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笑棠与《金刚经寿母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61
颗粒名称: 严笑棠与《金刚经寿母册》
分类号: K820.8
页数: 6
页码: 113-118
摘要: 严笑棠,本名堃,1902年生,卒年未详。福建漳州人,原为隐士,渡台后为实业家,早年毕业于福州法专,曾任厦门市佛教会理事,热心佛教事业,颇多善举,是近代著名的佛教居士,曾随侍弘一法师。他曾服务于漳州的新闻、教育界,供职于报社、医院等单位,后渡海赴台。他爱好诗文,擅长书法,尤其嗜好旧王孙书画。到台湾后,广交社会名流,与溥儒等台湾各界文人雅士交好,常有雅集之会。溥儒曾为其画过时装人物画像,称赞他为“闽南孝子,海上诗人,风姿潇(萧)洒,迥出红尘”。“孝道”是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在我国源远流长。
关键词: 漳州市 严笑棠 《金刚经寿母册》

内容

严笑棠,本名堃,1902年生,卒年未详。福建漳州人,原为隐士,渡台后为实业家,早年毕业于福州法专,曾任厦门市佛教会理事,热心佛教事业,颇多善举,是近代著名的佛教居士,曾随侍弘一法师。他曾服务于漳州的新闻、教育界,供职于报社、医院等单位,后渡海赴台。他爱好诗文,擅长书法,尤其嗜好旧王孙书画。到台湾后,广交社会名流,与溥儒等台湾各界文人雅士交好,常有雅集之会。溥儒曾为其画过时装人物画像,称赞他为“闽南孝子,海上诗人,风姿潇(萧)洒,迥出红尘”。
  “孝道”是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在我国源远流长。闽南地区历来重视传统孝道,沿袭着两岸人民的亲缘关系,历史上有许多孝子善行不胜
  枚举。而在近代,却有一位被人誉为“闽南孝子,海上诗人”的严笑棠,以极其特殊的方式传达母子的亲情,堪称“海峡两岸近代版孝道史话”。
  闽南名士 侍教弘一
  说起弘一法师(又名李叔同),笑棠先生与他交谊甚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那是民国27年(1938年)3月,弘一大师应他的邀请来到厦门,在鼓浪屿了闲别墅传经授道。5月8日,他与南山寺住持广心法师延请弘一大师来漳,居住在南山寺僧寮。笑棠与弘一法师志趣相投,这年8月,为严笑棠的祗园题写园额,并撰《祗园记》。今《龙溪新志初稿》记载着他的《祗园记》:“笑棠居士,性高尚,不治生业,唯于舍旁拓地数弓,杂植花木,以为游息弦诵之所。颜曰:‘祗园,意谓是外天长物也。又亦假用梵典之名,而音释悉异,藉以志其景仰所归也’。戊寅秋仲,余弘法龙溪,居士请题园额,为述其义如是,因并记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先生与他的交往情深,同时也透露出先生的“恭敬、恬淡、高雅、简约”的为人处事风格。
  弘一法师在漳州弘法坚持“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
  忘念佛”主张,其高尚的情怀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敬仰。弘一法师在漳期间弘法相当成功,无疑与得到严氏等朋辈的鼎力协助有关,正如他给其友人的信中说:“朽人近来在漳州弘扬佛法,十分顺利。”
  倩人书经 遥祝母寿
  由于战乱的原因,尽管两地隔山离海,母子难以实现聚首夙愿,然而仍阻挡不了母子的亲情。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严笑棠避迁台湾时,其母因年高奉佛,不愿远离乡井,严氏在台湾“深怀孺慕”,发愿刻金刚经为母祈福。1953年,适其母吴太夫人七十大寿,为尽孝心,特倩溥儒以小楷抄录佛教经典《金刚经》全文,并作麻姑贺寿小画及书法长生经幢颂词。该经册历经四载,于1956年抄录完成,书成之时,严氏向溥儒行三叩九拜大礼,以示感激,先生亦怜严氏孝心至诚,再为他白描大士一幅于册首。《金刚经寿母册》以一函两册的形式草装,于右任题写外签,陈含光题写扉页,另有寓台名家雅士题跋。
  除了溥儒的书法大作外,严笑棠还不惜工本为其母制作了祝寿诗文画集,画集用金纸特制“寿”字四端、“万”字边框的洒
  金笺纸,历时七载,遍邀社会各界名士鸿儒绘画撰诗文志贺,汇成五巨册名人祝寿文画集。
