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475
颗粒名称: 附录一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0
页码: 83-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1年至1992年漳州芗城区的大事记。
关键词: 漳州 芗城区 大事记

内容

1951年
  10月24~29日召开漳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漳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3名。
  1952年
  12月17~23日召开漳州市第二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漳州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22名。
  1956年
  1月14日举行漳州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33次(扩大)会议,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政协),协商产生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65名。
  1月16~17日召开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65名。
  1月举行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研究当前任务,建立日常办公机构、工作机构(工商、华侨、科技、文教、解放台湾等5个工作小组和学习委员会)及会议制度、工作制度。
  3月26日举行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委(扩大)会。参加会议有工商、华侨、卫协、宗教、科技、文艺、农业社、劳协委员21人,由政协副主席林杏雨主持,座谈《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6月8日举行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常委会,作出“组织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决定”。(1)组织学习座谈会(学习会);(2)举办业余政治学校;(3)举办工商讲座。
  6月13日晚在市人委会礼堂举行端阳节联欢会,政协委员、工作组成员共60余人参加。6月组织政协委员和学习中心组成员,参观公私合营漳州机器厂和前锋农业社。
  7月17日解放台湾工作组与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海外和台湾的驻漳家属共23人,举行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座谈会。政协秘书长、统战部长郭振生出席并讲话。
  8月30~9月1日召开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增补政协委员10名,共75名。列席会议各界人士39名。
  9月5日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以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各界人士名义向北京发出支援埃及人民正义斗争的信。
  9月24日举行解放台湾、工商、华侨、文教、科技”等5个工作组正、副组长联席会议、政协副主席林杏雨主持会议并讲话。
  9月24日举行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常委(扩大)会,政协常委、民主党派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协商市二届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
  10月16日收到埃及驻华大使馆10月3日发给政协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诸位先生的信。信上写道:“我们已经收到您们的信了。您们对于苏彝士运河国有化,作热烈而诚恳的支持,谨此表示隆重的谢意。
  11月27日组织政协委员11名和印尼漳州籍回国观光团6名,参加鹰厦铁路铺轨到郭坑的慰问大会。
  12月3日组织政协委员8名和各界人士3名,由政协副主席林杏雨率领访问小组赴厦门参观访问。
  12月4日文教工作组举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座谈会,邀请社会上的老秀才、旧文人、老艺人、退休大学教授和教育、医务工作者共24人参加。座谈会由政协副主席张方主持,中共漳州市委文教部周庆之部长到会讲话。
  12月16日科技工作组举行中等学校理化教师座谈会,中共漳州市委工交部赵和仕部长介绍我市工业现状和十二年规划。
  1957年
  1月27日市政协与工商联举办的工商界第一期政治讲习班于1956年12月1日开学,1957年1月27日结业,参加讲习班共57人,其中工商业者33人、小商23人、家属1人。
  2月20日工商界第二期政治讲习班开学,学员78人。
  2月28日市政协一届第十二次常委会与市人委会第三次会议联席扩大会议,决定组织政协委员,人民代表各10名进行视察。3月10日~13日开始分成4个组分别到工厂、农业社、学校、医院进行视察。
  3月26日市政协举行茶话会,欢迎前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纵队上校副官主任汤涛从香港回到我市。政协副主席林开德和中共漳州市委统战部部长郭振生等20多人参加。市政协常委会根据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精神,通过汤涛为政协委员。
  4月27日市政协一届第十六次常委(扩大)会议,由列席最高国务会议的市政协副主席林杏雨传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参加会议除政协常委外,还有各民主党派委员、工商联、华侨、卫协、宗教等人民团体常(执)委等80余人。
  6月11~14日召开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有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共118名。
  6月29~7月25日举行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开展反右派斗争。
  1958年
  1月19日举行市政协第一届第十八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政协主席张希良主持,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应邀列席会议。协商讨论《1957年度征兵方案》、《1958年推销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工作方案》、《漳州市义务劳动暂行办法》等。
