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85
颗粒名称: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分类号: F321.2
页数: 1
页码: 149
摘要: 据调查,全市(区)共有手工业1593户,从业6726人,资金104亿5063万元,种类大致分为54类,以铁、竹、麻、纺织、制面、木器为最多。是年2月,建立了壳灰、竹业两个生产合作社。至1954年底,共发展生产合作社8个,生产供销社2个,生产小组10个,社(组)员877人,占手工业总人数12%。1955年,共建社(组)60个,社(组)占手工业总数50%左右,年产值达889.8万元,比1952年增长7%。1956年1月,全部手工业者均已组织起来,共组织生产社98个,生产小组23个,社(组)员6697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改变了手工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活。
关键词: 漳州市 手工业 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据调查,全市(区)共有手工业(包括工场手工业及个体手工业,不包括洗染、服装、理发、刻印业)1593户,从业6726人,资金104亿5063万元(旧人民币),种类大致分为54类,以铁、竹、麻、纺织、制面、木器为最多。是年2月,建立了壳灰、竹业两个生产合作社。至1954年底,共发展生产合作社8个,生产供销社2个,生产小组10个,社(组)员877人,占手工业总人数12%。1955年,共建社(组)60个,社(组)占手工业总数50%左右,年产值达889.8万元,比1952年增长7%。1956年1月,全部手工业者均已组织起来,共组织生产社98个,生产小组23个,社(组)员6697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改变了手工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活。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侨森
责任者
吕国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