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四届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6339
颗粒名称: 二、第四届委员会
分类号: I277.8
页数: 14
页码: 90-103
摘要: 1994年1月16日至21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政府小礼堂举行。本次会议委员151名。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周力文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黄和东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副主席王慧卿所作的区政协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长陈庆元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三年来,共召开3次全委会议、16次常委会议、12次主席会议,以及各种座谈会协商通报会13次。委员提交提案115件,经审查立案83件。区政协主席张贤在闭幕会上讲话。本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25件。本次会议委员163名,出席会议的委员141名。一是召开通报会,使委员在知情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 漳州 重要会议 第四届委员会

内容

(一)第一次会议
  1994年1月16日至21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政府小礼堂举行。本次会议委员151名。
  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周力文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黄和东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副主席王慧卿所作的区政协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长陈庆元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区政协三年来的工作和经验,主要是:(1)积极参政议政,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2)发扬自我教育优良传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发挥优势,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4)大力开展“三胞”联谊活动;(5)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三年来,共召开3次全委会议、16次常委会议、12次主席会议,以及各种座谈会协商通报会13次。组织23次专题调研活动,形成《我区食品工业科技应用及发展》等专题调研报告17篇。委员提交提案115件,经审查立案83件。三年来委员们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7期,开展技术咨询服务88次,推广实用技术65项。编辑出版3辑《漳州芗城文史资料》。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接待到漳寻根谒祖、探亲、旅游、洽谈投资贸易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2418人次;区政协委员直接参与引进项目已经开业的有12家,合同利用外资额1915万美元;“三胞”为芗城区公益事业捐款278.65万元,捐赠十万元以下小型生产设备17台套,总价值46.23万元。
  会议通过四届一次会议《决议》。协商选举张贤为四届区政协主席,廖淑琴、黄宝山、王慧卿、林仲华、杨青松为区政协副主席;选出常委31名,顺利地完成换届工作。区政协主席张贤在闭幕会上讲话。
  本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25件。
  (二)第二次会议
  1995年2月20日至24日在芗城区政府小礼堂召开。本次会议委员163名,出席会议的委员141名。
  会议开幕式由区政协副主席廖淑琴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国举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黄和东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张贤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区政协副主席王慧卿所作的四届一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长陈庆元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协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区委提出的“翻三番、奔小康”奋斗目标,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报告从4个方面回顾区政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1)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积极履行政协职能。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一年来,共召开6次常委会、12次主席会议和各种座谈会10次,邀请区政府陈庆元区长、许少钦副区长、组织部朱景琍副部长分别通报芗城区经济发展、外经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就芗城区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组织委员视察,使知情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全年共组织各种视察和调研活动23次,参加的委员374人次,写出专题报告4份,提出建议31条;三是加强提案工作,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共收到委员提案
  32件,立案31件,未立案的一件作为来信处理,立案的
  31件提案交由20个单位办理,很多质量较高的提案已经产生较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2)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正副主席根据区委统一安排,分工参加先行工程、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国道“319”线芗城路段改建工程、计划生育、外经和发展高优农业及挂钩镇、街道等工作。发挥人才优势,开展科技兴农和医疗义诊活动。
  科技工作组挂钩天宝镇仙都村,不间断地为该村提供科技咨询,指导科技兴农,协助做好农函大教学工作,共办
  9个班,有300多名农民参加学习。两次组织芗城医院、芗城中医院医生到仙都村开展医疗义诊活动,共诊疗178例病人。文史资料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年来撰写、征集32篇史料,精选23篇7.5万字史料编辑出版《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3)开展“三胞”联谊活动,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协助筹建漳州市区旅港同乡会,发展会员
  168人,同乡会于1994年7月31日在香港举行隆重的庆典大会。做好“三胞”接待和牵线搭桥、协助招商工作。热情接待到芗城区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寻根访祖、洽谈贸易和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
  1900多人次,共接受“三胞”捐赠146.7万元人民币用以兴办公益事业。协助落实侨房政策,共落实归还侨房面积
  834平方米,安置侨房住户14户,面积871平方米。积极为“三胞”和三资企业排忧解难,共办实事18件。(4)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是组织学习,统一思想,增强自觉性。二是加强政协工作机构建设。三是密切联系委员,努力为委员办实事。四是重视政协机关建设。报告在指出政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后,对1995年工作提出四点建议:(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多做实事;(2)围绕中心,履行职能;(3)进一步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为祖国和平统一服务;(4)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会议期间,全体委员认真学习《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并有10位委员就如何促进农业、乡镇企业、外经、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发展做了大会专题发言。
  会议通过四届二次会议《决议》。
  (三)第三次会议
  1996年1月27日至2月1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政府小礼堂召开。本次会议委员有158人。
