揕死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567
颗粒名称: 揕死人
分类号: H177.2
页数: 1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揕”,汉语语言zhèn。《广韵·勘韵》:“揕,拟击。”《集韵·泌韵》:“揕,击也。”《战国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唐代张读《宣室志》卷六记载:大历中,有吕生侨居永崇里时,遇水银精化为群妪相戏,“其妪忽上榻,以臂揕生胸……久之,又有一妪忽上榻,复以臂揕生。生遽觉一身尽凛然,若霜被于体。”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周琰》亦记载岑溪有一位“暴戾多力”的人叫周琰,“家人既不相安,邻里亦不敢犯”,一日遇到一道士,指琰为虎,大怒,即“攘臂而前,揕其胸。道士以袖拂之,颠仆丈余,伏地不能起。”现代诗人柳亚子先生在《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一文中写道:“左手把民贼之衣袂,右手揕其胸。”这些诗文例,将“揕”字用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漳州 方言 李竹深

内容

用手或操家伙用力将人击倒,闽南方言称“zǐm”。“zǐm”应以何字为是?有“抌·揕· ”三字可供选择。
  “抌”,汉语语音dǎn,《说文·手部》:“抌,深击也。”《玉篇·手部》“抌,击也。”《广韵·感韵》:“抌,刺也,击也。”《集韵·寝韵》:“抌,楚谓搏曰抌。”《列子·黄帝》:“既而狎侮欺诒,攩 挨抌,亡所不为。”扬雄《方言》卷十云:“ 、抌,推也。南楚凡相推搏曰 ,或曰 。沅涌 幽之语或曰攩。”
  “揕”,汉语语言zhèn。《广韵·勘韵》:“揕,拟击。”《集韵·泌韵》:“揕,击也。”《战国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唐代张读《宣室志》卷六记载:大历中,有吕生侨居永崇里时,遇水银精化为群妪相戏,“其妪忽上榻,以臂揕生胸……久之,又有一妪忽上榻,复以臂揕生。生遽觉一身尽凛然,若霜被于体。”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周琰》亦记载岑溪有一位“暴戾多力”的人叫周琰,“家人既不相安,邻里亦不敢犯”,一日遇到一道士,指琰为虎,大怒,即“攘臂而前,揕其胸。道士以袖拂之,颠仆丈余,伏地不能起。”现代诗人柳亚子先生在《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一文中写道:“左手把民贼之衣袂,右手揕其胸。”这些诗文例,将“揕”字用得淋漓尽致。
  “ ”,汉语语音zhěn《集韵·侵韵》:“,击也。”清人王衍梅《跋铅山先生请重修应宿闸书》云:“有细罅必 之。”则“ ”为“敲打”之义明矣。
  比较上述三字,“抌”字义同而音乖,显系难于入选,而“ ”字虽音同,然宇义差强人意,不如“揕”字音义相兼,最为得体。闽南方言之“大力揕人”、“将人揕倒”、“揕死人”等,应以“揕”字为妥。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的是一部巨书,一部再现漳州中心城区——芗城150多年地方文化历史的《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这部书共六卷八册,400多万字,文稿1000余篇,插图500多幅,反映了漳州百余年的政治风云、社会兴衰、人物足迹、物产风情、地方掌故和文化特色。作者大部分是漳州本地的各界人士或全国各地高校学术单位的教授及台湾、国外的漳籍同胞,年龄从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老者至新中国时代的新人,他们从“亲历、亲见、亲闻”写作原则再现漳州的百年沧桑,是漳州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竹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