  2月19日组织政协委员、社会人士共28人,前往市郊大同农业社访问、参观和联欢。
  9月1日市政协举办家畜果树综合试验场,组织社会人士30人参加劳动,其中社会人士15人、和尚9人、菜(尼)姑6人。
  11月11日市政协举办的业余政治学校开学,参加学习有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宗教界的委员及社会人士共51人。校长田庄(兼),校务处主任:陈迪,副主任:林杏雨、郑图。
  11月27日市政协一届第21次常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共80余人。会议由政协副主席林开德主持,统战部长、市人委会委员王学智代表市人委会作“关于漳州市私房改造方案(草案)”的报告。
  12月12日市政协第一届第22次常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共66人,听取中共市委书记、政协主席张希良报告,讨论毛泽东辞去国家主席职务问题。
  1959年
  7月23~30日召开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16名,列席的19名。
  7月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保留秘书处及学习委员会,增设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并把原5个工作组调整为党派、工商、华侨、文教、科技、宗教、解放台湾及台胞联系等7个工作组。
  12月3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3次常委(扩大)会,组织各界人士600多人,听取中共漳州市委工交部赵和仕部长作关于“工业问题”的专题报告。
  12月29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常委(扩大)会,组织各界人士600多人,听取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张亚磊作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题报告。
  12月30日~1960年1月9日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召开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市政协副主席郑畴、副秘书长郑图和龙溪、诏安、云霄、漳浦、海澄等县政协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共龙溪地委常委、监委书记董有伦出席并讲话,统战部长田庄作总结报告。
  1960年
  1月26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常委(扩大)会,组织各界人士900多人,听取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田悦庄作关于“财贸问题”的专题报告。
  2月13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常委(扩大)会,组织各界人士900多人,听取漳州师专副校长张方作关于“文教卫生”的专题报告。
  2月21日举行党派工作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有20多人,市政协副秘书长、市农工党副主委郑图主持会议,讨论如何迅速投入文教革命新高潮,创出优异成绩迎接文教战线群英会的召开。
  3月27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主席(扩大)会议,政协副主席张希良、田庄、郑畴、张方、林开德、林杏雨,秘书长王学智,副秘书长郑图,以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正副主委和专职委员16人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中共漳州市委书记、政协副主席张希良作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讨论通过市政协1960年度工作计划和关于在各界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计划,决定成立政协家属工作筹备委员会,由魏静霞任主任委员,赖翠英、杨文惠、黄丽贞、林婉贞任副主任委员,余倩卿等9人为委员。
  6月28~7月4日召开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7月《漳州文史资料》第一辑出版(铅印本),刊载34篇,6.6万字。8月28日举行中等学校和小学教师座谈会,讨论教学改革问题。会议由政协副秘书长郑图主持。9月6日市人委和政协常委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进一步动员各界人民开展以粮为纲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由副市长、工商联主委蔡竹禅主持。(10月5日举行大办农业问题座谈会,中共漳州市委统战部长、政协秘书长王学智出席并讲话。
  1961年
  2月5~9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政协常委及各界人士共134人,学习当前国内外形势,学习农村人民公社政策问题。
  8月8~20日举办暑假俱乐部,各民主党派教育界成员33人参加。9月《漳州文史资料》第二辑出版(铅印本),刊载22篇,5.4万字。
  9月21日举行第93次人委会与政协第二届第12次常委会联席会议,人委会委员10人,政协常委16人出席,会议由市委书记、政协副主席张希良主持。政协常委对当前我市社会治安、市场管理、城市卫生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0月24~30日在漳州的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视察了天宝、浦南、后房农场、农械厂、机床厂等。12月26~31日召开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27名。
  1962年2月20~23日召开政协漳州市各界民主人士家属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主任委员魏静霞,副主任委员陈媛梧、余倩卿、连秀琴、杨文惠及委员共12名。9月《漳州文史资料》第三辑出版(铅印本),刊载19篇,6.3万字。
  1963年
  5月29~7月10日在各界成员中开展“以抗旱生产,增产节约,支援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组织各界人士及家属280多人次,参观了九龙江的江东地段堵江截流,大水港、高坑的引水上山,天宝月岭的疏渠灌溉,浦南谢坑的担水浇田。
  11月《漳州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油印本),刊载14篇,4.64万字。
