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三路反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146
颗粒名称: 清军三路反攻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清政府对太平军攻克漳州及各县,深感不安,加紧调兵布阵反攻。1864年10月下旬,福建提督林文察的先头部队副将惠寿率军先达漳州东郊。尚未立足就被太平军伏兵击溃。11月2日,林文察统率主力一万多人抵江东西岸,驻扎在万松关瑞香亭一带,意欲夺取万松关后进攻漳城。总兵曾玉明也率水师到江东一带待命,协同林文察作战。李世贤闻讯,于3日迅速带领2000精锐将士,抢占万松关上的岐山 ,下半夜突然发起袭击。太平军居高临下,突闯清营,清兵措手不及,一片混乱,主帅林文察当场被杀,清军大部被歼。泊在江东的总兵曾玉明闻报,急带水师支援,也被太平军击退。两军经连续的激战,太平军已处于明显劣势。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芗城区 太平军鏖战

内容

清政府对太平军攻克漳州及各县,深感不安,加紧调兵布阵反攻。1864年10月下旬,福建提督林文察的先头部队副将惠寿率军先达漳州东郊。尚未立足就被太平军伏兵击溃。11月2日,林文察统率主力一万多人抵江东西岸,驻扎在万松关瑞香亭一带,意欲夺取万松关后进攻漳城。总兵曾玉明也率水师到江东一带待命,协同林文察作战。李世贤闻讯,于3日迅速带领2000精锐将士,抢占万松关上的岐山(今瑞竹岩一带),下半夜突然发起袭击。太平军居高临下,突闯清营,清兵措手不及,一片混乱,主帅林文察当场被杀,清军大部被歼。泊在江东的总兵曾玉明闻报,急带水师支援,也被太平军击退。
  清军损兵折将,闽浙总督左宗棠不得不入闽督师。为加强对太平军的镇压,左宗棠调兵从三路进攻漳州。一路从江苏调派提督郭松林、杨鼎勋部8000名淮军援闽。该军全部洋枪洋炮武装,自上海乘海轮到厦门,在海澄登陆从南路进攻漳州。二路命在闽西的王德榜部、在龙岩的刘明珍部东进,在永安的总兵刘瑞冕部南下,从西北部会攻漳州。三路是从浙江调3000名湘军,由衢州总兵刘清亮率领,从东郊进攻漳州。统计围攻漳州的湘军、淮军、闽军已达3万余人,且多是装备有洋枪洋炮的精锐部队。
  同治四年(1865年)3月初,左宗棠吸取林文察失利的教训,采取步步为营进逼漳州。3月16日,清军高连升、刘清亮部进驻东郊一带,李世贤率太平军和南靖援军分路出击,欲以优势兵力围攻清军。太平军虽勇敢冲杀,但经不起高连升部洋枪洋炮的攻击,伤亡甚众。李世贤再次组织攻击,受到高连升等部联合反击,后退又遭清军伏击,“阵亡三四千人,带伤以万计”⑤。24日清军王德榜部渡过九龙江北溪在浦南一带扎营,李世贤再次率军出击,阵斩游击钟元兴,但受对方排炮轰击,未能攻破清军营垒。从江苏乘船在海澄登陆的郭松林、杨鼎勋部,已进驻南乡古县一带。面对洋枪洋炮武装的清军,李世贤也集中军中洋枪洋炮队伍,于4月10日在古县一带,与郭松林、杨鼎勋部交锋。意欲扫下清洋枪洋炮队的威风,但清军以强大的火力发起猛攻,太平军的火器远不如清军,伤亡惨重而归。两军经连续的激战,太平军已处于明显劣势。时李世贤致英、法、美“共攻清朝“的函,也如泥牛入海。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确定七个栏目,分别是“故地踪影”、“往事寻踪”、“民俗记述”、“人物春秋”、“邑人书架”、“姓氏选登”和“文献集萃”,以芗城区为基点,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物进行搜集、整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