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个科学结论、四部专著:为建党90周年献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19
颗粒名称: 五、三个科学结论、四部专著:为建党90周年献礼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24-26
摘要: 岁月悠悠,春秋几度,一瞬间入党已经63年了。回眸往事,历历在目,可谓尝遍了风雨人生的跌宕起伏和酸甜苦辣,但不管受到了多大的挫折和委屈,我追求真理的初衷不改,坚守人生价值的信仰依旧。自1985年任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长起就一直抓紧夕阳晚晴、爬山涉水,顶风冒雨,调查取证,几乎跑遍了漳州的山山水水与村村寨寨,真诚对待社会现实,老老实实做学问,不谐流俗,不争虚名,先后在中国史学界第一个做出了三个科学结论:。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方方圆圆土楼的蛛丝马迹。其中《漳州土楼揭秘》和《漳州圆楼甲天下》、《宜山宜水二宜楼》两篇论文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文本的专著名录和科研论文中。
关键词: 芗城区 建党 科学结论

内容

岁月悠悠,春秋几度,一瞬间入党已经63年了。回眸往事,历历在目,可谓尝遍了风雨人生的跌宕起伏和酸甜苦辣,但不管受到了多大的挫折和委屈,我追求真理的初衷不改,坚守人生价值的信仰依旧。自1985年任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长起就一直抓紧夕阳晚晴、爬山涉水,顶风冒雨,调查取证,几乎跑遍了漳州的山山水水与村村寨寨,真诚对待社会现实,老老实实做学问,不谐流俗,不争虚名,先后在中国史学界第一个做出了三个科学结论:
  一是“福建土楼之根在漳州”,“中国土楼是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以降漳州先民抗倭的产物”。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方方圆圆土楼的蛛丝马迹。历史上有确凿证据的始建绝对年代最早的方楼,是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一德楼,其门额石匾有“嘉靖戊午年(1558年)季冬吉立”的纪年款;始建绝对年代最早的圆楼是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岱山自然村的齐云楼,其门额石匾有“大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谷旦鼎建”的纪年款。除此而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早于上述两楼的土楼。
  齐云楼主人是郭姓汉化“土生蕃客”,圆土楼起源蕴涵有伊斯兰文化介质,雄辩地证明了人类血脉相融、文化多元共生的客观事实,彰显了中华文化——闽南文化——漳州文化的公平性、正义性和包容性,从而成为兄弟民族和谐团结、共同繁荣的典范。这是证据确凿、信而可征的。平和县九峰镇几十座单元式圆土楼都含有伊斯兰文化底蕴,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二是“华安县仙字潭摩崖石刻的性质属于岩画”。这一结论得到尤玉柱先生的支持,他在《〈漳州史海钩沉〉赞》一文中说:“华安仙字潭石刻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摩崖石刻,其意难解,或字或画争论已久。从本人对我国数十万幅岩刻观察和研究,当支持曾五岳先生所解。仙字潭石刻是史前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是人类意志的自我表述,是初级信仰的发端。因此,它是岩画而不是字。”
  三是“天地会的发祥地在漳州,清顺治八年(1651年)道宗禅师于东山九仙岩长林寺创立”,“天地会奉中国大儒黄道周为教父”,“洪门学是一门混沌历史学”等,上述结论证据丰富,信而有征,不管是谁都难以推翻。
  从20世纪末以来,笔者除了参编《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1990年)、《漳州史前文化》(1991年)而外,还不顾年老多病,犟牛奋蹄,病马嘶枥,先后出版了《漳州土楼揭秘》(2006年)、《漳州史海钩沉》(2006年)、《天地会起源新考》(2008年)、《土楼起源史研究》(2011年)等四部学术性专著。其中《漳州土楼揭秘》和《漳州圆楼甲天下》、《宜山宜水二宜楼》两篇论文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文本的专著名录和科研论文中。2010年,我和挚友原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黄汉民先生被漳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聘为《漳州土楼志》的特约顾问,值得庆幸的是,该志编辑还把我多年研究土楼起源与成因的许多科学结论写入志书中。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