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一张国宝级的烫金名片:发现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把福建历史推前到大约25万年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617
颗粒名称: 三、送一张国宝级的烫金名片:发现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把福建历史推前到大约25万年前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20-22
摘要: 茫茫远古,人类是否涉足福建?一直是一个难以索解的旷世之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科技处处长、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尤玉柱老师,2007年5月15日,在他撰写的《〈漳州史海钩沉〉赞》一文中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及其以前,福建省境内所知的历史,仅仅几千年。把福建历史推前数千年,是曾五岳先生对福建考古作出的重要贡献。最近莲花池山遗址的进一步发掘,证明这个遗址的下文化层是福建省境内最早的文化,距今约25万年前,是我国东南地区诸省中最重要的遗址。到了那时,芗城作为南岛语族数亿人民景仰、崇拜和眷恋的精神殿堂和伟大故里,至尊至荣,善莫大焉。
关键词: 芗城区 建党 烫金名片

内容

茫茫远古,人类是否涉足福建?一直是一个难以索解的旷世之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科技处处长、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尤玉柱老师(芳名镌刻在北京世纪坛上,流芳千古),2007年5月15日,在他撰写的《〈漳州史海钩沉〉赞》一文中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及其以前,福建省境内所知的历史,仅仅几千年。难道蛮荒时代,人类的远祖未曾涉足八闽之地?为了追根溯源,省内外的众多考古工作者,曾为此付出过太多的代价,热切期望沉淀许久的旧石器时代事件,能够浮现在人们的面前,以便人们窥视它的真正奥秘……作为福建籍科学家,我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福建的史前考古事业,为家乡作点滴贡献也是一生之所求。20年前,我曾带领一支考察队辗转于闽北、闽西、闽中和闽南,志在寻找旧石器和早期哺乳动物化石,可并未如愿。在一次讲课时,曾说过:“福建的旧石器会在漳州最先发现,原因有二:一是早期人类通往台湾,漳州是桥头堡,必然留下蛛丝马迹;二是漳州有个曾五岳。”因为,曾五岳先生是一个顽强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考古工作者。
  1987年,曾五岳、孙英龙在东山作考古调查时,收集了一批样本,送到北京鉴定,其中竟有一件万年前的人类肱骨化石,这是福建最早发现的人类化石。该化石出自台湾海峡海域,发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填补福建省的一个空白,更重要的是,给末次冰期台湾海峡曾沦为陆地,台湾早期人类源于福建之说提供实证。把福建历史推前数千年,是曾五岳先生对福建考古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我的记忆里,曾五岳先生为了填补福建省旧石器考古的空白,多次写信给我,询问旧石器特征、识别要领和寻找方法。之后,他几乎踏遍漳州大地,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如愿以偿发现了莲花池山遗址。在这过程中,他不下5次把野外采集的标本寄至北京,但都被我一一否定,然他不因此气馁,继而奋发研读,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竟然开创一条寻找旧石器的新路来。在漳州地界里,他一共发现两处人类化石地点、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百余处“中石器时代”地点。一个原本外行的人,竟然能够取得如此骄绩,实属不易,其精神和毅力,感人至深!
  最近莲花池山遗址的进一步发掘,证明这个遗址的下文化层是福建省境内最早的文化,距今约25万年前,是我国东南地区诸省中最重要的遗址。重写福建的历史,饮水思源,功劳应归于曾五岳先生的最先发现。
  尤玉柱教授是我史前考古的启蒙老师。师生情谊深似海,今生今世永不忘。说句真心话,尤老师上述文中夸我的话,实不敢当。我发现芗城北郊红土台地莲花池山史前遗址(含组织出版《漳州史前文化》一书),为芗城区赢得一张再也珍贵不过的“国宝级”烫金名片,充其量不过是我对芗城长期给我深恩厚泽的一个小小的回报。但愿芗城父老乡亲和领导能够好好保护它在环城路北最后剩下的“三棵龙眼树孤岛”遗址,同时组织考古专家广泛搜集材料、调查取证,构建一门“南源学”(即“南岛语族及其文化的源头漳州学”),让漳州及其芗城区走向世界,让世界都了解漳州及其芗城区。到了那时,芗城作为南岛语族数亿人民景仰、崇拜和眷恋的精神殿堂和伟大故里,至尊至荣,善莫大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