  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区政协主席张贤和副主席黄宝山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国举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黄和东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副主席廖淑琴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区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王慧卿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长陈庆元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讨论《关于漳州市芗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的说明》。
  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在中共芗城区委的领导和省、市政协的指导下,在区政府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1995〕13号文件和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党的经济建设中心,以增进团结、发扬民主为主题,做到既认真履行政协职能,较好地完成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又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报告从5个方面回顾区政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1)认真组织学习,提高委员素质。一年来,组织学习39次,有550人次参加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文选》;修改后的《政协章程》;全国政协的《规定》;各个时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中央领导重要讲话。(2)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一是召开通报会,使委员在知情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1995年10月29日,召开专题协商通报会,区委书记黄和东、副书记游婉玲亲临会议,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总体部署等方面对区委《关于制定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草案》作了通报和说明。二是组织委员视察、调研,使知情与参政议政相结合。一年来,共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15次,参加的委员达240人次,写出专题报告11份,提出意见、建议46条。三是加强提案工作,推动提案办复落实。二次全会以来,收到提案43件,立案41件,其他2件由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41件提案交22个承办单位办理,至1995年9月底全部办复。(3)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一年来提供信息和建议91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政协委员参与搞服务、办实事。(4)积极做好“三胞”联谊工作。热情接待来我区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洽谈贸易和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三胞”1270人次,接受海外侨胞捐款捐物折人民币213.7万元,兴办公益事业,协助引进外资办企业3家,投资额105.4万美元。(5)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按照“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加强了机关的自身建设,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参与中心工作,为专委会开展活动做好后勤保障服务,搞好信息指导。报告在指出政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后,对1996年工作提出5点意见: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共识;二是围绕中心,履行职能;三是加强提案、文史资料征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四是继续做好“三胞”联谊工作;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会议期间,邀请区纪委、外经委、农委、科委、教育局、城管办、建委等部门领导向委员通报了1996年工作思路。
  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决议》。同意杨锦成、谭群秀因工作变动提出辞去区政协四届常务委员、委员的请求,补选陈翠美为区政协四届常务委员。
  本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46件。
  (四)第四次会议
  1997年1月26~30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政府小礼堂召开。本次会议委员有163人。
  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区政协副主席廖淑琴和原主席张贤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张国举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游婉玲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张贤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区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王慧卿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代区长朱璋琪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按照三次会议提出的任务,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充分调动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以增进团结、发扬民主为主题,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稳定,推动我区两个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报告从6个方面回顾区政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1)坚持组织学习,统一思想增共识。一年来,组织学习12次,参加380人次,达到面广人多,学习中共中央13号文件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推进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是政协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主观需要。在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中,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政府和政协联系的决定》和区政协制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方针和指导原则,对于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从制度上和体制上为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人民政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紧紧围绕中心,履行职能议大事。一是坚持通报会制度,加大对大政方针的协商监督力度。先后召开了3次常委扩大会,听取并讨论《芗城区“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草案)、《芗城区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邀请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庆宗通报全区“严打”和反腐保廉情况。二是突出调研视察,加大参政议政力度。一年来,组织委员参加金峰工业区开发、农村奔小康、浦南与石亭工业小区发展、防洪堤加固、计生工作达标、城市创卫工作等视察调研活动15次,参加委员267人次,共写出专题报告13份,提出意见、建议83条,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发挥提案作用,加大反映社情民意的力度。三次会议以来,收到提案
  46件,立案44件,交22个部门、单位承办,到1996年10月底已全部办复。(3)坚持突出中心,主动工作抓大事。
