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5275 |
颗粒名称: | 五、漳浦施昭定支系 |
分类号: | K250.657 |
页数: | 2 |
页码: | 239-240 |
摘要: | 漳浦施昭定,宋宣议郎。宋末陈吊眼之乱昭定率一部族人到漳浦避难,卒葬漳浦。境地立一座“有宋宣义施公神道”的大石碑。这座在坑仔尾有七百多年之久的石碑还保存着,是昭定墓地的物证。昭定之孙施显材,后来成为漳浦施姓支系之祖,分传佛昙镇的人家村、桃园社、石古社、古坑社、新安村和湖西乡的前山社。佛昙古称佛潭,又称浮南桥。与香山澳紧挨有一片小丘陵称香山。漳浦施姓而今大部聚居香山旁的人家村。明清时期,漳浦佛昙香山一带的施姓,有不少人过台湾。他们入台百多年或二百多年,后裔数千人。大陆改革开放后,台湾漳州籍的施姓宗亲不断有人来大陆旅游、寻根谒祖和投资办企业。 |
关键词: | 施昭定支系 简介 漳州 |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编写的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内容包含了前言,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民俗记述,台岛践履,文献集萃,后记等反映漳州市中心城区的人文地理、物产风俗,反映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