  1964年
  1月21~26日召开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29名。1月26日举行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推选市政协副秘书长,通过各工作组(委)成员名单。
  4月23~24日举行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主席(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政协副主席、正副秘书长,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共12人。中共漳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方云出席并讲话。会议决定在各界人士中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8月3日举行“上山下乡问题”的报告会,请中共漳州市委委员、法院院长李春才作报告。出席报告会有政协常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及各学习小组成员共230多人。
  1965年
  9月《漳州文史资料》第五辑出版(油印本),刊载8篇,2.66万字。
  10月25~30日召开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1月28日市政协秘书处作出“关于组织各界人士学习王杰同志的几点意见”。
  1966年
  2月20日市政协作出“关于组织各界人士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几点意见”。
  1967—1978年
  市政协停止活动。
  1979年
  5月10日市政协恢复活动,并启用市政协印鉴。
  5月31~6月3日召开市政协五届一次委员会,委员161名。
  6月4日市政协五属第一次常委会,通过任命陈寿彭、陈松年为副秘书长,决定成立11个工作组(委)。
  8月市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出版,刊载25篇,10.95万字。
  9月23日市政协和市对台办联合举行“中秋茶话会”,邀请市政协部分常委、各民主党派和台胞及部分民主人士出席,庆祝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畅谈中秋佳节思亲怀念台胞之情。
  1980年
  1月1日市政协和市对台办联合举行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一周年座谈会。
  10月2日市政协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漳的台湾同胞,去台人员家属的座谈会,座谈叶剑英委员长9月30日的谈话,中共漳州市委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
  10月3~5日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侨联等有关单位领导共50人,传达学习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10月29~11月5日召开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160名。
  12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本市自来水供水设施和过程进行视察,了解了水源,发现污染以及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视察作出报告,提出要扩大蓄水池、加强消毒、延伸管道等7条建议。该报告引起省建委的重视,决定拨专款基建,解决市自来水的供水问题。
  1981年
  1月1~3日市政协科技、党派、华侨等工作组分别举行会议,并参观了市酒厂,大华蜜饯厂引进的软包装设备。
  1982年
  1月《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出版,刊载27篇,12.48万字。
  3月1~6日召开市政协五届三次全体会议。
  4月27日市政协组织委员和民主人士43人到厦门参观机场和港口建设。
  11月12~21日南平市、浦城县政协先后到我市参观交流工作经验。
  11月21日由市政协主席陈达明带领一行14人到三明市参观学习。
  12月《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出版,刊载20篇,11.52万字。
  1983年
  1月3日市政协聘请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在漳讲授“闽南语和古汉语关系”的学术讲座。
  1月25~30日召开市政协五届四次全体会议。
  4月5日光泽县政协经济组一行7人到我市交流工商经济工作经验。
  6月3~8日云霄、诏安、东山等县政协参观组到漳交流开展政协活动的经验。
  7月2日福州市政协一行15人到漳参观并交流开展政协工作经验。
  7月《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出版,刊载11篇,7.36万字。10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观组到我市参观交流工作经验。
  12月《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出版,刊载10篇,7.04万字。
  1984年
  1月28日陈寿彭任市政协办公室主任;许昌新任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1月30日市政协秘书处改为市政协办公室。
  3月26日陈松年任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4月1~8日召开市政协五届五次全体会议。委员164名。
  5月20日市政协组织学习、考察小组,到广东海丰、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潮州等地参观学习开展政协工作的经验。
  6月14日尤溪县政协一行10人,到漳了解交流政协工作情况。
  7月6日漳州芗潮剧社老社员,菲律宾华侨陈霖先生和广州离休干部王文同志来漳,市政协组织部分芗潮剧社社员进行座谈。
  8月30日江西瑞金市政协一行5人到漳访问,了解座谈有关侨办企业和文史工作情况。
  9月21~27日市政协配合物价、工商和文明办等部门对市场物价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检查。
  10月《漳州文史资料》第六辑出版,刊载23篇,10.24万字。
  10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政协副主席邓振南带领政协参观组到漳,交流政协工作情况。
  10月21日陈达明主席带领市政协参观组一行4人,到南平、崇安等兄弟县市政协参观访问。
