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胆建言:保护漳州历史文化街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18
颗粒名称: 四、大胆建言:保护漳州历史文化街区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芗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孩提时候,我就久慕漳州大名。1985年地改市后,我任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长,当时芗城区尚未公布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我由区文化馆干部陪同到各街道调查搜集资料,上报市政府公布了40个文保单位。而财政局长自恃此举已经市政府领导批准,划好建设用地红线,态度蛮横,要求市文化局不要干预。2004年9月1日漳州市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
关键词: 芗城区 建党 大胆建言

内容

芗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孩提时候,我就久慕漳州大名。1945年8月,13岁的我曾徒步108公里到漳州探望移居到此的三姑婆,映入我眼帘的是神奇而又美丽的古城:鳞次栉比的十里骑楼,屐痕深浅的长石板路,飞檐高翘的宫观庙宇,巍峨高耸的明清牌楼,清沏澄碧的玉带西溪,静泊在江边的竹排木筏与连家小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1985年地改市后,我任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长,当时芗城区尚未公布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我由区文化馆干部陪同到各街道调查搜集资料,上报市政府公布了40个文保单位。当时新华东路圆圈有一幢文学大师林语堂祖母的大厝故居(幼年的林语堂曾在这里住过),文物价值很高,因有人说初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个太多了,不同意把它列入名录,可我也不敢坚持申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工作上的失误。到了1989年市中级法院、财政局要在新华西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宫保第”,台湾抗日英雄简大狮“蒙难处”(原简氏侨馆)相距只有几米的地方,拆除陈氏宗祠改建五层干部宿舍楼。我接受上次失报“林语堂故居”的教训,上书李鹏总理请求批示加以制止,并跑到中级法院指出其“知法违法”,一个姓郑的副院长冷冷地说:“你告到李鹏那里,他也不会看!”我说:“总理不看,他的秘书也会看!”而财政局长自恃此举已经市政府领导批准,划好建设用地红线,态度蛮横,要求市文化局不要干预。可是后来国务院信访局来查了,他们只好把干部宿舍楼从五层降为二层,市财政局领导前倨后恭,居然把准备盖在其他地点的干部宿舍楼规划也送到文物科审批,我拒绝说:“我们依法只管全国,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的事,别的不管。”
  1999年夏,市委、市府因漳州“断头路”多,影响交通,由市房管局公示要把马灶路(今水仙大街)延伸到延安南路西侧。这是第一期工程,其后还要延伸到市二中门口。当时我已离休多年,见到千年古城的心脏地带文物荟萃之地即将毁于一旦,我心急如焚,出于历史责任感,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上书市委领导,严肃而又诚恳地指出:一、漳州明清古街有很多对台文物,你要是毁了就会犯政治性错误;二、台湾路、修文西路那一带街区,是漳州文物如文庙(当时还不是“国保”单位)、明清牌楼、百年老字号天益寿等商店、王升故居等精华荟萃之地,你要是毁了又会犯历史性错误等等,引起当时领导的高度重视,马上批示要一位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和建委主任、规划局副局长等三人听“曾老”意见。我们奉命在市建设局七楼会议室磋商取得共识,使这一片“千年古城瑰丽明珠”在关键节点上逃过一劫保存了下来。从2001年开始,市、区政府多次给力维修,明清时期数百年古街换新貌,终于被国家文物局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04年9月1日漳州市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