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没有放下照相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905
颗粒名称: 一生没有放下照相机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云洞旧影”展出的90张照片,是沈彧的儿子沈奕仁精挑细选整理出来的。沈奕仁告诉记者,父亲一生拍下了成千上万张照片,至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底片有3000余张。在沈奕仁的眼里,父亲是个只顾着拍照,别的事一概不管的人。最典型的是,他一辈子没有进过银行,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在漳州文艺界,人们提起这位老先辈,对他赞誉最多的是“专注”、“专业”。沈奕仁说,“我现在有点后悔。”但毕竟岁月不饶人,过度的奔波,让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隔了一年,他再次发病,这一次,他没能躲过。沈奕仁计划逐步整理推出父亲的摄影作品,争取推出“昨日漳州”、“厦门旧影”、“战地追忆”等一系列不同题材的影展。
关键词: 漳州 摄影记者 活动

内容

“云洞旧影”展出的90张照片,是沈彧的儿子沈奕仁精挑细选整理出来的。沈奕仁告诉记者,父亲一生拍下了成千上万张照片,至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底片有3000余张。
  在沈奕仁的眼里,父亲是个只顾着拍照,别的事一概不管的人。他不爱说话,不通人情世故,没有什么朋友。最典型的是,他一辈子没有进过银行,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在他不大的住宅里,摄影类的书刊杂志堆积如山,还有一个书橱专门放置他用过的各式老相机。他也希望他的儿孙能和他一样喜欢摄影,在孙子才两岁的时候,他就买了一部轻便的傻瓜机给孙子玩。
  在漳州文艺界,人们提起这位老先辈,对他赞誉最多的是“专注”、“专业”。他曾发明一种可安装在鸭舌帽上的测光装置,方便实用。他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抢拍不用对焦,估算好距离,站准位置,“咔嚓”一下就成。
  他对摄影极具领悟力,早在1998年的时候就预言,再过几年胶片时代将终结,未来是数码的天下。果不其然,2008年后数码相机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可惜的是,他一生都没有摸过数码相机。“2003年我就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可那时他已罹患主动脉夹层病,血管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我担心他看到数码相机会太激动,影响病情,就没拿给他。”沈奕仁说,“我现在有点后悔。”
  晚年的沈彧对摄影依旧痴心不改,只要有人请他去拍照,他就很高兴,遇上大型拍摄活动,他更是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但毕竟岁月不饶人,过度的奔波,让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2003年他第一次发病,医生叮嘱他必须静养,可是病情一好转,他又出门拍照去了。隔了一年,他再次发病,这一次,他没能躲过。
  沈奕仁说:“我父亲比我大四十岁,我们之间没有什么沟通。直到他去世后,我慢慢整理他留下的作品时,才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也才意识到,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跟他多学习多探讨,真是遗憾。”
  沈奕仁计划逐步整理推出父亲的摄影作品,争取推出“昨日漳州”、“厦门旧影”、“战地追忆”等一系列不同题材的影展。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立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