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宜楼掠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062
颗粒名称:
二宜楼掠影
分类号:
K928.725.7
页数:
2
页码:
44-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华安县二宜楼是一座宏伟的园形大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楼土木结构,外墙高,占地面积大。楼内房间排列如柑瓣状,共有房一百九十二、厅二十八。楼后丘陵地形如蜈蚣吐珠,故有此名。楼内居民多为侨眷或归侨,世代相传,现繁衍至三百馀口。
关键词:
华安县
名胜古迹
二宜楼
内容
我县仙都公社大地大队侨乡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园形大楼,建于清朝乾隆庚寅年间(公元一七七〇年),距今已二百十三年。楼是土木结构。外墙高十八米,其石基高四米馀,厚三米馀,楼外圈直径一百米,墙内占地面积约十市亩,倚墙筑楼,周旋中规。楼四层,其顶有圈廊,可以通行无阻。全楼隔成十二套间,排列如柑瓣状。共有房一百九十二,厅二十八,工程浩大,全县闻名。
到楼参观,先见门楣上高嵌“二宜楼”石刻牌匾。门扇用坚木造成,铆上一层厚钢板,高大牢固。入门中厅前面有二根红漆大柱,上书金字对联:“依杯石而为屏,四峰拱峙集邃阁;对龟山以作案,二水潆洄萃高楼”,充分描写出二宜楼所在的山川形胜。中央有大院非常宽敞,凿井两口,分居左右。为墙里居民休憩汲饮之所。
各户门前罗列盆花,生意盎然。我游时值深秋‘菊花满目,不输十万甲兵。登楼巡视,各家明窗净几,摆设合宜,中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凭窗眺望,一湾流水自远而近,潺湲地自楼前流过。在绿阴掩映中,金碧辉煌的玄天阁突兀峙立,即现眼前。社口龟蛇二山逶迤相属,林木蓊郁,令人心旷神怡。真是好一派动人景色!
楼后一带丘陵,依次递降,宛如蜈蚣蜿蜒而行。据说先民蒋士熊信堪舆家言,此地形如百足,宜建园楼以应之。名曰“蜈蚣吐珠”。遂不惜巨资而有此楼之建。凡经营十二年始成。一九〇六年楼毁于火,只剩废墟。乃由我县侨民蒋漳阁、蒋番衰等十二人筹资重建,几十户住民始得安居乐业,不致流离失所。解放前华安萑苻遍地,打家劫舍,政府无能为力,而二宜楼却如铜墙铁壁,可为里面居民生命财产之保障。
二宜楼住户世代相传,现繁衍至三百馀口,大都是侨眷或归侨。楼中有小商店,白天摊贩送货上门,人声喧嚣,似小市集。夜里全楼电灯通明,家家门口男女老少集坐谈心。有的吹箫弹琴,有的高歌低唱,收音机也时时播送悠扬乐曲,到处洋溢着五谷丰收,农家欢乐的气氛。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记述了华安县文史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文生史料、交通史料、电力史料、矿冶史料、商业史料、人物小志、乡土特产、名胜古迹、诗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水秀
责任者
蒋承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