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6164 |
颗粒名称: | 帝国的关卡 |
分类号: | F512.99 |
页数: | 2 |
页码: | 217-218 |
摘要: | 清兵入关后,基于种族、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考虑,清廷对前朝的军政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清廷统治者的眼中,中原大地芸芸众生只分两类,一类是奴(归顺者),另一类是贼(反抗者)。这种观念,从驿铺的改制中,可看出端倪来。清顺治十二年,清廷废除明朝设的所有建制,独留驿站。原先的铺改为塘,归城守营或镇标营管辖,塘兵专司传递公文和盘查过往行人。延续千年的传递网络,兼有济助旅客的完备体系,至此,蜕变成专门为专制集权服务、钳制百姓行动的连环关卡。清光绪十六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邮递取代了塘递的一部分功能。直至清朝终结,延续几千年的邮传网络,依然未能摆脱官办或官督的桎梏,终究与现代意义的邮政失之交臂。 |
关键词: | 漳州 帝国 关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