  11月3~28日安徽省蚌埠市、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宜春市、浙江省苍南县、福州市仓山区和清流县等地政协先后到漳,座谈交流政协工作经验。
  12月5日召开第五届第二十二次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协商决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人选、审议第五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换届有关问题。
  12月8~20日江苏省淮阴市、广州市荔弯区、建阳县等兄弟县市政协到漳访问,并座谈交流政协工作经验。
  12月22~27日召开市政协六届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73名。
  1985年
  1月8日市政协组织委员和民主人士在漳州宾馆听取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同志作“遵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教育家韦力同志作“在三个面向指引下,建立新的教育体系的探索”两个专题报告。
  1月1日~15日上海市长宁区、建瓯县政协来漳访问交流工作经验。
  1月16日举行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协商决定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各工作组正、副主任(组长)的人选;听取经委黄银茂主任作关于我市1985~1990年工业生产计划发展的报告。
  2月10日市政协召开迎春座谈会,邀请在漳的全国、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工作组(委)长及党派、团体正、副主委、知名人士等100多人出席会议,座谈目前形势及反映意见。
  2月12~16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慰问马山劳教农场管教人员,看望劳教人员。先后对少数民族病难户、合胞台属及住院治疗的省、市政协委员进行慰问活动。
  2月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副主席陈济林和建瓯县政协
  12位同志先后来我市访问。
  3月6日祖国统一工作组接受东山县政协邀请由副组长许昌新和工作组成员赵希岭、连良珠等同志,前往东山县参加与台湾渔民大联欢,共渡元宵佳节。
  3月12日举行各委员会,工作组主任(组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各委员会(组)人员名单。
  3月15日教育工作组与中共漳州市教育局总支部联合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政协副主席、教育工作组组长张仪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一致提出:“尊师重教应成为社会风气。”
  4月11日举行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亚盛传达福建省统战、政协工作座谈会精神;政协副主席郑文澜传达关于漳州市对外开放,提前翻两番的规划。会议由政协主席陈达明主持,市委书记梁才美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希望政协的同志为漳州的开放和建设多办一些好事,多做贡献。
  4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政协一行23人到市政协交流工作经验。
  4月8~10日政协委员、人民代表共30名,到机关、工厂、商店、街道、农村郊区、车站等进行视察,对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迎接全省九个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起到推动作用。
  4月13日省政协副主席蒋学道率领的闽南调查考察组一行16人到我市考察,听取政法委、司法局、妇联、宗教等单位的负责人对法制工作,落实宗教政策情况的汇报。4月21日全国政协服务局一行5人到市政协检查指导工作。
  5月8日市政协组织教育专题讲座。由师专副教授陈炳昭、讲师吴庆全、陈越、市进修学校校长蓝利灵、幼儿园长黄秀琴等同志主讲,分别于5月份进行5次讲学活动。
  5月14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福建省调整部分地、市行政体制的批复》,漳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
  5月18日湖南省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2人,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协副主席邓竹虚等4人,邵武市政协副主席张明达等14人,来我市访问。
  5月组织农工党部分医师到农村义诊,收入100多元,捐献给红十字会支援非洲灾民。
  5月31日召武市、莆田县政协共40人到市政协参观交流工作经验。
  6月2日顺昌县政协7位同志到漳参观,交流政协工作经验。
  8月7日中共漳州市委下达了《关于原漳州市政协改为芗城区政协的通知》,决定: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改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
  8月20~24日召开政协主席会议,六届政协常委员协商研究政协漳州市芗城区第一届委员会人选事宜,和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议程及常委会工作报告。
  9月15日区政协召开庆祝第一次教师节茶话会。参加会议的有政协委员中从事教育的现任大、中、小学教师,以及已离退休的老教授和老教师、社会知名人士共30多人。政协副主席张亚盛、李春才、阮位东、郑文澜、林杏雨、张仪卿、林汉忠出席了会议。
  9月2日政协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各界人士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同志30人参加,政协副主席张亚盛、李春才、阮位东、林杏雨、林汉忠出席会议。
  9月19~21日政协漳州市芗城区举行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共171名。
  10月2日沙县政协一行25人到我市参观交流工作经验。
  10月区政协办公大楼落成,址设漳州市打锡巷47号。大楼共6层,建筑面积1101.56平方米,基建投资27.2525万元。
  11月2日经政协常委会研究决定,作出《关于组织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全国党代会文件的意见》。
  12月5日全国政协秘书长彭友金到漳检查指导工作。
  12月11日浙江省瑞安县政协到漳访问交流工作经验。
