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596 |
颗粒名称: | 端午节及其习俗 |
分类号: | K892.1 |
页数: | 6 |
页码: | 98-103 |
摘要: |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而端午节由来已久,并有许多别称:如“重午”、“重五”节,古代五与午同称,五月也叫午月,五日也叫午日。据《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为初,始之意,端午就是五月开始的一个午日,故有“重午”和“重五”之别称。从端午节的几个别称看,又是与岁时有关,如天中节、天长节、蒲节、夏节、端阳节、女儿节、五月节等都与季节气候相关的。据《康熙大兴县志》载,“是日少女佩带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故又称女儿节”。漳州俗称端午节为五月节,习俗沿古例悬艾插蒲、具角黍、服雄黄酒儿童簪茧虎以及龙舟竞渡等。此两项习惯已逐渐被遗忘而废除。 |
关键词: | 端午节 习俗漳州 |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