  一是突出中心,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和落实。二是狠抓中心,参与达标工程项目的实施。张贤主席协助政府抓好冬季征兵工作及农村奔小康工程;廖淑琴副主席协助抓创计生全国先进目标;王慧卿副主席协助抓教育“两基”达标。(4)主动服务中心,发挥优势办实事。一是发挥专长,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科技兴农、科技兴企”配合有关部门,举办科普讲座45场,推广实用技术37项。二是自觉奉献,支持两个文明建设,仅经济界民营企业家11名委员捐献34.2万元,支持教育“两基”建设。三是广征博采,编纂史料资政育人,完成《芗城区志·政协》3万多字的编写任务,编辑出版《芗城文史资料》(芗城风物专辑)第七辑,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良好效果。(5)加强“三胞”联谊,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年来,与侨台有关部门共同接待来漳寻根谒祖、探亲进香、洽谈贸易投资、旅游观光的台、港、澳、侨胞1856人次,新批三资企业项目15个,投资总额3643万美元。(6)按照“两化”要求,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建立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党政各部门对口协商与联系制度,主动争取党政部门的合作与支持。报告在指出政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后,对1997年提出5点意见:一是加强学习、强化职能意识;二是加大力度,推进“两化”建设;三是围绕中心,认真履行职能;四是加强联谊,做好“三胞”工作;五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会议期间,学习了中共芗城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与区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实施办法》。还分经济、农业、城管、教育等
  4个大组,就“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于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关于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发展”“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专题,进行大组发言并讨论。
  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决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张贤三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意其因年龄关系辞去主席职务;并经过酝酿讨论和民主协商,选举陈启生为主席。同意黄宝山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副主席职务;同意邱晓晖因工作变动提出辞去常务委员的请求;补选戴晓平、戴志嵩为区政协四届常务委员。新当选区政协主席陈启生在闭幕会上讲话。
  本次会议期间收到提案54件。
  (五)第五次会议
  1998年2月23~26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政府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委员有164人。
  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区政协副主席廖淑琴和主席陈启生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漳州市政协副主席杨琼和中共芗城区委书记游婉玲的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陈启生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区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王慧卿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区人大四届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长朱璋琪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团结各界人士,认真履行政协职能,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四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对外联谊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报告从4个方面回顾区政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1)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一是通过各种会议开展政治协商活动。区政协四届二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邀请区政府郭亚辉副区长通报了上半年全区的经济工作运行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意见;还邀请国税局、地税局和土地局通报税收征管和土地执法情况,使政协常委了解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意见,有效地促使了政治协商纳入党政决策程序。二是围绕党政工作重点,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一年来,组织各种专题视察、调研活动14次,参加的委员达238人次,写成调查报告12份,提出建议意见
  68条,促进我区各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提高提案质量,促进提案办理规范化。在全体委员中开展“写一份提案、提一条建议、办
  一件实事、搞一项服务、参加一次视察”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全年共收到提案58件,立案54件,转交25个单位承办,办复率100%,采纳率
  57.5%。(2)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是发挥科技界委员的专长,开展智力服务。与有关部门一起举办科技讲座304场,听众达2万多人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60期,有5000多人接受培训;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48项、推广实用技术124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在全体委员中开展我为芗城建设献一计、出一力、办一事活动。政协常委陈翠美运用法律手段,为区侨联讨回被外单位占用20多年、面积450.58平方米的土地,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作出了贡献。三是着重反映芗城风貌,做好文史编辑工作。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基本方针,以统一战线和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编辑出版《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八辑。(3)加强“三胞”联谊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一是广交朋友,做好接待工作,一年来,与侨、台等有关部门共同接待来漳寻根谒祖、探亲、旅游、洽谈投资贸易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1214人次。二是牵线搭桥,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年来,由“三胞”委的成员直接参与引资的外资企业有5家,总投资204万美元;促成了台胞李炳南先生修复玉尊宫合同的履行。三是调查走访,为“三胞”开展服务。(4)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讲话和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重要讲话;请中共漳州市委讲师团陈清仙副教授作《香港回归与香港基本法》专题辅导;举办民营企业发展专题讲座,邀请漳州市政协副主席、万利达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惠天主讲;以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协作的要求,加强了机关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报告在指出政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后,对1998年提出4点意见:一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二是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三是拓宽海外联谊渠道,做好“三胞”联谊工作;四是加强自身建设,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会议期间,表彰优秀政协委员13名、优秀政协文史工作者5名、优秀提案11件及提案人11名、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5个、提案办理工作先进个人6名。
  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决议》。会议根据杨青松的辞呈请求,同意免去其区政协副主席、委员职务。同意戴小平、陈翠美因工作变动辞去区政协常委、委员职务。依法增选叶永栋、沈龙顺、洪倩为区政协常务委员。
  本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71件。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出版者:漳州永芳印刷有限公司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组织与机构、重要会议、主要工作的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