带来了河水暴涨,河堤冲毁,部分村庄受淹、房屋倒塌,损失巨大。最为惨痛的是7月16日凌晨2:30时,中西林场中西村内过溪自然村北面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冲毁房屋12户,53间房,造成3户死10人、1户伤1人的灾难性事件。
  防汛抗台期间,笔者作为县政府办主任,陪同市县领导坚守在县防汛指挥部,不分昼夜连续坐阵指挥。7月16日凌晨3:30时,我突然接到来自漳州市区一名姓李的年轻人电话,他说受内过溪徐连顺同学的委托向县里报告内过溪山体滑坡,死伤严重的灾情,具体情况不详,因通讯全部中断。接悉后,我立即通知中西林场场部领导,同时立即报告市、县领导。当时,市委常委林晓峰、县委书记谢毅泰、县长蔡金海、副县长刘两溪经过短暂分析和研究后;于当晚3:50时,指示县国土局派一位领导带队马上起程前往出事地点调查情况,并配合中西林场做好群众转移和安抚工作。同时,县里立即组成一支抢险救灾队伍,由县长带队前往施救。
  4:30时,驻军官兵30余人,医疗救护6人,纪委监察、公安局、安监局组成的维稳调查组8人及民政等相关人员立即组织完成。
  5:00时,从防汛指挥部出发。
  5:30时,队伍到达南浦乡美林村,由于进山道路水毁严重,只能徒步进山到村。6:30时,进山途中遇到一群人正抬着一位伤者欲前往南浦乡救治,当场经医务人员包扎处理转移至乡卫生院。
  8:45时,抢救队伍到达出事地点,经了解,当天深夜12时雨量极大,该村干部群众齐心努力,一面组织人员清理村庄排水,一面组织危险地带群众转移;7月16日,2:30时,村庄北面山体突然出现滑坡,靠山上一、二排房屋的群众已经安全转移,第三排两幢房屋百姓来不及转移,2户9人被泥石流冲毁压在屋内,第四排群众大部分转移,只有一位老人转移不及时被压,另一位受伤,总共失踪10人(7男3女,年龄最大70多岁,最小3岁),伤1人。
  17日上午9:00时,蔡金海县长在一户村干部家里立即召开会议,成立现场指挥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县人武部长徐光辉、驻军某部陈参谋长负责抢救寻找失踪人员,县纪委副书记杨惠杰、国土局副局长邱志民及相关人员负责事故调查,县卫生局长林耀雄负责抢救伤病员,县民政局长林溪河负责配合县领导分头做好群众特别是失踪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县公安局副政委陈瑞强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县长蔡金海、县委副书记游江北、副县长林祺顺三位领导每人负责一户失踪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抢救现场,共组织部队官兵、场村干部、群众86人,20人为一小组,每小时轮换一次,由于现场地形复杂,场地狭小,泥石流夹杂倒塌房屋的屋檐,又没有机械工具,又有断续的小雨,给施救带来极大困难,大灾无情,大爱无疆,许多官兵、群众手脚磨破流血了都不想轮换休息。全村有劳力的妇女都动员起来,一部分照顾老人小孩,一部分挑水煮饭,认真做好后勤工作,整个村庄虽然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但都密切配合付出艰辛的努力,平和县与该村邻近的一户农民听到情况后开来了一部自家钩机,支援抢救行动;县联通公司送来5部新手机作为现场通讯联络,县电信部门、电力部门也分别组织人员抢修线路,尽快恢复通讯、通电,县交通部门在许奇鸿局长带领下,组织专门的机械和队伍抢修恢复进山水毁道路,一天内抢修了5公里。
  17日上午,省国土厅一位副厅长、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国土局领导、市委常委林晓峰、县委书记谢毅泰分别到达现场指导抢救和群众安抚工作。17日中午,县防汛指挥部又增派消防官兵10余人及消防设备到达现场参与施救工作;
  17日下午5:00时,10具尸体全部找到并及时收殓,一切善后工作有条不紊。经过持续两天两夜的艰苦努力,施救工作暂告一段落,市林业局、中西林场、中西村在后来的善后安抚工作也尽了最大努力,即帮助群众走出灾难的阴影,又及时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死伤群众家属也得到一定的救助,整个事件的处理妥善,平稳。在大灾大害面前,群众也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感受到同村群众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亲情。
  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了。每当我翻开记忆书页,回忆起这场灾难和救援,仍然历历在目。将这一事件翔实记录下来,作为记忆也好,作为教训也行,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华民族“大灾无情,大爱无疆”的精神,坚信党的领导,党和政府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回顾,工作纪实,巾帼风采,文明史话,史海钩沉,寻幽览胜,对外交流,佳作欣赏以及政协组织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水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