  12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第七辑出版,刊载16篇,8.32万字。
  12月28日举行政协漳州市芗城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共芗城区区委书记李朝汉、常委苏德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政协主席陈达明传达福建省召开县(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研究决定设立各委员会,工作组及其领导成员的名单。
  1986年
  2月22日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听取区长曹盛文关于行政体制改革后芗城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通报,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共芗城区委常委苏德泉、副区长韩源亮、区计委、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
  4月24~28日召开区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委员131名。
  2月、6月医药卫生工作组于春耕和夏种期间,先后两次组织部分老中医到浦南金沙、天宝、过塘一带为当地农民义诊,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4月28日区政协作出第一届委员会学习、文史、医务、教育、农业、少数民族、工商等工作组(委)领导成员的决定。
  5月28日区政协一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设置提案工作委员会及其成员的决定。
  6月6日组织委员中的台胞、台属和侨属10多人,到漳浦县旧镇台湾同胞招待所参观,并与在旧镇的台湾渔民开展联欢活动。
  9月30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到天宝镇风园村、田寮村和漳州牛奶场进行视察,对牛奶场走牧工商综合发展道路、扭亏为盈表示满意。
  7月8日区政协配合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城区饮食行业的食品卫生进行视察,时间三天,发现城区的饮食行业只有16家(占总数9.93%)符合《食品卫生法》,区政协视察组捉出建议,请区政府责成主管理部门对饮食行业加强检查、监督、检验和技术指导工作。
  7月16日区政协主席陈达明、副主席张亚盛、阮位东、朱浴沂、林汉忠等领导,到天宝镇探望受灾村民,并了解抗灾工作情况。
  10月13日成立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三胞”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汉忠;副主任委员陈维学、黄宝山。
  12月16日中共芗城区委书记李朝汉到区政协,听取区政协常委会对芗城区1986年工作评估和1987年工作意见。
  12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第八辑出版,刊载13篇,9.2万字。
  1987年
  3月22日~25日召开区政协一届三次全体会议。夏季区政协配合区农委、农业局对天宝、浦南、芝山三个乡镇、14个重点村的香蕉“束顶病”进行现场观察、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病因和防治措施,引起市、省有关部门重视,被列为科研攻关项目。
  7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抗日战争资料专辑)第九辑出版,刊载32篇,12.64万字。
  秋季区政协配合公安、民政等部门到省内外有关地区和单位核查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料,帮助郊区松洲、茶铺等村恢复畲族成份。
  10月15日区政协主席陈达明带队,一行3人到龙岩市参观交流文史工作经验。11月17日~22日召开区政协二届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29名。
  12月2日区政协二届主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研究确定,为加强农村政协委员联系与活动,决定在农村四个乡镇分别成立四个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
  12月15日区政协二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建立12个工作组(委),并任命正副组长(主任)。
  1988年
  1月区政协常委会配合区委对台部组织部分人员对居住本区的台胞进行慰问。对其中50户有生活困难给予生活补助。
  同时,区政协又配合民政部门对郊区少数民族村进行慰问活动,其中37户有病灾困难的,给予生活补助。
  5月18日区政协二届常委召开第二次会议,由区长曹盛文到会作芗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情况的通报。
  8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第十辑出版,刊载35篇,13.6万字。
  11月3日区政协二届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委书记李朝汉传达贯彻中共十三大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四届九次扩大会的精神。
  1989年
  1989年2月28日~3月3日召开区政协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138名。
  3月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政协考察团到区政协参观访问。
  4月4月份北京发生动乱期间,区政协学委会于4月底组织委员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5月区政协科技工作组到天宝、石亭一带,考察香蕉试管苗培植生长情况。认定情况良好,决定配合天宝镇凤园村建立香蕉试管苗试验场,以更新品种,帮助天宝、石亭一带发展香蕉生产。
  5月16日召开政协二届常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传达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精神,并听取审议了科技、教育工作组的活动情况。
  5月区政协党组提出《关于加强我区政协工作的几点意见》。同年10月5日由中共芗城区委下达通知,批转该《意见》给各街道、乡镇、区直机关各部、委、办局予以执行。
  5月底区政协民族工作组到市郊茶铺,松洲、宏道三所小学,向学校师生表示“六一”节的祝贺,并分别赠送给三所小学儿童读物共400多册。
  6月2~3日区政协主席郑兴涉带领机关干部到石亭、浦南、天宝等乡镇召开政协联络组成员座谈会,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和中共芗城区委关于学习李鹏、杨尚昆讲话的四点要求。