  其中,2005年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溥儒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其晚年力作,是溥儒存世作品中唯一的恭楷长篇书迹。全文计5212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溥氏用端庄精致的蝇头小楷,一丝不苟精工敬写。纵览全册,淳雅清丽,书法精美,可谓字字珠玑,不失皇家之风。溥儒复应严氏所求抄录此文,如此长卷当属不易,可见两人交情匪浅。除书法艺术价值外,册首所绘大士是弥勒菩萨形象,其立意写经的背后缘由也感人至深,在我国1600年的写经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溥儒(1895—1963),北京人,字心畲,号西山逸士等,道光皇帝曾孙。笃嗜诗文、书画,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是当时北京声誉极高的文化名人。入台后,与张大千、黄君璧三人,成为岛上画坛“三座大山”,影响巨大。
  感天孝道 鸿儒志贺
  严笑棠遍邀台湾各界名士鸿儒绘画撰诗文志贺,其孝举一时波及全岛,影响广泛深远。寿册集成历时七载,题词作画者竟达303人,规模之大、涉面之广实属罕见,在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严笑棠当年念母思乡之情。
  溥儒抄录《金刚经》全文后,感于严氏孝心耿耿,在台名流无不惊赞。除溥儒自跋和于右任题写“写经寿
  母,功德无量”外,还有张昭芹、陈含光、钟伯毅、贾景德、赵恒惕、许世英、张默君、谭元徵、彭醇士等九位寓台名家纷纷为之题跋诗文于册后,内容多援引佛经教义,“于严笑棠之孝行,称赞有加;于溥王孙之书法,莫不叹美”,可谓“真至宝也”。诗文题跋为《金刚经寿母册》增色添彩,弥足珍贵!
  溥儒在自跋中谈及:“龙溪严孝子,报母写金经,避地离乡郡,瞻云向渺溟。梦回漳水碧,魂断海烟青,此志神能格,天高自可听。”高度称赞严氏孝心善举,深得儒家传统孝悌之道,望其世代承传。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书法家于右任(1878—1964)就其写经方式和道德评价给予充分肯定,题赠:“写经寿母,功德无量”。曾为光绪进士、考试院长的贾景德(1880-1960)也题记:“笑棠先生为太夫人祈福,请心畲先生端书此卷……当为太夫人增福于无既也!”
  1956年,时年85高龄的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历任内阁总理等职的许世英(1872-1964)题跋:“今笑棠先生出示写经寿母,其孝思足以风世矣!”称赞其孝行高风亮节。
  1957年2月,84高龄的广东乐昌人、著名诗人、诗社社长张昭芹也为之题跋:“笑棠奉母至诚,为书金刚经全卷,此至宝也!其珍重,盖袭为世世子孙永保享永保用。”对严氏尽孝精神之可贵大加褒扬,视为世代之宝。同年,曾任国民参议议员的著名书画家陈含光(1875-1957),以其从佛学角度予以关怀,赞其功德无
  比:“……今孝者罕能知佛意,若笑棠以般若奉母,其大孝,盖无量无边。”同年冬天,著名女教育家、书法家张默君(1884-1965)给予赠诗,“……有母滞漳滨,西顾涕沾臆。……悠悠游子心,冀卜安且吉。”
  1958年8月,江西人彭醇士(1896-1976),著名诗人、书画家、教授,曾任台湾立法委员,有“江西第一才子”、“国际诗人大会桂冠诗人”美誉。他为笑棠尽孝至诚题诗:“如来真实语,从昔未尝闻,书写余佳士,修持有释文。珠林霑法雨,金粟现慈云,寸草心但尽,亲恩报几分。”
  1959年秋,曾任民国众议院议员、湖南省财政厅长的蓝山人钟伯毅(1880—1962)有感而发,写下“墨香篆德出王孙,将母同熏无尽恩。”诗句予以勉励。同年冬,曾任国民党高官的书法家赵恒惕(1880-1971)道出严笑棠孝心一如既往、永不更改的感叹:“十年避乱居东海……梦中颜色长无改。”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谭元徵为严笑棠挚友写经寿母册题跋:“供养正寝,为母祈福,以寄其就养无方之诚……”,认为对弥补孝情大有裨益。
  严氏的寿母册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佛学、书学、儒学文化的综合传承与弘扬,加上有如此之多的贤达题贺,且题者大都多为书画艺术家和高官,使寿册价值与艺术含量倍增。
  (作者单位: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办公室)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长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