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第一条水泥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24
颗粒名称: 漳州城第一条水泥路
分类号: F727.57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民国八年陈炯明率粤军进漳,拓建街道,利用拆古城墙下来的墙石,铺设10条石砖路和25条沙泥路。定威北路为石砖路,定威南路为沙泥路。解放初,漳州的经济还没有得到迅速恢复发展时,人民的生活还不是很好,为了给漳州人民办实事,1952年,市政建设投资13.8万元,修建延安南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此掀起古城旧路面改建的新序幕,百年来漳州城内路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光滑平坦的水泥路面大大利于行人,更利于行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生活条件。改变了漳州“马路不平”的旧城面貌。1954年延安南路南段、新华西路、北京路、台湾路等也陆续修为水泥路面。
关键词: 漳州 水泥路 商业

内容

民国八年陈炯明率粤军进漳,拓建街道,利用拆古城墙下来的墙石,铺设10条石砖路和25条沙泥路。定威北路(延安南路北段)为石砖路,定威南路(延安南路南段)为沙泥路。解放初,漳州的经济还没有得到迅速恢复发展时,人民的生活还不是很好,为了给漳州人民办实事,1952年,市政建设投资13.8万元,修建延安南路(北从新华西南至修文路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此掀起古城旧路面改建的新序幕,百年来漳州城内路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光滑平坦的水泥路面大大利于行人,更利于行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生活条件。改变了漳州“马路不平”的旧城面貌。1954年延安南路南段(修文路至澄观道)、新华西路、北京路、台湾路等也陆续修为水泥路面。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秉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