  6月6日区政协教育工作组对天宝镇大寨学区进行视察,对当地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出有益的建议。
  6月19日区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走访在漳州城区的6家台资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说明平息暴乱后,改革、开放政策不变,以安定台商情绪,继续搞好生产。
  6月20日区政协召开各界人士会议,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继续为改革开放服务。
  7月6日区政协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传达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党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认识,继续为发展我区经济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8月12日召开区政协常委会,邀请曹盛文区长到会通报1989年上半年政府工作和下半年工作要点。
  9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纪念漳州解放四十周年专辑)第十一辑出版,刊载55篇,25.96万字。
  9月27日区政协和区委统战部在市工商联会议厅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出席会议有市政协副主席张国举,市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区委书记李朝汉、区长曹盛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国文及区政协离、退休的原主席、副主席、政协委员、各工作组成员及社会有关人士共180多人。
  10月24日区政协下达《关于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国庆重要讲话》的通知,要求全体委员以自学为主,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提高认识,结合政协工作任务,搞好参政议政。
  冬季区政协农业工作组深入农村调查、测算,提出要抓好农田灭鼠保丰收的建议,受到区政府的重视,采取了统一行动,统一投药、统一检查、内外、点面结合等措施,共灭鼠6.8万只,为民办一件实事。
  1990年
  1月18日区政协与统战部联合举行各界人士迎春茶话会。参加茶话会有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及教育、宗教、医务、华侨、工商、少数民族、科技界、社会有关人士等。区委书记李朝汉、区长曹盛文、人大主任郑国文、人大副主任魏徐邹、纪委书记张亚力等出席。
  2月15日举行各界人士座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3月5~8日召开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第十二辑出版,刊载42篇,19.04万字。
  4~5月科技工作组与农业工作组,开展科技兴农调查,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
  5月教育工作组对我区中、小学在开展“绿地行动”美化校园情况组织实地视察调查。
  6月2日举行区政协二届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政协常委、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各界有关人士共50多人。会议听取区委常委苏德泉关于开展第二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情况通报;政协副主席张亚盛传达中央、省委关于人大、政协换届的指示;政协副主席王慧卿传达福建省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精神。
  7月17日陈聪义任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8月4日举行区政协二届第十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和有关人士50多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亚盛传达中共福建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10月5日举行区政协二届第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政协副主席、常委、部分委员及各界有关人士共40多人。区委常委苏德泉传达省委召开的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10月22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政协参观组到漳州访问,交流工作经验。
  10月市政协与区政协合编的《漳州文史资料》(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四十周年专辑)第十三辑出版,刊载25篇,10.24万字。
  10月24日市、区两级政协与民政局联合召开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四十周年座谈会。
  10月28日~29日区政协到天宝、石亭调查通讯、水电等设施,并写出调查报告。
  11月5日~8日区政协、人大联合视察检查我区芝山乡、石亭乡、浦南镇、天宝镇计划生育工作。
  12月科技工作组深入农村调查香蕉叶斑病病情,并提出防治技术的经验介绍;同时对部分工业企业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我区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12月3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政协参观组到区政协座谈交流工作经验。
  1991年
  1月10日江西省兴国县政协一行32人到区政协参观访问。
  1月21~25日召开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146名。
  2月5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1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设立学习、提案、文史资料研究等三个委员会以及和科技、财经、民族、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农村、法制、华侨、祖国统一等十个工作组,并任命正、副主任(组长)。
  3月8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2次常委(扩大)会议。座谈讨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出席会议有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及有关人士共40多人。区长陈庆元、副区长韩源亮到会听取委员意见。
  3月11日学习委员会作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文件的意见”。
  4月11日举行各工作组(委)正、副组长(主任)会议,确定各组(委)组成人员。
  4月18~20日卫生工作组会同市农工民主党、区卫生局、防疫站,对天宝、石亭两个中心卫生院进行视察。
  5月15~19日区政协、人大联合视察检查四个乡镇和五个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
  5月20日四川省重庆市江县政协一行8人,到区政协座谈交流经验。
  5月22日区编委同意芗城区政协增设“三胞联谊办公室”、“工作组委办公室”、为科级工作机构。
  6月9日省政协副主席凌青、处长刘松等5人,到我区检查省委政协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区委书记黄和东及区政协主席郑兴涉作汇报。市政协主席黄长茂等参加。
  7月3日区政协、统战部联合举行各界人士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出席会议有政协常委、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各界人士共39人。
  8月3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3次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区长陈庆元关于我区199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通报。政协副主席、常委和部分委员共30多人参加。区委常委苏德泉、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陈源宾到会听取意见。
  8月29~30日农村工作组到四个乡镇对不同类型的8个村,进行关于改革“空壳村”集体经济状况的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送党政领导参阅。
  9月3~4日财经工作组对商业、粮食、供销等系统的部分企业进行视察,了解企业在贯彻《企业法》关于自主权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调查报告。
  9月《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一辑出版,刊载16篇,6万字。
  10月23日在芝山乡政府召开郊区政协委员会议,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组织郊区政协委员参观市政建设工程和乡镇“三资”企业。
  11月1日华侨工作组视察“三资”企业及侨房政策落实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
  11月祖国统一工作组与人大华侨委员会联合对台资企业进行视察调查,提出台资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情况报告。
  12月7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4次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出席会议有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及有关人士共30多人。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1992年
  1月23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5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区委副书记张贤代表中共芗城区委向政协常委通报1991年工作;讨论政协常委工作报告;讨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议程。出席会议有政协正、副主席、常务委员。
  2月24~28日召开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149人。增选陈克非、徐苍生、黄宝山为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3月17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9次常委(扩大)会议,各工作组(委)正、副组长列席了会议。政协副主席王慧卿传达中共中央(1992)2号文件。与会同志认真学习讨论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重要讲话。各工作组(委)总结了1991年的工作经验,交流了1992年工作计划。
  4月10~11日卫生工作组邀请区建委、爱卫办、环卫办等11人,在政协副主席王慧卿带领下,对城区卫生状况进行一次视察,并写出调查报告。
  5月11~13日教育工作组与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一行9人,由区教育局领导陪同,联合对郊区7所中学视察初中教育工作,各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参加当地中学的视察。视察组对我区农村初中教育工作提出四条建议。
  5月19日举行区政协三届第10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政协副主席王慧卿传达省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精神;听取各工作组(委)1992年工作计划和打算;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亚盛通报我区海外联谊会筹备情况;通过增设“三胞联谊办公室”和“工作组(委)办公室”两个科级工作机构,任命陈聪义为区政协三胞联谊办公室主任;任命黄毅为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免去陈聪义的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了漳州芗城区历届政协委员会、政协机构设置、政协重要活动、大事记、历届政协委员会组成情况表、历届政协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录、历届政协委员会各工作组(委)领导成员名录、漳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历届委员名录等。

阅读